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师的少年梦

少年梦

奇幻乐园

2018年冬天的一个黄昏,雪花与黑夜手牵着手悄悄的温存的相约而来,汪老师晚饭后准备沿袭他惯常喜好,出去走一走,开门才发现地上落了白白地一层雪花。就着灯光,他认真地欣赏着夜色里摆弄着婀娜舞姿的雪花。“飞起玉龙千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借着霓彩灯光笼罩的寂静夜景,他忍不住跑到山边狼吼了一通;顿时,浑身舒畅,一种久违的舒畅充满身心。接着,他又大步行走在山中,享受着雪片那凉丝丝地爱抚,微微出汗的头脑上收获着一点两点三点的凉,好不惬意。继而他又想,应该慢跑一程,让自己彻底兴奋起来,与自然融合一起,酣畅淋漓的畅快一把。

上一场大雪的情景又浮现在他眼前。一觉醒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整个小山改换了颜色,那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他心血来潮,在微信群里约邻居们都出来观雪景,一起踏雪寻梅浪漫一回。邻居们一呼百应,润土、弗兰克、石头及他们的夫人带着被窝的温度顶着飘舞的雪花,纷纷往山道上走来。在“幽篁里”入口处碰头后,他们一起漫游在五云山上。厚厚的积雪一踏上就“咯吱咯吱”地叫出一个大脚窝,整个鞋子都没在雪里,却没有一人退缩。大家嬉笑着评论着山上的雪中美景,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兴奋,不知是谁突然扔给他一个大雪球,他一边抖着衣服笑着不顾身上的冰凉,一边团了几个小雪团分别赠送给他们,这一下引起大家“公愤”,数不清的雪球朝他飞来。雪球钻进衣服遇体温溶化成水,他禁不住打了个激凌,这反而激起他的斗志,一下子甩掉外衣并脱掉衬衣,裸露着上身,摆起了pose、秀起胸肌、肌腱,还左右舞弄出各种造型给大家看。女人们“嗷嗷”地叫着,男人们纷纷翘起大拇指并拍照留念。

雪,给他们带来如此的快乐和兴奋,只因为他们这些人到中年的人心里都藏着少年梦。是山上的自然风景把他们拉回到梦的世界,仿佛进入到时光隧道回到了少年时代。

回忆着第一场雪中的欢乐,他忍不住又大笑起来,脚下再次加快了步伐。越下越大的雪景中,他跑出一身热汗,也正好绕回到他的“幽篁里”。到家后,放了满满一浴缸热水,关了室内灯,拉开窗帘,把赤祼地自己扔进缸里。无灯的室内朦胧了双眼,只一会儿功夫,玻璃外的雪花就迷幻起来,瓶里红酒尚多,却有一阵醉意袭扰心头,雾里看花中的他仿佛回到梦中的家园。

少年乐园

这山景和雪花,对于出生在豫南的汪老师来说,是乡情亦是恋曲。他出生在大别山北麓丘陵地带,那里有他赖以生存的土壤。南有绵延的大别山脉,北有长年清澈淮河湾,在号称北方江南信阳,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黄金时光。父亲因公英年早逝,只有三岁的汪老师还不懂得生活的苦难,只知道母亲从此后成了泪人,因悲伤过度成了生产队的常年病人,家中最小的他,虽然有哥姐们的庇护,却依然体会到吃不饱饭的痛苦。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考上大学之前的每个星期天,年少的他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为家里挣半劳力的工分。当时他上的学校不论是插稻秧收麦子,还是修水渠筑堤坝,都会相应的放假帮农。到哥哥姐姐们相继成家后,他就成了家里的劳力。记得才十一二岁,他就帮母亲打理小菜园,是母亲的勤劳、俭朴影响着他,母亲善良、宽厚的情怀又无处不教导着他,教他不但热情友善,还要宽以待人,做一个踏实诚实的人。那时候的豫南乡村,处处是池塘水沟,各家各户都在池塘拐角儿开发出一片自留地,种着为生活必需的蔬菜和瓜果,用来填补艰难生活。每天放学回家,看到母亲拖着病体忙于农活和家务,他总会抢过她手里的活计说,我来干。

从此,种菜成了他上学之外主要事务。

起初,他只会些简单的挖地、起垄、开沟的体力劳作,后来就学会了育苗、种菜、施肥、除虫等技术活,虽然有劳累的苦,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每天一早一晚,不等母亲说,他就会早早起床给菜地浇水、拨草、松土、施肥。豆角、丝瓜、梅豆和西红柿该上架了,他总会提前去山上砍些竹子和小树枝备用。那时的山上还有许多小动物,早晨上山早了,不是兔子突然窜出来吓一跳,就是野鸡“轰隆”一声飞走,偶尔也有大人说遇到长着獠牙的野猪。母亲很担心,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准他往深山处走。当时,村庄里的菜地就数他家长势最好,自己家吃不完还送给那些种不动菜的孤寡老人,大娘婶婶们见了他母亲总会夸他勤快能干,说他孝顺仁厚,将来一定能让母亲享福。

