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攻勢,中國必須主動出擊

  今年以來,全世界都在看著特朗普的表演,等著他不知道從哪兒再揮出一拳,再放出一炮。一夜之間,幾乎全世界都成了美國要收拾的對象。但在特朗普揮舞的大棒亂影之下,可以清晰地看出,有些是他的技巧,有些是他的衝動,有些是他的言不由衷,也有些是他本來就想要做的。無論怎樣,特朗普的重點和針對重點的目標都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把中俄變成次要國家,從而顯示出美國的“再次做大”。

  自從鋼鋁關稅和500億美元的關稅清單出臺以來,特朗普放的煙幕和實際不宣而戰的行動一樣多。關於中美談判的問題,特朗普一直在施放煙幕,而對中興的制裁和對中國鋼輪的反傾銷調查,則是不宣而戰的典型事例。這些是500億美元之外的“插曲”。從特朗普和他的鷹派團隊的言行來看,他們雖然並不一定真的弄清楚了一場全面混戰的後果是什麼,更不一定真能夠控制住這場混戰的過程和結果,但他們肯定是做了最壞打算,並且真的是吃了稱砣鐵了心的。不按常理出牌者最值得警惕。

  中國政府已經做了最壞的準備,並且打算堅決反擊。不反擊,世界就沒有真能夠與美國抗衡,制服特朗普這個混世魔王的英雄,世界就真會立即陷入混亂。如果不做好最壞的打算,就會患得患失,給這個混世魔王留下投機討巧的空間。所以,堅決反擊非常英明。但這還不夠。要使這場鬥爭最終取得勝利,還必須採取兩個十分關鍵的行動。第一是變守勢為攻勢;第二比特朗普快半拍採取行動。這兩個策略,其實是一件事——我們要有章法地主動出拳。

  此次貿易戰的本質仍然是美國遏制中國,因為特朗普針對的重點是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無法超越美國,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從談起。所以,這次交易戰,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場國際經濟秩序的保衛戰,更是中美之間的在經濟領域裡的一場決戰。因此,不能像對待一般糾紛那樣先禮後兵。“禮”是要有的,就是不放第一槍。一旦對手放出第一槍,我們哪怕是發動一場全面的戰爭,也是正義的。經濟戰略和軍事戰略一樣,戰略明確的勝而倉皇應戰者不勝;主動進攻者勝而堅守避戰者敗。以我方戰略調動敵方,使敵方疲於應對,總比我們疲於應對的好。特朗普當前的策略之一,就是想打亂中國的發展戰略。對此,僅僅是“我自巋然不動”的氣度是不夠的,還要靈活應用各種戰術,主動攻擊對手。俗話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決不跟著你的指揮棒轉。只有這樣,我方才能總是出現在敵方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其不意地打擊他。

  中美之間的戰場早就不只是貿易問題了。特朗普已經祭出了經濟手段、外交手段、軍事手段和各種非關稅壁壘等十八般兵器。我們也應當在廣闊的範圍內設計戰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准入條件、一路一帶的合作策略、增強多邊協議條款、產油國差異化政策和“農村包圍城市”的國際市場戰略等,也可以十八般武器共用。

  所謂“攻勢”,就是走先手棋。無論如何,跟著對手出棋一定不能超過三招,第三招就應當是自己的先手棋。如果總是等著對手先出棋,就不知道他的下一招是不是殺招。只有自己先出手,才能破解對方的殺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