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从来不是人做的事

“不认识你的时候觉得你很贱”

“那你就错了,我是非常贱”

就事论事,从来不是人做的事

知道下饭综艺《康熙来了》又要重组了,一方面有种久违的感觉,另一方面又觉得不管是朋友、同事、情侣,能认识十年以上,互相扶持,彼此携手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羡慕这种超友谊的感情,在这段关系中双方彼此都能了解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会无限给对方的优点加上滤镜及美颜,还会把对方的缺点自动模糊与虚化。

特别喜欢一句话,“你喜欢的人并不是他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你的喜欢让他光芒万丈。

因为你对这个人的情感使得给对方加上了增益buff,就算是没有建立感情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戴着有色眼镜,给对方上了正面或负面的增益。

就事论事,从来不是人做的事

一直以来我都是懒得跟别人social,我认识新的面孔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彼此的不熟悉很容易从别人口中去了解这个人。

慢慢的我了解到这种道听途说往往是对对方十分不公平的,很大程度上会扭曲对方的形象,以至于沦落到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是因为人云亦云,自然而然地把一个跟我毫无关系也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定义为,她就是别人口中的奇葩。

因为都是班委的关系,不得已我们得一起共事。所以我们开会的时候,一到她说话的时候我都会十分不屑,不管她说的对与否,我都无法就事论事,她说什么,我都想让她shut up。

因为我早已抱着对这个人的不喜欢,而否定了她整个人。

直到后来慢慢接触我也才了解到,她也没说的那么糟。

就事论事,从来不是人做的事

之前《那年花开月正圆》大火的时候,大反派杜老板的饰演者俞灏明瞬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

精湛的演技本该是给戏本身加分不少,可就有人入戏太深把对角色的厌恶,强加到了演员本身,进行人身攻击。各种恶毒的语言也是不堪入目。

总有些观众无法就事论事,就戏论戏。

明明别人只是演戏,可有人偏偏喜欢给自己加戏。

以前我老板跟我说过这么一段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她说:“工作看中的是你的能力,你私下人怎么样,好坏与否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

看起来一点毛病也没有,但凡是个人都会属于自己的性格与个性,而这种特性多多少少会反应到工作上来。

就事论事,从来不是人做的事

《溏心风暴2》中我最讨厌的不是小三上位的殷红,不是狗仗人势的恭表叔,不是碎嘴又贪钱的莎姨,而是见利忘义,颇有心机的嘉美。

她可以为了得到喜欢的人,设局陷害,挑拨离间;她可以为了利益调转枪头,出卖自己的老妈;她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给爱自己的男人戴绿帽还恶人先告状。

虽然最后大团圆结局,但我不认为她是良心发现。而是她懂得审时夺度,见风转舵,她知道怎么做才可以全身而退,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要知道最后被她出卖的老板也说过同样的话:“你为人怎么样不关我的事,这我这做事我只看的你能力。”

所以,试问一个心怀鬼胎,见利忘义的人你敢聘用这个人为自己做事,你敢跟这种人做同事?

所以你能就事论事,只论这个人的工作能力吗?

当然了,我们没资格去管别人私底下是个什么人,但如果明知道这个人的作风、人品有问题,你是不是应该重新好好看看这个人?

只要地球上不是剩下一个人,都一定会存在人际关系。而在交际关系中就存在着理性与感性,而两者的比重大小取决于你跟这个人的关系怎样。

所以为什么会说“家,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呢?

我不知道是否能真的有人能在一段关系中做到100%的理性,至少我是做不到的。

毕竟我觉得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人有比其他动物更丰富。更复杂的情感。

我是一个爱说骚话的蓝孩子

我的梦想就是能遇见好多好多人,听好多好多故事。

我在“Zz想不到”等你哟

就事论事,从来不是人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