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不知道各位跑友,在這個週末是休假狀態還是正在為五一小長假補班?反正咚妞是後者……


沒想到呀,好不容易擁有了五一長假,換在往年,現在應該是各大旅遊景點的高峰期,機票高鐵火車統統售空,今年的五一卻註定不一樣。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不管怎麼說,疫情的陰影正在逐漸散去,在這個特別的假期,你的五一計劃是出遠門透透風,還是宅在家運動?


你五一期間打算幹啥? (單選)
0人
0%
外出旅遊
0人
0%
老老實實在家
0人
0%
在公司加班
0人
0%
戶外跑步運動運動
<button>投票/<button>


今天咚妞要說的是疾控中心官宣的五一出遊攻略最新戶外跑注意事項,以及近期疫情多發地區的介紹,不論你的選擇是什麼,都很實用噢!


五一假期出遊,聽聽疾控中心的建議。

①:五一出遊安全嗎?

23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對於大部分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假期出去旅行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是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輸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我們要保持警惕的心,要意識到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對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這些高危人群不建議出行旅遊。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②:旅遊地點的選擇上,需要注意什麼?

  • 建議就近錯峰出遊,儘量避開熱門景點或景點的高峰時段,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開展娛樂活動;
  • 若準備跨地區出遊,應選擇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提前聯繫景區瞭解當地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準備;
  • 出行需準備一些口罩、手消毒劑等必要物品,以備路上使用。


③: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什麼?

  • 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的管理要求;
  • 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
  • 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④:遊玩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 在景區要有序排隊,保持一個人際距離;
  • 在人員密集場所要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
  •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隨時做好手部衛生;
  • 若旅途中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⑤:旅行期間飲食應注意什麼?

  • 乘坐交通工具時,儘量減少飲食次數;
  • 在景區內飲食時,建議首選外帶食品;
  • 若需在餐廳用餐,建議間隔錯位用餐,
  • 與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 不推薦大規模聚餐,也不建議攜帶嬰幼兒進入餐廳。
  • 在餐廳期間要儘量減少觸碰公共設施。


⑥:旅行期間住宿要注意什麼?

  • 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賓館,入住後要開窗通風。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提前瞭解地區風險等級。

如果你決定出去玩,一定要提前瞭解當地疫情風險等級,與防控政策。目前中高風險等級地區如下:

  • 高風險地區:北京市朝陽區
  • 中風險地區: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南崗區、道外區、呼蘭區、阿城區、木蘭縣,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區、綏芬河市,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廣州目前全市均為低風險地區,之前中風險的越秀區和白雲區已下調風險等級。


提示:五一期間出去玩建議還是以周邊為主,去景區前先提前瞭解情況,預約一下,不聚集,認真做好防護即可。


也有一些跑友選擇宅在家裡,那麼就目前的疫情情況而言,如何戶外跑才安全?咚妞也整理了最新的建議。


戶外跑安全措施,聽聽專家怎麼說。

戶外通風良好,似乎並不利於病毒的傳播,但事實並非如此。


近日一項國際聯合研究發現, 新冠病毒在戶外傳播力反而更強 ,因而戶外運動時應保持更遠的社交距離。


英國曾出臺過一項衛生建議,建議人際間保持6英尺(約合1.83米)的距離,以避免病毒的飛沫傳播。但根據最新研究成果,僅僅保持這一距離,對於跑者來說並不足夠。


比利時《佛蘭芒報》發表的一篇《步行、跑步和騎自行車:社交距離2.0版》的研究論文表示,在戶外行走的人應至少保持4米(13英尺)的距離;跑步者和自行車騎行者應至少保持10米(33英尺)的距離;快速騎行者間應至少保持 20米(66英尺)的距離。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這是因為,如果人處於行走、奔跑或者騎自行車的狀態,那麼就算處於6英尺距離外也可能受到飛沫影響。


打噴嚏或者咳嗽後,飛沫會暫時懸浮在空氣中,如果兩人一前一後跑步,後面的跑者即便保持6英尺距離,也很容易被前面跑者傳播出的飛沫“擊中”。


不考慮風向的話,並排跑是最安全的。就算是前後跑,也要岔開左右距離,不要直直地跟在別人後面哦~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各地體育運動場所的有序恢復開放,逐漸有更多運動愛好者重拾運動。但即便如此,我們防護的謹慎程度也不可輕易降低!


接下來,給大家送上一份戶外運動防護指南 ,請收好:

  1. 環境:避免扎堆,儘量不要去公共運動場館內,可選擇人群較少的地方,比如江邊、海邊、森林公園等空氣流通的地方。
  2. 時間:早十晚四、避免夜跑春季天氣多變,不是每天都適合戶外運動,大家儘量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外出運動,晚上八九點後最好避免夜跑等運動,以免溫差太大受涼感冒。
  3. 項目:有氧運動為主,控制強度疫情期間應單獨活動,群體性體育項目、極限運動和強度較大的項目,更是不可行!
  4. 普通人群以有氧運動為主,適當進行一定強度的鍛鍊,比如慢跑、打太極、瑜伽、登山、騎自行車等。
    戶外跑步應降低跑步強度,以慢跑為主 ,同時控制運動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稍稍出汗即可。
  5. 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做大強度、長時間、對抗性的體育訓練,否則容易疲勞或造成肌肉損傷,不僅達不到鍛鍊的效果,反而還會降低身體免疫力,豈不是得不償失?
國家疾控中心官方解答:五一能出遊嗎?安全戶外跑需要做什麼措施

最後,補充幾點注意事項,身邊又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呼吸新鮮空氣,但附近有人經過時,一定要提前戴上。


雖然戴口罩不方便,但在運動過程中也要適當補水,建議隨身攜帶水杯。但要注意一點:不要飲用過涼和過燙的水哦~


所謂“春捂秋凍”,春季氣溫忽高忽低,是流感的多發季節。全國各地氣溫變化較大,大家要根據天氣適當增減衣物,避免感冒著涼。


回到家後,要及時脫去外套,做好清潔工作,清洗雙手後可以衝個熱水澡,在緩解疲勞的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不管你是準備出門還是宅家,都預祝大家有一個平安舒心的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