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GDP出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越顯迷離,綿陽壓力很大!

2018年前三季度,四川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85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四川省在全國省市區的排位穩居前六強,全年GDP有望突破4萬億,四川經濟穩中有進,一路向好,潛力可挖,可喜可賀。

前三季GDP出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越顯迷離,綿陽壓力很大!

整個四川在成都的帶領下穩步向前,其它各地市州狀況又如何?為了繼續挖掘四川經濟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四川省明確提出培養全省經濟副中心,把綿陽德陽宜賓南充瀘州達州樂山這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也就是地級市州綜合實力的前七強確定為種子選手。

前三季GDP出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越顯迷離,綿陽壓力很大!

四川經濟多極支撐 拼的是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

綿陽市:地級市州第一,全省第二

實現GDP1686.51億元,同比增長9.0%

增速全省第五

德陽市:地級市州第二,全省第三

實現GDPGDP1635.9億元,同比增長9.2%

增速全省第二

宜賓市:地級市州第三,全省第四

實現GDP1576.34億元,同比增長9.1%

增速全省第三

南充市:地級市州第四,全省第五

實現GDP1509.86億元,同比增長9%

增速全省第四

達州市:地級市州第五,全省第六

實現GDP1307.13億,同比增長8.3%

瀘州市:地級市州第六,全省第七

實現GDP1267.6億元,同比增長8.7%

增速全省第七

前三季GDP出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越顯迷離,綿陽壓力很大!

從四川二級城市前六強的經濟成績單我們可以看出:其它城市對綿陽威脅不大,但是德陽跑得最快,表現最亮眼,上半年,德陽(973.38億元)與綿陽(1061.51億元)的差距還有88.13億元,到了第三季差距僅有50.61億元,再次把綿陽追得喘不過氣來!綿陽可謂亞歷山大,讓拿著川B車牌的四川老二也沒有完全的信心能穩穩的把四川省經濟副中心揣在懷裡!

德陽為什麼這麼牛?作為四川地級市中第一工業強市的德陽,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到1376戶,是除成都市外,唯一一個超過千戶的市州,比第三位的綿陽市(985戶)多391戶。

前三季度,德陽市新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3.1億元,拉動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3個百分點,為工業經濟增長增加了新動力。所以,發展工業,振興實體經濟,用產業強市才是經濟振興的第一要務。反觀綿陽,不僅規上工業企業比德陽少了近400家,個別一二戶超大企業在為綿陽實現利稅上“不是一年不爭氣,而是年年不爭氣”,缺乏引領導帶頭作用,被德陽經濟趕著跑也在情理之中。

前三季GDP出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越顯迷離,綿陽壓力很大!

雖然京東方在綿陽即將投產,長虹也在對其產業重新佈局,這勢必會拉動綿陽的經濟,但是光靠這兩家大型企業,數量上給不了力,讓人難免有些擔心。上圖是四川各地市州的名義GDP,通過這個數據更不難看出,綿陽的通貨膨脹率也沒有德陽控制的好。

你覺得哪個城市在未來會成為四川的經濟副中心呢?

哪個城市會更有資格作為四川經濟副中心 (單選)
0人
0%
綿陽
0人
0%
德陽
0人
0%
南充
0人
0%
宜賓
0人
0%
達州
0人
0%
瀘州
0人
0%
樂山
0人
0%
其它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