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情緒、多喝水、運動保健、充足休息……這裡有一份養肺潤肺指南,請收好

  家住信州區的程先生身體一向不錯,但在不久前的一天,他突然出現咳血,這可讓他有些緊張。他趕緊到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為肝火犯肺引起的咯血,在服用中藥配以針灸治療後症狀消失。信州區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醫生朱建成表示,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很多細菌、病毒也都變得活躍起來。而由於春季溫差變化較大,人體的免疫功能,特別是呼吸道系統的適應性不能很快調節,導致各種病原微生物以及空氣中的高濃度粉塵趁機侵入,引發呼吸道刺激,誘發炎症變化。因此,春季養肺對於健康尤為重要。

  春季風大、氣候乾燥,保護呼吸道的黏膜就會皸裂起皮、脫落壞死,增加感染機會,甚至發展為慢性疾病。中醫認為,引起呼吸道疾病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肺氣不足。脾胃運化不好,氣血就達不到肺上。所以呼吸道疾病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脾肺兩虛。二是肺的宣發肅降出現異常。肺主呼吸,但若肺氣失宣或失降,則阻塞氣道,胸悶氣急,若肝火上炎,則傷肺陰,多致喘咳氣逆。三是肺受外邪所傷。屬外感之病,多為抽菸、汙染、病毒所致。外感最先侵害的就是肺的衛氣,使外邪聚集,需內調外養。春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支氣管炎、咳血、肺氣腫、肺心病等,尤其好發於老人和小孩等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呼吸道疾病多為病毒感染,可引起炎症反應,導致多個器官功能障礙,累及循環、泌尿、神經、凝血系統,造成全身性器官衰退甚至死亡。

  要想肺臟健康,必先清肺排毒,才能將潤肺養肺達到最佳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以下一些小竅門,對於養肺極為重要:

  調整情緒。一般在春季,人更容易犯困,精神狀態欠佳的情況下更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肺主悲憂,如果心情過於悲觀,可導致肺氣鬱滯,進一步傷害肺臟的正氣,從而引起肺氣不足。

  多喝水。最好每天都能比其他季節多喝500毫升水。還可以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呼吸,每天兩三次,每次10分鐘。

  運動保健。運動保健養肺的主要方法是摩鼻、捶背端坐,耐寒鍛鍊。摩鼻即用拇指按摩鼻翼,而耐寒鍛鍊可以選擇用冷水洗臉、洗腳甚至洗澡等,不過,要注意量力而行,持之以恆。

  充足休息。根據中醫的觀點,不同時間段,人體內各個臟器的運行狀況主次有別。在中醫理論中,寅時為肺經當令之時。具體來說,就是在凌晨3點至5點的時間段內,肺在進行著一系列的工作。要更好地保護肺部,應該在肺經的“運行”時間段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熬夜給肺部帶來的傷害。

  做深呼吸。適度的深呼吸動作有助於清肺,有兩種比較簡單有效的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儘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可增加肺容量。縮唇呼吸法:快速吸滿一口氣,呼氣時像吹口哨一樣慢慢“吹”出,目的是讓空氣在肺裡停留的時間長一些,讓肺部氣體交換更充分。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組,每組次數可量力而行。

  另外,可以通過點揉穴位的方法來達到養肺潤肺的目的,如可適量點揉或艾灸肺俞穴、天突穴及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也可以適量點揉或艾灸太沖穴、陽陵泉穴、膻中穴及足厥陰肝經上的一些穴位。在飲食上,可以吃些銀耳蓮子羹、白蘿蔔蜂蜜水或南瓜百合粥等。如果症狀嚴重了,還是需要找專業醫師治療。(記者 吳淑蘭)


調整情緒、多喝水、運動保健、充足休息……這裡有一份養肺潤肺指南,請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