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金剛菩提所謂的“滾筒籽”到底好不好

首先說一下何為滾筒籽,滾筒籽就是把金剛菩提放到滾筒或震桶中使其拋光和微修型,通常滾筒中會加入一定量的“磨材”,有石子或者碎橄欖渣,也有大米等物。其實滾筒說到底等同於在手裡長時間盤刷的過程,只不過沒有油汗滋潤,金剛本身皮色未發生變化。進過滾筒的目的是為了讓籽看起來更規整統一,並改變不了其基礎的紋路肉度,壞籽糠籽滾不成好籽,柴籽也滾不成肉籽。

解析金剛菩提所謂的“滾筒籽”到底好不好

舉個例子,你去市場上買白菜,賣菜的把最外面一層氧化腐爛的剝掉,你卻非要它原生態的樣子。在不改變金剛本身特性及品質的前提下讓其變得更美觀,何樂而不為?

解析金剛菩提所謂的“滾筒籽”到底好不好

而之所以一部分玩家對滾筒倆字較為牴觸,深刨其原因其實是被一部分略懂一二卻好為人師的玩家帶跑偏了,這句仔細體會下是不是感同身受,您買回家一串金剛,紋路肉度都自覺不錯,整串品相也規整統一,自己愛不釋手卻發到網上讓別人評論,"籽是不錯,但好像進過滾筒”,"一看就拋了",“被藥了,滾筒籽”!!!

大夥也都知道,總有一種類型的人喜歡把別人的物件扁的一文不值,其實不見得他手裡有串多麼能拿得出手的金剛,漸漸地似懂非懂的你就也被帶跑偏了,默認了滾筒籽不好,原生態才是好金剛, 當然,您就是喜歡原生態龍飛鳳舞的樣子無可厚非,這裡說的只是那些不明原理,盲目從眾的人。

解析金剛菩提所謂的“滾筒籽”到底好不好

既然把這事放到桌面上來說,就乾脆和您聊聊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大小金剛成品工藝,目前市面上大金剛高拋或滾筒的少一些,小金剛只要深度清理過的,大部分都進過滾筒,並且越是好的籽,越是貴的籽,越有進滾筒的必要,因為好籽更值的深加工啊,便宜的通貨根本沒有深加工的價值。

解析金剛菩提所謂的“滾筒籽”到底好不好

就像淘寶裡有不少做金剛高拋的,一般高拋一串金剛手串的價格在二三百元,因為這道工序也是需要成本的啊,當然滾的太嚴重丟失本身紋路特性了就過猶不及了。

其實寫這些還是想說“滾筒”“高拋”這兩個詞不應該在金剛行業裡作為玩家談虎色變,商家避而不談的貶義詞,技術層面來講從最開始的拿來珠子同尺寸亂串一氣,到後來的精選深加工其實本身是製作工藝的進步,文玩雅緻,開心就好,何必糾結其中,更不要人云亦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