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是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殺進去?


A股是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殺進去?


第一. A股不是不掙錢,而是不能躺著掙錢,需要一點技術含量,板塊之間,波段之間差異很大。

第二. 長期看,小股票比大股票回報率高。

第三. 波段看,上漲的時候,小股票漲的多,下跌的時候,小股票跌得也多。

第四. A股掙錢有三大法寶:選股,選板塊,選波段。

A股到底掙不掙錢?

網絡上有非常多的新聞,說A股不掙錢,例如從2007年到現在,上證指數從最高的6124點,跌到現在的3000點左右。12年時間,不僅沒漲,還跌了差不多一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分析的有漏洞,因為6124點是2007年A股的歷史高位,至今沒有突破。你從歷史高位開始算,當然不掙錢。

但如果從1990年開始算,到2019年底,上證指數從100點,漲到3050點,年化達到13%。所以這是很高的。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對於超過99.99%的人而言,其實不要去折騰,就買一個大盤指數基金就好。

如果A股不掙錢,怎麼會有這麼多錢在裡面?這麼多的職業投資者,包括散戶前赴後繼的殺進去呢?如果有些事情早晚會碰到,那未雨綢繆一定是件好事。

A股不是不掙錢,而是不是誰都能掙錢。


A股是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殺進去?


圖1. A股指數表現(2006.01.01-2019.12.31)

圖1是A股四個代表性指數的表現。這四個指數分別是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和中小板綜指。簡單說,這四個指數代表了從大到小的A股的總體表現,可以幫助我們看清A股表現的全貌。圖1的時間跨度是從2006年1月1號到2019年12月31號,一共14年的時間。

圖1看起來平淡無奇,股票指數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見過。其實,圖1中的信息量很大,至少有三條信息很重要。

第一, 2007年10月並不是A股的歷史高位。

這和很多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上證指數在2007年10月16號達到6124點的歷史高位,後來再也沒有突破過。不僅沒有突破,甚至都沒有接近過。

唯一的一次接近,是2015年夏天。當時A股經歷過一輪快速上漲,上證指數在2015年6月12號達到5178點,比2007年的高點還差了大約1000點,然後就開始下跌了,後來再也沒有突破4000點。所以,在2007年是A股的歷史高點這句話,在很多人腦海裡印象深刻。在很多人印象裡,A股有兩個高位,對應A股的兩次泡沫,第一高位2007年,第二高位2015年。

但是,在圖1中,我們看到2007年根本不是歷史高點,而只是階段性高點。看中證500指數和中小板綜合指數,在2015年的值都遠遠高於2007年,高了一倍還要多。實際上,2010年的時候,這兩個指數就已經超過2007年了。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大股票上。在圖1中,代表大股票的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確實一直都沒有超過2007年的高點。即便是2015年的峰值,也比2007年的高點低了不少。因為大股票的權重大,對上證指數影響也大,所以拖累了上證指數。小股票漲的多,還是不能改變上證指數的基本格局。


A股是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殺進去?


圖2. A股指數累積漲幅和年化回報(2006-2019),2019年截止日期是12月31號。圖中四大指數均為價格指數,這裡的增長倍數和年化收益率都沒有考慮復權,考慮復權之後的收益率略高。創業板指數從2010年5月31號才開始編制(初始點位1000點),而且早期股票數量較少,這裡沒有考慮。年化回報取幾何平均回報率。

這個事情告訴我們,A股是個很大的市場,不同板塊表現差異很大。打個比方,這就像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東、中、西部差距很大,城鄉差距也很大,不能用一個指數來衡量全中國的經濟表現。要用,也至少要用好幾個指數,看看不同地方的表現。這就像看中國經濟情況,不僅要看全國GDP,還要看分省的GDP,因為各地差別很大的。以後,還要看各個城市的GDP,因為城市之間差別也很大。

第二, 小股票的長期回報率高於大股票

這一點在圖1上已經能清楚看出來,剛才也已經提到了。嚴格起見我們再看一下具體的數字。總體上看,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滬深300總體表現要差一些,代表中盤股的中證500和中小板綜指要好很多。

看具體數字的話,這14年間,上證50漲了3.8倍,滬深300漲了4.4倍,中證500漲了6.1倍,中小板綜合指數漲了6.8倍。也就是說,2006年的時候,如果你投資中小板,比你投資上證50的回報高了將近1倍。

