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1974年,美國人每7人中有1人肥胖,在其成年以後糖尿病和心臟病才得以呈現。

而到了奉行低脂飲食20多年後的統計顯示,美國每兩人就有1人肥胖,學齡兒童中有6%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每7人中有1人患“代謝綜合徵”,這些都是心臟病和糖尿病的前兆。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為什麼我們要說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

因為,全球食品產業結構的變化給公眾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5%的食品來自於各種麵包和咖啡,“低脂就不會胖”的認知率高達80%,我們現
在的飲食和健康觀念與70年代的西方越來越相似,同樣,我們也在重蹈西方70年代的健康狀況嗎?

據衛生部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估計現在超重人數和肥胖人數分別為2億和6000多萬。其中,大城市成人超重率與肥胖率分別高達30%和12.3%,兒童肥胖率已經達到8.1%。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預計今後肥胖率還會較大幅度增長。

那麼,我們不該再犯同樣的錯誤。

那麼,看看我們現在的調查:

餐桌上的菜餚越來越油,我們吃的肉比40年前多10倍。

肉不再是新鮮的食物,能吃到肉也不再是件難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居民日常所吃的肉為人體所提供的能量比率,由1992年的15.2%增加到2002年的19.2%。

美國學者波普金在關於營養變化的報告中指出,1961年至2000年全世界人們所吃的豬肉、牛肉、羊肉等動物性食物增加了兩倍,中國增加了10倍。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人們吃的水果、蔬菜卻越來越少。

目前市場上水果、蔬菜的種類、數量都在不斷增加,但中國居民吃水果和蔬菜的消費量卻在不斷減少。

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水果消費量由1992年的80.1克下降到2002年的69.3克,蔬菜的消費量卻則由319.3克下降為251.9克。

越來越甜,我們的膳食正在慢慢變甜。

現在,人們對於甜食的選擇越來越多了,蛋糕、果汁、冰淇淋等甜品種類不斷增加,人們可以選擇的甜點越來越多。

就以飲料為例,以前人們的飲料主要是白開水和茶水,但現在的汽水種類越來越多,人們漸漸把這些飲料當成了日常飲用水。

美國學者波普金在報告中指出,製作這些甜品的廠家一般情況下會加入甜味劑,人的膳食會慢慢變甜。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口味越來越淡,但食鹽量依然超標。


中國居民的口味有所淡化,每人每日食鹽的平均攝入量由1992年的14克降為2002年的12克,其中城市居民的平均攝入量由13克降為11克,農村居民的平均攝入量由14克變為12克。口味雖淡了但仍然超標。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為宜。
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變化,使中國的膳食進入慢性病的時代。

一是我們吃進去的脂肪越來越多。

動物性脂肪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有很多,並開始威脅著人們的健康,10年來中國18歲以上的居民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壓患病率上升了31%。

豬肉仍是我們的主要肉食,豬肉的脂肪含量很高,遠高於雞肉、魚肉、羊肉、牛肉。我們要減少吃豬肉的比例,增加食魚肉的攝入量。

按照“膳食營養金字塔”的建議,每人每天應吃100克到200克水果和400克蔬菜。而我們今天的消費量遠遠低於這個標準。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二是現代生活讓人們越來越“懶”。

1992年至2002年中國居民的體力活動狀況顯示,家用電器、汽車等的出現,使人們日常的體力活動強度降低,靜態生活時間越長,相應的超重或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患病率也顯著增加。


膳食結構帶來三大隱憂:貧血、肥胖、慢性病高發。

膳食模式的變遷恰是造成了一些“富貴病”患病率上升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隱憂一:男性平均體重增6.9千克

人群中體質指數的變遷反映膳食的變遷,是影響慢性病的因素之一。

調查顯示,中國各地居民的體重呈現增長的趨勢,男性平均體重從1989年的59.3千克,增至2004年的66.2千克,15年中增加了6.9千克;女性平均體重從1989年的52.4千克,到2004年的56.9千克,增加了4.5千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增加。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膳食結構分析: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的城鄉居民在動物性食物消費量增加的同時,植物性食物,特別是穀類和根莖類食物消費量下降,傳統膳食的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的優勢正逐步喪失,成人脂肪供能比顯著提高,至2004年已達34.4%。過量的脂肪對成人超重和肥胖的發生有促進作用。

隱憂二:人均日攝鈣量不足

城鄉居民每日人均營養素攝入中,鈣的攝入量在2004年是594.6毫克,鐵的攝入為26.1毫克。貧血患病在部分地區上升,全國性普遍缺鈣。

膳食結構分析:鈣的攝入量沒有達到膳食參考攝入量,從膳食結構分析攝入的鐵主要是植物性鐵,吸收率低,實際可利用的鐵仍然不足。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隱憂三:女性高血壓患病率翻兩番

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呈現較快上升趨勢,1989年男性患病率7.8%,女性4.8%,2004年分別達到26.5%和20.1%。

膳食結構分析:調查指出,膳食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增加太快,城市居民中動物脂肪供能超過10%的人數高達69%,而且這些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含脂肪較高的豬肉及其製品,含脂肪相對較少的禽肉和魚類所佔比重較低。

居民油脂消費超過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標準1倍多。

此外,鹽的攝入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的2倍以上,鹽攝入量長期偏高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膳食結構的西化,使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你的健康正在貶值

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關注我,每日為您更新養生,健康小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如果您覺得幫助到您,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