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衛星”如此“閃耀”,SpaceX如何減少光汙染?


“星鏈衛星”如此“閃耀”,SpaceX如何減少光汙染?

星鏈計劃在夜空劃過的一列列“星空小火車”

自從馬斯克SpaceX公司發射第一輪60顆星鏈衛星(StarLink)入軌後,夜空中陸陸續續顯現一列列“星空小火車”,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一連串的疑問、擔心和質疑。

仰望星空的世界明顯分成了兩派:星鏈粉絲團VS星鏈反對派。反對者認為,60顆星鏈衛星既然能夠形成一連串“星空虛線”,一旦12000顆衛星星鏈星座全都部署完成,勢必造成網狀密佈,破壞原本純美無瑕的星空,這是對觀星者的最大威脅,也是天文觀測界的災難。

天文學家:有光學輻射,勢必影響天文觀測

天文學家表示,晚上觀測夜空時,人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些衛星非常明亮,他們擔心衛星會干擾科學觀測和業餘天文愛好者對恆星等天體的觀測。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體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對此警告:這些衛星太過顯眼了,很可能會影響正常的科學觀測,應該對此敲響警鐘!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表示,“類似星鏈計劃這樣的項目,要說對於天文觀測完全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目前天文學家所關注的光汙染主要是燈光汙染,也就是那些由人類活動產生的燈光能夠直接影響光學望遠鏡或者反射到大氣中間接影響望遠鏡的探測極限。類似星鏈計劃,會在某個時間對某一塊天區產生“汙染”,從而降低了天文學家觀測時這塊天區的可用性。

“星鏈衛星”如此“閃耀”,SpaceX如何減少光汙染?

位於託洛洛山美洲際天文臺的暗能量相機(DECam)拍攝於2019年11月的圖像,可以清楚看到“星鏈”衛星拖影

以“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為例,為了避免FAST觀測任務受到衛星過境時發射的或者轉發的信號的影響,工程人員做觀測任務計劃時會提前進行衛星過境分析,將衛星過境的時段列為不可觀測時間段,防止其信號干擾FAST的正常觀測,甚至有可能對接收終端造成傷害。所以,大量的衛星星座項目對射電天文領域的探測是有較大影響的。

原因分析:部分由衛星姿態不穩定所致

目前看,衛星對地面觀測帶來的影響包括遮擋和反射兩種形式。但是,客觀來看,遮擋的效應通常不明顯,翼展10米運行在500公里高度的衛星,在地面上看視場角最大隻有4角秒左右,而一般人的視覺分辨率在3—5角分(180—300角秒)之間,因此肉眼幾乎不可能發現夜空中的某個快速移動的點遮擋了夜空,當然國際空間站之類的龐然大物還是有可能被發現的。

除遮擋的效應外,如果衛星運行到達特定的軌道和角度,可能正好將陽光反射向地面,這時地面會很容易觀測到。對於多數衛星,由於衛星電能都是來自太陽能電池板,因此衛星面積最大的部分即太陽翼始終都是對著太陽,其他部分的反射光被地面觀測到的概率事實上很低。

目前正常運行的衛星對夜空產生的影響幾乎很難被覺察到,藉助望遠鏡等設備雖說能夠觀測到,但是考慮到近地軌道衛星相對地面的速度是7公里/秒以上,干擾的效果在視野中會迅速消失。對於專業人士更是可以通過衛星的軌道數據進行相應的修正和去除,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即NORAD網站上記錄了所有已知人造衛星的軌道數據。另一方面,以產生地面視覺效果為目的的衛星則確實有可能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

據科學家們分析,目前星鏈衛星被大量觀察到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衛星還沒有建立穩定姿態、太陽翼沒有完成對太陽定向,較大面積的太陽翼產生的反射效應比較明顯;二是衛星尚在部署階段,沒有完全在太空“鋪開”而處於“扎堆”狀態,容易被觀測到,後續隨著衛星逐漸建立穩定姿態、衛星星座部署的推進,被觀測到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星鏈衛星”如此“閃耀”,SpaceX如何減少光汙染?

馬斯克:逐步完善解決方案,還需論證

為減小對天文觀測的干擾,SpaceX曾嘗試驗證“暗衛星”(DarkSat)的效果。2020年1月,SpaceX發射的第三批60顆“星鏈”衛星中,有一顆衛星底部塗上了特殊塗層以減少衛星反光。塗了抗反射塗層的衛星比未經處理的“星鏈”衛星暗了一些,但效果貌似並不是很理想,因此,SpaceX還在嘗試不同的方法。

“星鏈衛星”如此“閃耀”,SpaceX如何減少光汙染?

“我們找到了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給衛星配置遮陽板。”就在近期,馬斯克又提出了VisorSat的概念,就像安裝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遮陽板一樣,“星鏈”衛星會配置面板以阻擋太陽光照射。“本質上就是遮陽板,它們會翻轉,遮擋陽光,防止反射。”馬斯克希望能在下一波“星鏈”衛星中通過試驗來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

結語

新事物,難免遇上新問題,有問題就會面臨新挑戰。

期待馬斯克能儘快給出切實有效的辦法來徹底打消公眾和科學觀測界對星鏈光汙染的擔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