為什麼中小股票漲幅大?你可以這麼理解。中國經濟增長快,大中小企業都有機會。但是大企業本身已經很大,機構比較臃腫,對市場機會的反應慢,進一步成長比較困難。相比較而言,中小企業雖然在資金,人才上不一定佔優,但是因為靈活,組織效率高,反而能夠抓住機會,快速成長。反映在股票上,中小股票的回報率也高很多。

我們可以把企業類比成人。人成年以後就停止生長了,身體的代謝達到了平衡。大企業也是,雖然有資金,品牌,技術,人才,市場佔有率等各方面優勢,但是內耗也比較嚴重,成長難度較大。而小孩子雖然在和成年人的競爭中不佔優,但是內耗小,抓住機會就長。中小企業就像青少年,成長快,因此股票回報率也高一些。

第三, A股的波動很大,波段非常重要。

圖1中的第三條重要信息,就是A股波動很大,波段非常重要。這一點和美國股票有很大區別,美股雖然也有波動,也有回調,但是除了少數幾次金融危機,大部分時間是上漲的。即使回調,幅度也很小,在10-20%這個數量級上,其他時間都是盤整或者上漲的態勢。相比之下,A股要麼大漲,要麼大跌,漲的時候一兩年翻個翻,跌的時候一兩年跌一半,大起大落是常態,平穩上漲的時間很短。所以,在A股市場上,對於波段的把握更加重要。在不同的時間段,投資A股的收益差距很大,有時候可以掙很多錢,有時會賠很多錢。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數據。根據歷史數據,我們把2006-2019這14年時間分成6段,分別看這6段時間A股的表現。

表2. A股不同階段表現(%)


A股是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殺進去?


A股是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殺進去?


注:指數均為價格指數,回報率沒有考慮復權。創業板指數從2010年才有,因此從2010年底開始納入計算。數據來源:wind資訊。

這六個時間段分別是:

(1)第一階段:2006年1月到2007年10月,這是個大漲的階段,特點是大股票漲的多,這樣的現象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段時間,上證50上漲了470%,而中小板指數只增長了270%。

(2)第二階段:2007年11月到2008年10月,這是個大幅回調的階段。在一年的時間裡,四大指數都經歷了大幅的回調,跌幅都超過了一半,差不多60-70%。

(3)第三階段:2008年11月到2010年11月,兩年的時間,A股又絕境雄起。當時的背景,是中央出了“4萬億”的大規模經濟刺激,中國經濟從世界金融危機中大幅反彈。這一輪小股票表現尤其亮眼,中小板在2年時間裡上漲超過200%,達到驚人的274%。

(4)第四階段:2010年12月到2012年11月,也是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中國進入“4萬億”之後的宏觀調控時期,政策上開始緊縮,A股也隨之下行,四大指數跌幅在18-50%之間,前期漲幅較高的中小板,跌幅也比較大,達到45%左右。不過,前一階段漲幅在270%還要多,跌幅45%,綜合起來還有1倍多的漲幅。

在這一階段,我們新增了一個指數,就是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是2009年10月30日正式上市,創業板指數是2010年6月1日開始編制和發佈,到2010年底,A股已經有153家創業板股票。創業板代表了A股更小、成長潛力更好的股票,因此我們加入創業板。可是呢,創業板有點生不逢時,開板一年多一點,就趕上了A股大回調,也跟著回調了接近50%,把之前的漲幅都吐了回去。2012年11月的時候,創業板跌到了600點左右的歷史低位。不過,從此以後,創業版開始反彈,後來再也沒有回到這麼低的水平。

(5)第五階段:2012年12月到2015年5月,兩年半的時間。在此期間A股經歷了一輪上升,尤其中小股票漲幅較大,滬深300只漲了不到130%,而中小板漲了近300%多。之前生不逢時的創業板,這回揚眉吐氣,漲了497%,翻了兩番還要多。

(6)第六階段:2016年6月到2019年12月,共三年半時間。這一段時間,A股經歷了2015年夏天的大幅回調,然後就一直是震盪的狀態。2019年以來有起色,但是隻有不到一年時間,幅度只有30%左右,所以沒有單獨列出來。

綜上所述,A股的大起大落很常見,一個波段經常是2年時間,有時候更長。所以,趕上了牛市,就掙很多。趕上了熊市,就賠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