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

99% 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


人們常常因人煩惱,因事煩惱,因語言煩惱。煩惱來了要靠自己去化解,別人的勸說、鼓勵都是一時的,煩惱的病因不去除,就不會有好結果。


煩惱的來源有時是受外界的影響,比如聽不慣別人的話、看不慣別人的作風;還有的是來自自己的內心,像嫉妒、心胸狹隘、易怒等。其實,這些都是自尋煩惱。


有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厭惡至極,覺得自己家的環境簡直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所以,他找到了當地非常有名的智者,希望能得到些建議。他對智者說:“我簡直沒法在那樣的環境生活下去了。我和我的妻子,還有我的 5 個孩子及兒媳、女婿共同生活在一個小房子裡,爭吵不斷,我簡直就要發瘋了,那兒簡直是個地獄。請您救救我吧。”


智者認真思考了一會兒,然後問這個男人:“你家裡有家畜嗎?”“有一頭奶牛,兩隻山羊,還有一群雞。”“你現在就回家去,把這些家畜帶到你的屋子裡,和它們一起生活。”智者的建議讓他既困惑又吃驚,但他相信智者會有辦法讓他的生活變好一些。所以,他立刻回到家裡,將家畜都趕到屋子裡。


第二天,幾乎崩潰的男人又跑到智者那裡大喊:“我按照您說的將家畜都趕到家裡了,可家中的環境更加糟糕了,我的屋子簡直變成了牲口棚。請您幫幫我吧。”智者對男人說:“你回去將雞趕回原來的地方吧。”男人回到家,將雞趕回了雞圈裡。


一天後,男人又跑到智者那裡,說:“救救我吧,那兩隻山羊撕碎了我所有的衣服,我的生活簡直就像一場噩夢。”智者平靜地說:“把那兩隻山羊牽回到羊圈裡去吧。”男人懊惱地回家了,將山羊牽進了羊圈裡。


兩天後,男人又去拜訪了智者,他說:“我按照您說的做了,可現在更糟糕了,我的屋子簡直就是牛棚,到處都是牛糞,您絕對想象不到人和畜生生活在一起的樣子。”智者依舊心平氣和地說:“是的,你說的沒錯,趕快回家把牛牽到牛棚裡吧。”


第二天,男人開心地跑到智者面前,說:“我把所有的動物都趕了出去,這才發現我的家這樣安靜、寬敞、明亮,我簡直從地獄回到了天堂。”

99% 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


很多時候,人們覺得生活很糟糕,是因為很難從已經習慣的生活中發現美好。上面故事中的那個男人的家根本就沒有改變過,智者所做的只是讓他體驗比原來更加糟糕的經歷,幫助他去發現現有生活的美好。


世界上本來不存在煩惱,人們看到的煩惱往往是庸人自擾。有大智慧的人能從一滴水中看到生命的源泉,能從一粒沙中看到歷史的變遷,能從一棵樹中看到整片綠洲,能從一朵花中嗅到春天的氣息。但是,庸人卻常常會在萬里波濤中看到乾涸,在肥沃的土地上看到荒漠,在森林中看到大火燃燒過後的灰燼,從花朵中看到枯萎。關鍵在於選擇,你想做一個智者還是庸人?


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令人煩惱的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天都陷在似乎電影裡才會出現的悲劇情節中。但是,當你將這些事情說給同事、好友、家人聽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卻是“就為了這種小事生氣嗎?”這下,你可能更生氣了,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理解你,委屈、孤獨一股腦地撲面而來,精神枷鎖越箍越緊,弄得你疲憊不堪。可是,你換個角度想一想,是不是這個世界並沒有與你對著幹,而是你的想法和大家不一樣呢?你所煩惱的那些事其實真的是小事。很多時候,人們都會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放大,甚至反覆品味,每想起來一次就難過一次,小事就這樣在不斷回味的過程中被越放越大了。更加可怕的是,一旦放大自己的委屈和負面情緒成為一種習慣,別人的一舉一動你都會往壞處想:別人對你微笑,你認為別人可能是不懷好意;別人誇獎你,你認為可能是嘲諷。挖空心思去想別人行為中對自己有可能懷抱惡意的地方,這樣做有什麼必要呢?將心放寬,無論你煩惱的那些事情是不是事實,都將自己的心保護起來,不要受到那些所謂“事實”的影響,這樣才能快樂起來。而且,因為別人說了句自己不愛聽的話就無比煩惱,看到別人做了一件讓自己不高興的事就生氣,你這就是上當了。如果有人看你不順眼,就故意做讓你不高興的事,可能你就會被氣死了。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就睡不著覺,因為別人的一個動作就吃不下飯,這樣輕易地就被別人左右,就是缺乏定力的表現。如果是無謂的小事,當然不用放在心上。如果真的有煩惱,也不能被一擊即垮。面對煩惱,你要想出應對的方法。


首先,在和人相處的時候,不要計較太多,也不要過度攀比。很多煩惱都是從比較中來的,自己沒有朋友甲有錢,又沒有朋友乙身材好,更沒有朋友丙事業好,總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煩惱就是這樣產生的。


其次,正當的工作,良好的習慣,充實的生活,豐富的興趣,這些都可以抵擋胡思亂想。重點就是讓自己忙起來,沒有時間去想那些煩惱的事情。結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總是和積極樂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樂觀向上。


再次,待人親切友善,常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能減少煩惱。因為你的好心會贏得別人的讚美和尊敬,自然就沒有煩惱了。


最後,要常常自我反省,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在面對別人的批評時才能虛心接受。只有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才能想著通過提升自己來追趕對方。


用正心、做正事,不驕不躁,不卑不亢,自然能更妥善地處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瑣事,煩惱也就自然少了。

99% 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

以上內容來源於李涵《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節選:99% 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

李涵,自由撰稿人,認知心理學、精神分析學重度愛好者,擅長心理、勵志類圖書的著述及翻譯工作,曾在國內500強公司擔任HR。推崇“大道至簡”與“中庸之道”的完美結合。文字風格樸實、直觀、邏輯性強,著有超實用記憶法、思維導圖法等類型的書籍,曾參與《夢的解析》等國外名著的翻譯工作。代表作有《金牌口才》《會聽比會說更重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