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都說“百善孝為先”,判斷一個人品性的第一步,就得先看這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如何。

我向來反感那些在外對人阿諛奉承,回到家後對父母吆五喝六的人。

也很討厭,那種在外花錢大手大腳、高調裝闊,然而對父母卻一毛不拔的人。

相反,我比較欽佩與尊敬的,是那些就算在外工作也時時刻刻唸叨父母,總想將自己最好的東西呈現給父母,並允諾他們物質保障的人。

01.

之前看《我家那閨女》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亞麟說的一句話:“父母是我們與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我們總是在到了特定的年紀時要面臨著父母即將到來的催婚,一直都不理解她們,為什麼要按照上一代的生活方式,來要求子女也用相同的模式來進行。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畢竟在這變幻莫測的新時代中,大部分人都是以獨生子女的身份,在一個集萬千寵愛下的家庭成長起來,她們覺得自己的“新時代”和父母眼中的“舊時代”無法相提並論,從不能理解婚姻與家庭的重要核心。

會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因為她們現在還有父母的庇護在前,依然會有所靠,就像是眼前有一面牆,看不到對頭的死神。

一旦父母不在,我們就會直面死神,因為這面牆已經沒有了,我們在外遭受的煩惱苦悶,絕望失落,都沒有人可以再傾訴也沒有人可以為我們抵抗。

這時候,若是沒有婚姻沒有新家庭的我們,便等於是要將寂寥變成餘生。

所以說,父母做任何事最終都是為了我們,不光是為現在,更是為將來。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有些人無法體諒父母為自己所做的樁樁件件,甚至會和父母的行事反著來,刻意與父母做對抗。不過是仗著自己的寵愛。

那些孝順的子女,當然會明白父母的心思,並會極盡所能的配合父母。

02.

我在網上看過無數的文章視頻或者諮詢,都無不在宣揚著在新時代下的自我獨立與奮起要做自己的主人。

我們終歸都是最普通的人,都是父母所生所養的子女。

就算雲遊萬里在外漂泊浪跡數日後,依舊會有歸心於父母的想法。

當然,這些想法不是多數人的觀念。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我也曾見過新聞報道中的子女有了自己的新家庭後,兄弟姐妹都對父母避而不見,自己住在大樓房整日享受,卻讓母親住在豬圈的不孝之人。

我也親眼目睹過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一個四肢發達的男子對母親大打出手,更有在醫院親耳聽見子女因為醫藥費而討論放棄對父親的救治。

這類人,不管他們在外如何風光無限,不管他們有沒有做過什麼窮兇極惡的事,但只要他們如此對待父母,我想就是令人唾棄的。

生你養你的父母,就是你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我們可能無法將這份恩情償還至盡,但也要用最大的努力將這份恩情慢慢的投以回報。

如果你連對自己最大的恩人都不能做到真心以待,侵權付出,我想你的一生都不能被人正眼相待。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因為看一個人的人品,對待父母的態度,是它最為基本的一步。

03.

父母之愛,何其偉大。這是經千古都被認可的一個觀念。

說偉大,其實是給了每個人一次獲得生命的機會。

如果沒有父母,你便沒有辦法去眼觀世界,耳聽八方。

想想那些不曾對父母盡過孝道的人們,他們連對自己血濃於水的親人都可以做到如此冷漠,那麼對世人又何嘗不能做到心狠手辣?

人生百態陳雜,若是對父母都做不到報以生養之恩的態度,那麼此人必定本性薄涼,品性不正。

只因,我們時長敬重與認可對方品性的人,向來是對父母可付出所有的人。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對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今日話題: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歡迎大家,參與留言。)

- END -

關注我,讓你在情感中不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