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行走在岸上的鱼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开场白。家庭、婚姻问题,也是困扰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大事。但托尔斯泰是在借着列文、凯蒂和安娜,来探寻一个哲学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想这也是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想要传达的东西。

读者问我:“你会因为一个人的文字而爱上这个人么?”

我犹豫了许久,但心里是有答案的。

他叫列夫·托尔斯泰。正是这个人,让我爱上了安娜·卡列宁娜。

安娜·卡列宁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是典雅、高贵、端庄的。她热情而又大胆,美丽又不失智慧。这是在任何时代都少有的优秀女性,这是可以满足男人一切幻想的完美女神。

同很多作家一样,完美的人物形象终究会被接踵而来的苦难所吞噬。

在大量的西方文学经典中,女人的不幸往往不是来源于本身。无论是天生的美貌还是过人的才智,在遇到那个生命中的男人以后,终将化成泡沫。伴随泡沫破灭的也许还有自己那未曾完全绽放的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行走在岸上的鱼

《安娜·卡列宁娜》这本书的条线不是单一的。在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宁娜和军官沃伦斯基的偷情衬托下,还有庄园主列文和基蒂的爱情。从狭义上看,卡列宁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是“高级”的,是“浪漫”的。安娜在已婚的情况下大胆接受了沃伦斯基的热烈引诱,并随之私奔。列文和基蒂相比之下就要平稳且乏味的多。从结局上看,急速的刺激与激情褪却之后是冷淡和空虚。而那种平静如水的,循序渐进的爱情却历久弥新。

也许从结果上看,安娜·卡列宁娜是不幸的。但是我认为托尔斯泰的态度不在于此。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安娜·卡列宁娜非常的崇尚自由且不愿被生活所束缚。也正是这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19世纪后叶的俄国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安娜卡列尼娜》:行走在岸上的鱼

没有纯粹的幸福,幸福本身携带毒素。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当我们向安娜的美倾予由衷的赞赏时,我们不能不为其悲剧的结局痛心疾首。把安娜逼死的当然不止卡列宁一个人,而是整个上流社会。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

培特西怂恿福伦斯基追求安娜,福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淫荡无耻的培特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虚妄无能的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如果说安娜是一条鱼,她需要的是水,可她偏偏生活在这罪恶的岸边。

《安娜卡列尼娜》:行走在岸上的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