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近日,日本的一檔綜藝《松子的節目》播出,節目邀請了一名叫Kyouka的大四女生,經過連續50天各式花樣的誇獎以後,這個怯懦自卑的女生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瘦了變美了,變得更自信更耀眼了。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

不!這叫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指的是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通俗地來講,是指當人們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倖存者偏差”源自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佈,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大部分都犧牲了,而這部分數據常常被人們忽略。

所以,通過節目,人們看到了一名女生因被連續誇獎50天而變美,以此得到一個錯誤的結論:誇獎能使人變漂亮。

然而人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在節目組背後,有多少女生同樣被連續誇獎了50天卻沒有變美的,究竟多龐大的實驗群眾才僥倖出了一個Kyouka。

Kyouka只是一個倖存的成功者,而人們則被隨機現象愚弄了,矇蔽了真相。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劉瑜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叫《沒來的請舉手》,裡面提到一個故事:

寫作《紅星閃耀中國》的斯諾,在1960年和1964年兩次訪問中國後,也將關於中國發生了饑荒的傳聞駁斥為“冷戰宣傳”,他表示:“我在中國沒有看到飢餓的人,絕對沒有像過去那樣的饑荒……”

人都沒來,怎麼舉手?自然是沒有人舉手的。

同理:沒看到饑荒,那就是沒有饑荒。

而事實上呢?

事實上,那些年的中國餓殍遍野、遍地死骨,易子而食,慘不忍睹。

人們總是習慣把沒有看到的當成不存在的。就像海上的冰山,人們看見水面上的零星一角,便以為那座冰山就只有一角。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而倖存者偏差告訴我們:你所看見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所謂的真相,只是你以為的真相。

舉些例子: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運氣差的女孩,根本笑不出來。

️紅顏薄命——

醜的人根本沒人關心你活多久。

️買股票買基金穩賺幾千萬身家的理財大咖在訪談中談論投資經驗——只有成功的人才被關注,失敗的人連姓名都不配擁有。

️讀書無用論——幾千萬文盲裡出了幾個大老闆?

……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每個成功者都只是存在偏差的倖存者,他們的事例只能做為特殊個例的參考,但不能成為我們完全參照的對象。

巴爾扎克曾說:“真理喜歡捉弄人,他總是給你看虛幻的真相,然後自己藏在別處偷笑”。

任何時候,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全面。我們不能只關注眼前看到的,更應該去挖掘看不到的部分,真理往往藏在暗處。

古羅馬的哲學家西塞羅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把一幅畫給一位無神論者看,畫上畫著一群正在祈禱拜神的人,並告知:這些人是因為得到神佑才在一起沉船事故中存活下來。無神論者淡淡一問:我想看看那些常常祈禱神佑卻被淹死的人的畫像在哪兒。

故事總是倖存者編寫的,因為死人不會說話。

連續誇獎女孩50天能變美?越輕信倖存者偏差,離真相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