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蹭袁譚袁尚出調整版的熱度,聊聊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

2020年3月20日晚,三國殺社區推出了袁譚袁尚的第三次改版。


蹭蹭袁譚袁尚出調整版的熱度,聊聊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

袁譚袁尚*經典形象

畫師:佚名


其技能版本,我已經做出彙總如下:


—— 2020 3月下旬 社區調整版 ——


內伐: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摸兩張牌或獲得場上的一張牌,然後棄置一張牌。若棄置的牌是基本牌,本回合你不能使用錦囊牌和裝備牌,且【殺】的使用次數+X且目標+1;若棄置的牌不是基本牌,本回合你不能使用基本牌,且普通錦囊牌的目標+1或-1,前兩次使用裝備牌時摸X張牌(X為發動內伐時手牌中不能使用的牌且最多為5)。


—— 2020 2月中旬 社區調整版 ——


內伐: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摸一張牌,然後棄置一張牌。若棄置的牌是基本牌,本回合你不能使用錦囊和裝備牌,且【殺】的使用次數+X且目標+1;若棄置的不是基本牌,本回合你不能使用基本牌,且普通錦囊牌的目標+1,前兩次使用裝備牌時摸X張牌(X為發動內伐時手牌中不能使用的牌且最多為5)。


—— 2020 2月上旬 社區爆料版 ——


內伐: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摸一張牌,然後棄置一張牌。若棄置的牌是基本牌,本回合你不能使用錦囊和裝備牌,且【殺】的使用次數+X且目標+1;若棄置的不是基本牌,本回合你不能使用基本牌,且普通錦囊牌的目標+1,使用裝備牌時摸X張牌(X為手牌中不能使用的牌且最多為5)


在此為不懂三國殺的朋友稍微解釋下,就是袁譚袁尚以上的這三套技能,無論拿哪一個版本出去參與遊戲也好,都能和其他在場七位玩家的選將打得有來有往(個別例外,例如手持丈八的劉焉之類,略去……)無論那七個玩家是選了關張趙馬黃、諸夏侯曹,還是孫周魯呂陸……


按其他遊戲,尤其是多數國產三國類手遊,袁譚袁尚之類水平的武將素質算個毛線,除了要麼被分解,要麼做素材給其他主力神將升級,要麼放倉庫佔位置之外,你已經找不到更多用途。


想用袁譚袁尚之流的二三星弱將和五星曹操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對攻?做夢吧,朋友。袁譚袁尚在演義/歷史上是什麼人物,熟悉《三國演義》或《三國志》的都知道:


那是袁紹的兩個不成器兒子,在老爹歿後,不思兄弟攜手合作,反而互相貪攻爭鬥,最後被曹操軍逐個消滅的三四流人物,怎配和超級一流神將對攻?


(然而,事實是曹操從202年開始,面對分裂的袁氏勢力,還要耗費5年時間,才將這袁家兄弟徹底拿下,203年還被三四流的袁尚打敗過一次,率敗軍還許。《後漢書 袁紹劉表列傳》 )


別說國產三國類手遊了,就算是日本KOEI光榮名廠出品的三國志系列,袁譚袁尚最多也就兩個佔內政位置坑,或者佔運輸物資坑工具人,本質上和其他很多非明星武將沒什麼區別。


如果你也有這種想法,那就不值得恭喜了,因為這是被重度英雄史觀矇昧了的表現。


英雄史觀,據百度定義,是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創造作用,把個別傑出人物誇大為主宰歷史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那麼它的升級版,重度英雄史觀,就該是眼裡只能看重著名武人大將和著名軍師策士的作用,給他們賦予一系列突出甚至頂尖的有形或無形的數值,去證明他們的對手與其為敵,終將必敗無疑。


而目前所能看到的史料,又的確是在為這種重度英雄史觀的蔓延提供土壤。三國迷們基本人均知道郭嘉十勝十敗論、荀彧四勝四敗論。


還有荀彧對袁紹方人物作出的一系列負評,什麼顏良文丑“性格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為一夫之勇”、什麼田豐“剛而犯上”,什麼審配“專而無謀”、什麼袁紹“好謀無決”等等……


最後官渡大戰結果一出,就會讓後人覺得以上種種評價簡直神準啊;殊不知,袁紹軍作為失敗方,他們對曹操軍人物的評價沒能流傳下來而已。


如果官渡的勝方是袁紹,那史書的記載就該換成曹仁于禁“性格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為一夫之勇”、程昱“剛而犯上”、荀彧“專而無謀”、曹操“好謀無決”……


後世的三國遊戲設計能力時,也該會將顏良文丑袁譚袁尚等設計為五星、曹仁夏侯惇荀彧荀攸賈詡之流為二三星。


看到這裡,你是否明白了一點?那就是KOEI與國產手遊的能力值設計,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他們最多能算是歷史人物的成就點設計。也就是一個高成就的人,才有高成就的能力數值;


用這套成就點設計去套人物的能力設計,必然會出現一方多數神將名將高智軍師層出不窮,另一方庸將凡將無謀策士濫竽充數的不均衡情況。


蹭蹭袁譚袁尚出調整版的熱度,聊聊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

三國志10 官渡之戰封面圖

別看畫得勢均力敵,實際袁軍堪憂。


最後也“成功地自圓邏輯”,後者打不過前者是歷史的必然,因為他們的能力值太低了,特技太弱了、星數太少了等等 = = 。


但這無法解釋,既然前者陣容都那麼強悍了,那打後者為什麼還只是險勝,甚至差點被後者逼得走投無路?


翻開國產三國遊戲或KOEI的三國遊戲,對照下曹操軍、袁紹軍的能力設計,就知道上述的情況,說中了十之八九。


袁紹軍將領的能力設計慘不忍睹,往往會讓人對袁紹軍看低幾百眼,以為自始至終居劣勢一方的,是袁紹軍;


但歷史上卻相反,袁紹軍步步進逼,令曹操軍中為數不少的人物,都寫好了投誠書信,誇張點說,就差準備著“簞食壺漿,以迎袁師”了……


將話題帶回來,為什麼我們喜歡玩三國殺?

主公 袁紹

內奸 許攸

忠臣 袁譚袁尚 顏良文丑

反賊 曹操 荀彧 張遼 徐晃


這一局遊戲,不殺個天翻地覆,不殺到一局終了,我們也不知道三方的玩家,誰勝誰敗……


這,是當今多數國產三國遊戲,甚至是KOEI的三國志,也無法給出的樂趣。(yoka)也是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的究極原因。(這句描紅加粗,外宣價五毛/條,遊卡。複製粘貼後注意刪掉)


如果還有更簡單的原因,那就是三國殺能用袁譚袁尚畫出正派人物的風範,審美勝出吧。不像下面這兩小子,讓人一眼就看透這兩傢伙是個讓人喜歡不起來的壞種……


蹭蹭袁譚袁尚出調整版的熱度,聊聊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

三國志12-14 袁譚

蹭蹭袁譚袁尚出調整版的熱度,聊聊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

三國志12-14 袁尚

全文完

關注訂閱號sangogame,你也就比別人多一點資訊優勢而已

蹭蹭袁譚袁尚出調整版的熱度,聊聊我們為什麼喜歡玩《三國殺》?

例如,三國殺各武將技能版本的最詳盡資訊。

又例如三國志1-12代的三千攻略書大圖。

再例如三國曆史相關的種種經典文章。

賞一個“在看”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