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會變好嗎?

1、上週,人們被一篇社論給嚇壞了(《環球時報》:我們必須清醒)。接著,又來了一個“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的重要講話,向市場傳遞了外部形勢相當嚴峻的信息。

2、這裡所指的外部環境,已經不僅僅侷限於疫情本身,而是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甚至軍事等在內的全面的外部環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局面,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從未遇到的外部壓力。目前被媒體熱炒的“撤出中國”現象,可能只是這種壓力的其中一個環節。

3、好消息是“330文件”,這份“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從人到資本,從土地到科技,展現了擴大市場化改革的決心,以及構建城鄉大一統市場的戰略安排,這既是擴大內需重振經濟之所急,也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所必須。

4、短短一週,雖然人類對病毒更瞭解更熟悉了,但感覺整個世界不是更秩序了,而是更亂了。種種變化接踵而至,不用說月度和年度,人們已經很難再用周這個時間維度來做預計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過一天算一天。

5、這個世界會變好嗎?不知道!混亂中唯一的基本共識是——前景高度不確定,未來不可預知,一切皆有可能。

6、目前看來,以下幾個不確定因素,將對未來世界產生更大影響,世界是否變好,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此:

一、疫情何時結束?疫苗何時成功?

二、疫情後的世界,是走向合作,還是分崩離析?

三、還有全球化嗎?逆全球化會發展到哪一步?

四、老大老二關係會不會破裂?

五、石油博弈終局究竟如何?

六、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未來究竟是滑向通脹,還是陷入通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