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全球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戰。好在,無論是陽臺上的提琴聲還是“文化永不停”的線上展覽,都在傳遞藝術撫慰人心的力量。通過親近藝術來療愈心靈並非“新冠”疫情中的創舉,早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之後,人們已經意識到藝術與健康的關聯。為緬懷死於西班牙流感的親人,1921年,鄧肯·菲利普在華盛頓創建了菲利普美術館,它成為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

菲利普美術館(Phillips Collection)是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至今已有99年曆史,館藏超過5000件,主要是法國印象派繪畫和美國現當代藝術,塞尚、德加、馬蒂斯、畢加索、梵高、歐姬芙、羅斯科、保羅·克利等藝術家畫作均在收藏之列。1923購買的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船上的午宴》是最著名的藏品。不同時代和地區的畫作並置,各色風格形成了視覺“對話”。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船上的午宴》(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 1880-1881 菲利普美術館館藏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亨利·馬蒂斯《聖米歇爾大道的畫室》(Studio, Quai Saint-Michel) 1916 菲利普美術館館藏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梵高《修路者》 (The Road Menders) 1889 菲利普美術館館藏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1900年時的菲利普家宅,經改建成為菲利普美術館,該館是為緬懷因西班牙流感喪親而建。圖源:華盛頓菲利普美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鄧肯·菲利浦,菲利普美術館創始人,1922 圖源:華盛頓菲利普美術館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喬治亞·歐姬芙《葉型》(Pattern of Leaves ) 1922 菲利普美術館館藏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阿瑟·德夫(Arthur G. Dove) 《紅日》(Red Sun) 1935 菲利普美術館館藏

菲利浦不要包羅萬象的藏品,只想蒐羅打動自己的畫,讓收藏過程成為積極和治癒的體驗。抱著這份初衷,鄧肯·菲利普向所有人敞開杜邦圈(Dupont Circle)的家,分享藏品,“這些畫讓我們迴歸生活,看見身邊的美好。”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創意老齡活動,藝術與健康項目

現在,菲利普美術館在線上新推出了音頻導覽項目“在美術館沉思”,網友可以凝神觀畫,同時靜聽語音舒緩的講解。美術館希望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與自我、社群、世界產生深刻的連結。

藝術療愈,從美國第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說起

沉思之旅:羅斯科展廳,靜止的畫面配合近13分鐘的舒緩講解。網頁截圖

鄧肯·菲利普在《收藏的建立》中寫道:“藝術有兩種調節情緒的功能——接納和迴避,二者能讓我們超越自身的界限……危機來臨,我可以投身創造,讓我相信生活將重現歡樂,也讓我得以躲進藝術家的夢中。”

(本文資料來源:多蘿西·科辛斯基署名文章、菲利普美術館官網資料。)


編譯:畹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