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赞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销声匿迹了近两个月的肖战,以一曲《红梅赞》再次回到了公众面前。

2.27大团结事件,将这个刚刚因《陈情令》走红的年轻演员推到了风口浪尖,近两个月的网络暴力,让肖战丧失了为自己辩解的话语权。

不声明,不更新,不辩解,不急眼,似乎外界的一切与他无关。

可是,由同人小说《下坠》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没有因为他的沉默而终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他主演的《陈情令》、《庆余年》等作品被网友恶意打了低分;而由他代言的产品,也被各大品牌方纷纷下架,就连待上映的电视剧也被紧急叫停。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此时,他就像《陈情令》里的魏无羡,人人得而诛之。

那一日在不夜天,他被各大门派围攻,一个自称曾是他仰慕者的修士对他发起了声讨,魏无羡是这么回应的:

“你说你仰慕我,那么为什么在你仰慕我的时候,我没有见过你?而我一人人喊打,你就跳出来摇旗呐喊?你的仰慕也太廉价了吧。你说你和我势不两立,你的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对我有什么影响吗?你的憎恶与仰慕,都如此的廉价,怎么也好意思拿出来叫嚣?”

与魏无羡不同的是,在面对语言暴力时,他失声了。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直到3月14日《民歌中国》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

“‘重庆男孩’肖战:我把心中的《红梅赞》唱给你们听,愈冷愈开花象征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文章后,大众才得以看到这个被围困在风暴中心两个月之久的男孩。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十万+阅读量,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以及留言区里的上百条评论,无不印证着一个事实:肖战的暴风雨过去了,那个一身正气、充满正能量的青年演员回来了。

正如留言区里,那个被5.9万人次点赞的评论一样,他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孩子”。在红岩上生长,愈冷愈开放。

这一首《红梅赞》,肖战何尝不是唱给自己听的?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明明什么也没做,却无缘无故地承受了近两个月的网络暴力,此次归来,他何尝不是浴火重生。哪怕条件再恶劣,哪怕生活没有那么的顺心顺意,哪怕生活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依然要坚定地向看前、向上走、不回头。

他在文末说:

“这一次,我把我心中的《红梅赞》唱给你们听,我希望通过这首歌带给年轻朋友们的,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但更重要的是带着历史向前走。正如我们刚刚经历的这场疫情,我们经过艰苦地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没有被困难打倒,也没有一味地沉浸在悲伤当中,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坚定前行,浴火重生。”

不抱怨,不发声,他以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出了低谷。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然而,同期和他处于网络暴力中心的另一位武汉作家就没这么幸运了。尽管武汉解封一星期了,但是网络上对于她的骂声依然不绝于耳。

同是有影响力的人,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呢?

从应对方式上来说:

肖战选择了失声,而武汉作家选择怼天怼地怼网友。凡是不同意她观点的,她一律给人打上了“极左”标签。

不管“极左”是课本里的保守派也好,还是她嘴里的贫穷民众也罢,作为个体,没有一个人喜欢被别人贴上“标签”。比如我们称一个女孩儿为“便利贴”,这说明她好欺负;再比如我们称一个人为“榆木脑袋”,这说明这人脑子不灵光。

一曲红歌,10万人次点亮了在看:失声了两个月的肖战,回来了

贴标签具有导向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如果标签是好的,那么我们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标签如果是消极的,我们也会朝着消极的一面去发展。所以,武汉作家给网友“贴上极左的标签”后,全国民众愤怒了。

虽然在227事件前期,肖战选择了失声,丧失了公关的最佳时机。但是他直面问题、不推诿、勇于担责的态度,却赢得了许多路人粉。

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难免会遇到低谷,愿你能够像红梅一样,不畏严寒,在红岩上绽放,一片丹心向阳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