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冬至话养生

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寒性体质。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冬至养生要养肾

冬至是一年当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一般认为,冬至为阳生。阳气潜藏在肾中,仿佛一点微弱的火苗,只有精心呵护才能逐渐生发。

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所以,冬季注意对肾脏的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认为,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壮,与肾的强弱有关。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冬至养生应以固肾为重点,注重“藏”。

2、冬至养生要防寒

冬至正是“阴阳大变身”的时候,也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极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很多美女们在冬季特别容易手脚冰凉,尤其是女性,一旦寒气入侵,就会容易造成生理期痛经、关节酸痛、睡眠质量差,睡眠浅、容易感冒、面色暗淡等等。

3、冬至养生要养肺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随时可能被呼吸道疾病“袭击”。在冬天,要格外注意养肺。因为肺脏直接与大气相通,冷空气到来后,最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加上抵抗力减弱,就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使人伤风感冒。

肺为娇脏,畏寒喜润。冬至三九寒天,气候干冷,容易伤及肺脏,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状就是最为常见的肺脏感受寒邪的表现,最近有没有发现流感频发,你有没有也中招了呢?所以,度冬还要注意养肺。

4、冬至养生进补为先

民间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强调冬季进补之重要性。有内寒的人,可以趁机通过食补调理。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

多吃温润的食物。冬季既不适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适宜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以防内热出现口鼻干燥、口腔溃疡、口干口苦、面部痤疮、大便干燥等症状。对于体寒者,宜适当吃一些温补食品,例如羊肉、牛肉、鸡肉等。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如大白菜、萝卜、莲藕、香蕉、梨和苹果等。白菜、萝卜都是这个季节的当季食物,而且,白萝卜能清火、降气、消食,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宜食补肾食物。孙思邈在《修养法》中云:“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宜吃益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黑色入肾,所以,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枣、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补肾功能。严重者可以用中药调理。

5、冬至养生习俗

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条,这是民间根据时令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相传,苏州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纪念大美女西施。还有一说,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羊肉: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养肺,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

赤豆粥:

粥为我国传统饮食方法之一,我国民间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老话讲“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意思是说,冬至这一天,如果一家人团聚着吃赤小豆煮的粥,能够避免这一年的瘟疫。

-The End-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中西医结合诊治泌尿系常见病、疑难病

前列腺疾病、泌尿生殖系感染

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症、亚健康

科室介绍

人员结构

博士学历2人(其中公派留美博士1人),硕士学历1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全部具有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经历。

诊疗范围

中西医结合诊治泌尿系常见病、疑难病,其中尤以前列腺疾病、泌尿生殖系感染、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症、亚健康为重点。诊治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各种排尿异常,肾、输尿管及膀胱等各种尿路结石,血尿、蛋白尿及肾炎、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及精囊炎等泌尿及生殖感染性疾病,少弱畸形精子等生殖健康问题,精索静脉曲张,包皮过长、包茎及包皮龟头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各种皮肤性病,更年期综合症以及亚健康(包括疲劳综合征、代谢综合征、顽固性失眠、复发性口腔溃疡、肥胖、盗汗)等疑难杂症。

诊疗特色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尤其擅长老年女性反复泌尿系感染、慢性膀胱炎等。

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根据病因个体化治疗。采用各种特色针灸、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相结合,配合体外理疗及生活方式指导,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治愈的目的。

科室硬件

科室设置为泌尿科门诊、治疗室和专科实验室。具有新型精液分析仪、尿流率检测仪、B超及CT等先进设备,能进行体液、血生化及精液分析检查、性激素五项等专科检查。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出诊安排

时间

上午

下午

周一

尉万春

刘绍明

周二

张岳阳

周三

周四

张岳阳

周五

停诊

停诊

周六

周日

禹 琪

聂哓伟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兴化路11号东城中医医院泌尿1科308室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冬至│过好这一天,整年不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