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人世間最難捨的不是高官厚祿、金銀珠寶,而是一個“情”字。

“愛”放下,是一種豁達

夫妻之間的情分是百千萬億劫修來的緣,“梁祝”成全的是愛情的“悽美”,孟姜女成全的是愛情的“悲烈”,而“白蛇”成全的是愛情的“浪漫”和無奈。

中國人對愛情總希望是完美的,通過對愛情完美的詮釋來達到一種心理狀態的滿足,因此才有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名句。而現實往往難以如願,希望和現實永遠不可能並軌,世界上的很多人其實都在忍受著愛情的“煎熬”,因為生活不盡人意。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佛教的愛情觀點是無私的大愛


能夠把“情愛”看透,瞭解其本質的唯有佛法。但是佛教之中能把愛情觀處理的恰到好處嗎?近代佛教高僧,弘一大師的愛情不能不說是一種愛的“缺憾”!當年未出家的弘一大師:李舒同,求學於日本,多才多藝的李舒同在練習西洋繪畫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房東漂亮的女兒,剎那間感覺到,她是自己尋覓已久的最佳模特人選。

此後兩個人通過不斷接觸,產生了愛情的火花,兩個人墜入愛河,並在1907年兩個人同居,此時的李舒同是愉悅的,愛情的滋潤應該激發了李舒同各個方面的“才情”,使他在不同領域有了更大的提高。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愛情如日月互相成全


人的境界達到一定高度後,會對生命狀態產生更多的思考,會對人生價值取向有更高的探索,如果找不到一種方法代替這種前沿的思維方式,人就會產生恐懼,那種對生命終點的恐懼,這是一些“相當聰明”人的境界,像是結束自己生命的詩人“海子”。

無疑,李舒同是幸運的,他接觸到了佛法,一個能讓他找到另一種思維模式,並且能給予他生命最好詮釋的那種“方法論”,於是他超然了,帶著一顆對生命真諦的渴求,他出家了。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佛教中對愛的詮釋是超越空間的


他崇尚的靈魂境界,凡人是無法理解的,能夠放下一切外緣,放下世間的一切聲色犬馬,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特別是他相濡以沫11年的日本妻子。

“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當妻子悲傷地對著關閉的寺門發出責問時,已經是弘一法師的李舒同,這種做法是欠妥的,佛法的慈悲是對大眾的,佛法講普度眾生,為何要拒人寺門以外呢?

釋迦摩尼佛圓滿的愛情成就

關於愛情、愛人及家庭世尊釋迦摩尼佛處理得相當圓滿,我們來看一下世尊是怎麼處理“愛情”這個問題的。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愛的心充滿光明


曾經有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他們經歷無數世的流轉輪迴,一再地結為夫妻,始終不肯背棄初見時的承諾和誓言,直到圓滿成佛超越所有世間的苦難。

這個貫穿無數世,愛情故事的主角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摩尼佛!

佛經記載:釋迦摩尼佛在過去世中與耶輸陀羅同發菩提心,同行菩薩道。不論是哪一生、哪一世,不管在何時何地,從來不以相互間條件的有無,而變易他們純潔的真愛。

經過百千萬億劫生命的歷練後,釋迦摩尼圓滿成佛了,先一步徹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返回家中,用耐心、堅持和親身示範等慈悲地接引,最終度脫了耶輸陀羅,幫助她解脫牽絆,離苦得樂。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佛陀給妻子耶輸陀羅授記


我們知道:耶輸陀羅後來被授記,將來成佛名號為:“具足千萬光相如來”。另外一起授記的還有他七歲的兒子,和撫養他長大成人的姨母,包括他的堂弟,甚至連給王室理髮的優婆離都皈依於他。後來優婆離因為“奉持戒律,無所觸犯”譽為“持律第一”的稱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關於佛教的愛情和親情,很多人誤會信佛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出家人,其實佛教真正的內涵是“慈悲”,不能慈悲對世何談得到佛法本義呢?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愛情是慈悲的,體現在愛的妙用上


愛情的大愛與小愛

世間人的愛有兩種:一種是佔有,一種是付出。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屬於一種小愛--你愛我,我就愛你;你不愛我了,我就恨你。

愛情是美好的,但又註定是悲愴的。縱使恩愛纏綿,山盟海誓,誰又能抵得過生死離別?世間的愛,無疑是以歡欣起,以淚水終。

如果弘一大師,李舒同能夠徹悟佛陀愛情、親情觀,她的日本妻子就不會在最後一次見面後問:“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弘一說道:“愛!就是慈悲。”如果能夠明白:愛,就是慈悲,為何“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為什麼不能用愛的慈悲對待自己的妻子呢?就像是佛陀那樣!

不懂釋迦摩尼佛的“愛情觀”,你就不懂佛法“愛”的真諦

愛情也是累劫以來的緣分


你的慈悲改變了我,慈悲應解眾生苦,解眾生悲,若不能生起妙用,則毫無意義。

正如佛法著名的譬喻:“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有人在男女關係中滅頂,有人卻在愛情中發菩提心,種成佛因。

悉達多太子(釋迦摩尼佛)對耶輸陀羅在無量劫中的不變真愛,最後使她到達究竟安樂之處;世尊對耶輸陀羅的愛,推及一切眾生,那便是菩提心,超越一切永恆的大愛,這才是佛陀、佛法中圓滿的愛情!

愛情是修行者的一道風景,看你如何對待

所以,我們修行人,包括有過愛情的出家人要真正地懂得佛法的慈悲,懂得愛情的圓滿是無所不含括的,是智慧的,當我們的愛心慈悲、包容、無私的時候,佛法中大愛的甘露才會滋潤一切,這樣來理解佛性中的愛情,才會明白真正的佛法,不要像是很多人那樣“談愛色變”,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像是弘一大師這樣一類的“智者”,會再合適的一個時間、空間,來圓滿自己遺留下的愛情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