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奶粉錢,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一個極為重要且金額較大的支出,所以很多人在開玩笑說不生孩子時,都會說因為買不起奶粉錢。而正是因為奶粉的問題,鬧出了一場窮人與富人之間的較量。


“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寶媽給孩子吃一百塊的奶粉,卻被反諷?網友:富人有什麼了不起!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寶媽曬給孩子沖泡奶粉的圖片,文字解釋是家庭經濟狀況不理想,只能給孩子吃得起一百元一桶的奶粉。本以為會有很多善意的留言,卻沒想到底下的評論都是在嘲諷這位寶媽,“一百塊的奶粉也敢給孩子喝?不怕孩子生病?”“低於三四百的奶粉我碰都不願意碰!”“奶粉都買不起何必生孩子,這樣是害了孩子!”,這些以說教式的言論來展現自己富有的言論,無疑都是在中傷這位寶媽。


“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網絡上發表著一些很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言論來展示自己的優越,一句句滿含優越感的話似乎都能夠極大的滿足自己虛榮的內心。很多人可能只是表面上有錢,而實際上給孩子喝的也是一百塊的奶粉,甚至奶粉錢還要找家裡人要。很多人則是實際沒什麼錢,只是抱著“自己苦可以,孩子不能苦”的理念,於是每個月三千的工資,要勻一千五給孩子買奶粉,哪怕沒錢也要借錢給孩子買大牌產品,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面面俱到。


“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而以上的這些教育方法,無疑才是更害孩子的方法。那麼,對於孩子究竟該窮養還是富養?

窮養還是富養孩子?哪種更高級?網友:都一樣!

關於窮養還是富養,我們首先要先了解窮的定義是什麼,隨著時代的進步,真正的窮人在 社會上其實已經少而又少了,真正的窮人,是自己都填不飽自己的肚子,連糟菜都買不起的人,而不是所謂的沒有多餘的錢去吃好的。真正的窮人,是自己衣服都要攢好幾年的錢才能買上一件,無法滿足孩子最起碼的物質需求。而我們例子中給孩子喝一百多元奶粉的寶媽,也只不過是我們現社會上最普通的階層,與窮這個定義也不沾邊。


“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對於孩子的窮養富養,主要還是要從自己家庭的經濟條件出發,經濟狀況差點的能滿足孩子的基本物質,不讓孩子陷入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就可以了,經濟狀況好點的,也沒必要一直用大牌來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這樣難免會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而很多人可能是受了錯誤理念的影響,喜歡對孩子進行強行富養,明明只能給孩子喝得起一百塊的奶粉,卻偏要超出預算給孩子買三四百塊的奶粉,最讓人覺得無奈的事是,往往這些去嘲笑別人只給孩子喝一百塊奶粉的人,都是強行富養的人。


“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相信很多家庭都是這種情況,就是自己經濟狀況只能說是普通的狀態,每天起早貪黑的做點小生意,生意好的時候生活也就好點,生意壞的時候生活也就差點,但對自己的孩子,卻是不管生意好壞,都提供最好的物質。當孩子上大學看到別人的手機電腦都是蘋果啥的,回家找父母要,父母也二話不說就湊錢買了,最後落得自己兩個人大半年沒吃過什麼好的,肉都只是一點點。直到孩子出社會後,每個月那點工資都不夠自己,還時不時要找父母要錢。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常見了,很多家長們強行富養的後果就是,把孩子養壞了,孩子吃不了苦,也不理解自己的辛苦,一點不順心意,還會開始責罵之類的。


“只買得起100塊的奶粉,就別生了”,富婆的嘲諷,窮人的反抗


很多自己過慣了苦日子是在被窮養的狀況下長大的家長,覺得自己孩子不能跟自己一樣這麼苦,就把自己兒時沒嘗試過的好都加倍彌補給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怕虧欠孩子,就用好的貴的來不斷的撫養孩子,不停地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去撫養孩子,以為這是愛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我們都知道在愛情裡,要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在親情裡也是一樣的。家長們把自己的工資全都花在孩子身上,對自己卻一點都不捨得花,這就是不愛自己的行為,這也就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的不愛和不心疼。也會一直用最開始的教育方式來要求家長這麼養自己,從而讓家長們,變成了為孩子而活的機器。

愛自己,才是最好的愛孩子方式,在經濟許可範圍內,給孩子提供同等的生活,才是對孩子的愛。不管窮養還是富養,每一位家長都是值得被尊敬和欽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