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值得关注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值得关注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值得关注

患者经历身体痛苦和心理痛苦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系统性疾病,典型症状为皮肤出现鳞屑性红斑或斑块,此外还会累及头皮、指甲、掌跖,高达38%的患者可发生银屑病关节炎,部分患者出现不可逆关节损伤甚至残疾。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不仅经受着皮损、瘙痒、疼痛等身体痛苦,还遭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重度患者有自杀倾向,有7%的患者曾实施过自杀行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银屑病的发病率约为0.47%,患者约为650万人,其中有57.3%是中重度患者。

西医认为银屑病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是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最终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关节滑膜细胞、软骨细胞炎症发生。一直以来,科学家从未停止对银屑病病因及治疗的探索,逐渐揭示了银屑病发病的炎症机制,并成为了进行生物治疗的基础。

最初,银屑病被认为是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速所致。当时的治疗仍处在粗放模式,主要使用各种化学药物进行治疗。1975年,科学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并逐渐将其与其他炎症性疾病联系到一起。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了银屑病的炎症机制:1998年,科学家发现银屑病患者体内白介素-12水平增高,开始了白介素靶点的发现之旅。

进入到本世纪,随着银屑病炎症机制的深入揭示,更多的T细胞和白介素靶点被发现,先是白介素-23被发现并作为治疗新靶点;2008年,科学家又发现白介素-17A处于炎症循环的下游,进而产生了使用白介素-17A抑制剂类作为治疗手段的治疗理念。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到白介素-17A抑制剂类,相隔了33年。

随着科学家对银屑病发病机理了解的不断深入,在这条炎症轴上相继出现了不同的治疗药物:2004年,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上市,开启了银屑病的生物治疗。但由于肿瘤坏死因子尚处于炎症轴的上游,该类药物的治疗还不够精准,带来了疗效有限、不持久,且副作用较大的问题;2009年,白介素-12、23抑制剂类药物上市,2015年以来,白介素-17A抑制剂类药物出现,使生物治疗的靶点更加精准。尤其是白介素-17A处于炎症轴的下游,抑制白介素-17A的药物对银屑病的治疗更加精准、起效更快速。同时,白介素-17A在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肾脏疾病等多种银屑病共病的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这类药物还可降低银屑病患者并发其他重大疾病的风险。

2019年,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公布我国一项银屑病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这项研究纳入了我国441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是目前我国纳入银屑病患者人数最多、研究时间最长的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研究。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值得关注

相关参与临床试验的专家介绍,在医学临床中,PASI是银屑病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的评价标准,它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各皮损严重程度。长期以来,PA⁃ SI75(即银屑病皮损改善75%)是银屑病疗效的评判标准,因为一个药能使银屑病患者改善75%就不错了。

但在此次临床研究中,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代表的白介素-17A抑制剂类疗效显著,银屑病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PASI100应答率为42.1%,PA⁃ SI90应答率为82.1%,这就意味着八成患者可在治疗后达到皮损清除或完全清除。

今年1月,一篇综合了140项研究、涉及5万多名患者的国际综述文章显示,白介素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明显优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而在白介素抑制剂类当中,又属抑制下游致病因子白介素-17A的药物效果更优。

由于白介素-17等靶点的发现以及相关药物的临床表现,国内外银屑病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目标均由PASI75提高为PASI90或PASI100。同时,最新的白介素-17抑制剂类药物已获得了欧美权威银屑病指南及我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推荐。

目前,这类生物制剂已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大量使用,并被英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权威卫生技术评估机构推荐,已纳入众多国家和地区报销目录,减少了患者负担。

更好满足银屑病患者医疗需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治疗药物聚焦在皮肤免疫领域,一方面银屑病患者的治疗选择增多,另一方面人们也发现患者的未满足需求仍然很大。当前我国医保目录内的银屑病治疗药品主要针对轻度银屑病患者,中重度银屑病的选择仍较为局限,目前仅有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类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在临床疗效上,这类生物制剂仍存在副作用较大且疗效不足的问题。

2018年,白介素抑制剂类生物制剂尚未在我国上市,当时的患者调查显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治疗满意率仅20%,排名前三的停药原因是传统疗法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副作用较大、疗效有限且不持久。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相比,白介素-17A抑制剂类药物,皮损清除率显著提高,对免疫系统影响小,结核和乙肝再激活风险低,且不会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

随着疾病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广大银屑患者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多地关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和药物的可及性。

作者丨王 伟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值得关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