大别山是兰草(惠兰、春兰)的原生地,春天来了,他的小菜园一圈就会开满各种颜色、各类造型的兰花,还有不知道名字的野花,不等你走近,就能闻到花香。这些美好的少年记忆在后来的工作中常常出现,时浓时淡挥之不去。

汪老师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未考上了郑州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从此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从助教到教授,从本科到博士、博导,奋斗了三十多个春秋,终于成了全国油脂行业知名专家。在植物油料与蛋白工程行业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粮油学会科技一等奖二项,中国长城食品安全奖特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成果转化基项目等多项,出版专著三部,在国内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八项,设计千吨级植物油厂十余家。功成名就的他不忘初心,像中国要完成富强梦一样,他也一心要圆自己的少年梦。

那时,他们大队有几个驻队干部,他们说最爱到汪家吃派饭,夸他母亲是农村少有的干净又利索的讲究人,不但菜品多厨艺也赛过厨师。为此,他家总是派干部吃饭最多。一个春天的中午,他放学回家遇到四五个干部路过他的菜园,看到长势极好的瓜菜,又闻着香气看到鲜花,禁不住停下问是谁家的菜园,好事的孩子把他拉到干部们面前。其中有一个女干部拍着他的头说,真是个小人才,将来长大了准能当个植物专家。那天,当个植物专家的种子就在他心底埋藏了下来。他考大学时被当时的郑州粮食学院现改名为河南工业大学)录取,命运安排他学了食品工程,当植物专家的梦就这样破灭了。虽然他在食品工程(油脂专业)也做出了一些成绩,称得上名符其实的专家,可他心里的植物梦依然潜藏着,特别是人到中年,怀旧情怀和少年梦总是让他对土地和植物存在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思恋。然而,这种情怀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汪老师来说,要想实现可真是不容易。郑州虽然不是北上广深,达不到寸土寸金的金贵地步,却也不可能有一块土地供他种菜养花。为此,他常常跟家人念叨,退休了一定回老家去养老,盖一处小院儿,后庭种菜前庭养花,阴天钓鱼,下雨看书,享受享受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感受人与自然融洽的快乐。

那年秋天,他一个人开车到郊外放松心情,转到郑州西郊的小山边,下车到草丛里随便转了转,忽然,草丛里窜出一只野兔,他一愣神,立即追了过去,眨眼间,兔子消失了。在它消失的葱郁野草里趟过来耙过去,企图找到它藏身的某一窟。望着茫茫的草丛他禁不住笑了:儿时,和小伙伴一起捕猎的情形浮现在眼前。初夏,麦收季节,正是野兔大量繁殖之时,麦子的收割使得幼崽无法掩身。我们带着狗在麦田里乱窜,总有惊喜的回报。冬天,大雪飞扬,在尺把深的雪地里,几个小朋友提着大网,顺着兔子的足迹一路追赶。追至近身处,一个“撒”字还没落地,网就飞了出去,野兔已在网里挣扎了。回想着童趣,一个人傻傻地笑了起来。他忽然明白了,乡村长大的他虽然在城市生活多年,却不曾把少年情怀遗忘。大自然的魅力和他的梦相碰撞,致使他着迷一样地喜欢上原野。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他不是隐士,却想做一个工作兴趣两不误的职业闲士,过好生活的每一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是,他决定到郊区安家,把郊区当成自己的后花园和少年梦的家园。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住在山野中的庭院,盛开着鲜花、绿油油的菜地、涓涓的流水,鱼儿在戏水、鸟儿在鸣啼,自己就坐在树下品茗,好不惬意。

理想乐园

心中有梦想就要实现它,他终于租到了一小块山地,如何设计花园、果园、菜园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要解决冰天雪地的季节也能鲜花不断、寒冬腊月吃到新鲜蔬菜的问题,这肯定得费一番心思,结合他从事的专业工程技术上的知识,他设计了一个小型暖棚,严寒里能吃上新鲜蔬菜,还能在里面早育春苗,春天最早闻到鲜花的芳香。

利用山体的特殊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建设美丽花园。借助阳光强弱变化,建设错落有致的庭院,使之区域功能得以发挥。再设计一孔窑洞也算是就地取材了,它储藏各类酒水和食物原料,还是个冬暖夏凉的好去处。朋友来了有好酒,就着山的景致,推杯换盏中谈古论今,欣赏美景,感悟人生,这种享受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

建好窑洞,他站在门口朝小花园看去,忽然有一种花匠的感受。记得电视剧《大宅门》里的专业花匠金二,人长得奇丑,种花却是个大行家,所以白老爷很喜欢他,还帮他骗了个漂亮媳妇。想到这儿,他自嘲的对自己说,我本是农民世家,只是鲤鱼跃过了龙门,知识改变了命运,要不然,真当个花匠也不赖!

