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美國青年筆下的真實中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中,《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奇裡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江城》:美國青年筆下的真實中國!

1996年夏,彼得·海斯勒有機會以美國“和平隊”志願者身份來到中國涪陵師範學院教英文兩年。他的處女作《江城》,寫的就是他在這段時間的見聞。

讀這本書首先是出於好奇,我想知道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是怎樣的,也想了解他是如何看待1996年的涪陵的。其次,我其實是抱著找茬的心態去的。

在我的認知裡,一個年輕的美國人是不能理解中國的社會現象及其背後原因的。我甚至預計他根本就是站在自己所固有的思維方式上去看待和評價中國的社會現象並對此加以批判,即便他是美國駐華記者並被譽為“中國通”也是如此。

抱著這種心態我開始了閱讀,然後認識到了自己的狹隘。書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有四個:

第一個是他對於一個農民學生的描寫:“他的臉上帶著農民那種無聲的微笑,謙卑的尊敬。”他把農民在對待文化和知識上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尊敬謙卑描寫的淋漓盡致,讓我震撼。但我還是不願意相信這種文字是出於一個外國人之手,鑑於本書是由李雪順先生翻譯而成,我去查了作者原文:“He had a peasant’s quiet smile, and a peasant’s modest politeness.”可能從這時起,我開始佩服他,我相信他是真的懂了中國。

第二個觸動我的不是作者本人所寫,是他的學生寫的文字:“每一代人都有他們各自的悲歡。對年輕的一代人來說,重要的是去理解而不是批評責備。”現代生活日新月異,老一輩們跟不上潮流是大勢所趨。在聽老人們講述他們年輕時的故事和他們的人生哲學時,即便意見不同也多一些理解而非輕視,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學會的。

第三個讓我敬佩的是作者能從中國現狀角度出發,設身處地的看待和理解中國人的做法,而非從自己的價值體系出發進行評價。對於中國三峽大壩的建設將使千年古蹟白鶴梁和唐代雙鯉石刻被淹沒,作者是惋惜的;對於涪陵人對古蹟和自身權益的漠視,作者是疑惑的;但最終對於中國的選擇,作者是理解的:“中國的歷史如此豐富,如果要把所有的古蹟都保護起來的話,人們恐怕連種莊稼的地方都沒有了。”

第四個讓我受到啟發的就是他在由於裁判不公導致輸了籃球賽和獲得長跑比賽勝利但被中國人排斥後,這位美國小夥總結出的道理:“作為外國人來從事這樣的教學,實際上就是要在穿越這篇政治土壤的過程中,儘量通過協調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出路。”其實這也是國家間合作的出路:穿越政府的利益規則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儘量通過協調的方式完成各自的目標。

《南方人物週刊》對本書給予這樣的評價,“何偉的筆下是真中國,是連一些生活在中國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

的確,作者作為一個一定程度上的局外人,用樸實誠懇的話將他的所看所感描述出來,就已經使我這個“局內人”深受觸動,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用全新視角來看待自身的機會,也讓我們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中國。

“中國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故事,有無限的可能。我只能用很小很小的細節,來講述他。”

我想,彼得·海斯勒做到了,並且講述得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