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响起《红旗颂》!

镁光灯和华服退场,演出空间退缩为室内的一角,可是当熟悉的旋律一响,记忆的闸门就忽地被打开了,尘封的或不忍触碰的回忆被唤醒,那些共同的情感被连结,多少人在闭目聆听中热泪盈眶,多少人在曲终后不忍“散去”。

光明日报评论员 | 今天响起《红旗颂》!

经典总是这样自带磁场。可能没人想到,经典会这样出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分散海内外各地的46位中国音乐家“云合奏”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曲目《红旗颂》,致敬和祝福每一个乐观奋斗者,致敬每一个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不论国家和地域,不论年龄和肤色。而他们,值得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接受所有人的敬意和谢意。

一曲《红旗颂》,人们沉浸于它的大气磅礴、豪迈壮怀,也读得懂其中所沁的不屈不挠、拼搏奋进。曾经有那么多个时刻,它给困境中的人们以信念和勇气。这一次,对于处于疫情危机中的我们来说,也同样。也许有人说,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和故事,但音乐就是自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在它描绘的情感世界里,并不需要太多的旁白甚至对白。

疫情期间,一首首经典跨越高山和大海,隔空合唱或对唱或接力,完成心与心的连结,完成爱与关怀的汇聚。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义勇军进行曲》、捷克爱乐乐团的《茉莉花》、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的《黎明的编钟声》及至今天在网上广为传播的《红旗颂》,音乐中诉说的都已被倾听,情感中闪烁的都已被看见。看,音乐没有失去它的聚合力。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精神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光明日报评论员 | 今天响起《红旗颂》!

2020年如此特殊的开场方式,让我们看清了人类的脆弱,看清了人类面对不确定性冲击的捉襟见肘,但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面对未知和恐惧,每一颗内心都需要相伴的共鸣;面对风险和危机,作为共同体的抗争才是我们取胜的最优解。很遗憾,我们要以这种近乎惨烈的方式来重新巩固已有的认知: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故此不得不重新共同建造它。

光明日报评论员 | 今天响起《红旗颂》!

未来是人类共同的期待,抗疫是人类共同的战斗。或许最初恐惧的记忆已稍显遥远,但战场的硝烟仍未散去。更需正视的现实是,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压力和影响,已经从公共卫生外溢至经济、政治等领域。我们只有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实现全球合作与抗疫需求的匹配,才能最终战胜疫情,也只有继续坚定地走在一起而非走向各自封闭,才能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在从深圳宝安区发往法国阿维尼翁市的防疫物资货箱上,印着一句法国名言,翻译为中文为:向前走,胜利终将到来。今天《红旗颂》所唱响的,一直都在那儿。


内容:光明日报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