说起花匠,他又兴奋起来,为了让花园里姹紫嫣红,彩蝶恋舞,他采用树木、藤本植物和宿根花木、鲜花相结合的园艺。树木有香樟、桂花、芭蕉、女贞、银杏、木瓜、玉兰、紫荆、木槿、丁香等观赏树木,藤本植物有紫藤、凌霄、蔷薇、葡萄、弥猴桃等,宿根类的鲜花有月季、牡丹、菊花、绣球等,草花类郁金香、百合、角槿、百日红等等。身处其中,仿佛自己成了悠然自得的秋先。

春夏之时,荷花和睡莲是鱼儿的伙伴,蜻蜓嬉戏时也有个歇脚之处。利用收集的雨水,建成庭院的循环小溪,在落差有致的庭院里,设一处小瀑布,小桥亭榭,金鳞游泳。如果不远处有沙鸥翔集,真有“处江湖之远”的享受。

房子的前面是进入他的“幽篁里”主路,后面是树草。一处园林,如果没有水来陪衬就如同飞龙无睛,猛虎无牙,淮河边长大的他,对水有着与生俱来的恋情。在山路转弯处设个停车库,下面建了个小泳池。

现实乐园

自从有了这片自留地,每到周末,他就忍不住往山上跑,整天面对电脑身心疲惫,只要一拿起他的劳动工具,浑身像充足了电的马达,马上兴奋起来。下午刨地和挖地,都是体力活儿,翻了一片土地,浑身像打通筋脉一样舒畅,再坐到饭桌前,一下子就找回了饭菜香的滋味,更能体会到睡得踏实、解乏之感。晨起,稍微活动一下胳膊腿,像农人一样找出工具,该松土的松土,该浇水的浇水。葡萄、豆角和丝瓜该上架了,趁着露水要把西红柿的公枝掐掉,不然它就影响了母枝结果;辣椒、茄子根上要起垄了,不然它就撑不住果子的重量会倾倒的。哪种菜和花都有它的个性,都得用心侍候着,你不认真对待它,它们也会疯长或是东倒西歪不开花,耍着大家小姐的脾气。

每个周一,学生们总会夸他精力充沛、大有神情面貌焕然一新之势。乐园就是他的加油站。

春天,这里是红樱点点,有樱桃、树莓让人陶醉;夏天,梨花草莓各显其能;秋天是金黄一片,果香四溢。若是朋友来了,准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有核桃、柿子、大枣,山楂、石榴和海棠果;冬天虽是万物休眠期,他却有冬枣、冬桃和水果萝卜招待你。虽然这些果树还都是刚刚挂果,假以时日,它们都会给人一个满意的回报。中原大地本就是采众长、纳百类的广博之处,接天地之精华,容人文之技能,不管是泊来植物还是原生草木,都能在这片肥沃而灵秀的土地里生根发芽,茂密原野。偶尔在山上走走,还会有意外的收获。野韭菜野芹菜,原野风味十足;荠荠菜马齿苋,轮流献勤;正月茵陈、二月白蒿,展示着变脸技能;车前草黄花菜,又叫你目不暇接……住在这里,真是既有口福,又有“艳福”;既能无拘无束地亲近自然,又能不知不觉之中颐养身心。这里已到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境界。

远离市中心,天也干净,心也宁静。晴空万里,给你澄澈的辽阔;白云悠悠,给你无穷的遐想;乌云氤氲,那是上天赐雨的先兆;雨雪霏霏,那是神女温存的爱抚。风吹过来,带来母亲河的湿润空气。望望天空,时不时会有自在飞行的雁阵。冬去春来,这些迁徙的飞禽令你不禁想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的奇遇,也令你想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的美好,也会令你想到“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时光流转,时事变迁。在欣赏景色的同时,给你一个回顾人生、畅想宇宙的清静空间,任你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汪老师总是神清气爽地跟朋友说,我所喜欢田园风光也是大家的梦之家园。中国从贫穷走到富余,从极弱走到强大,日新月异的今天,太平盛世的现在,在实现我们人生的理想后,进入老年的我们都该圆自己的梦,享受人生乐趣、成就少年梦。开心快乐,活出幸福和健康,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的最高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