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今天,一個節日誕生了

20年前今天,一個節日誕生了

北京迷笛音樂學校自1993年成立至1997年初後共舉辦了13期短訓班,從1997年4月開始迷笛改成兩年制的住宿教學,學校也從市內的北三環西路32號搬到了上地開發區上地小學的三層樓房裡。1999年夏天學校第二次搬家到上地東路的平房院子裡(現在的上地東里小區位置),2000年的4月30日至5月1日,就在這個非常簡陋的院子裡,誕生了一個節日,一個當時中國最奇特、最熱烈、最荷爾蒙的節日。迷笛在校師生和7年來從迷笛學校走出來的年輕搖滾人們夥同校外各路大仙兒“沆瀣一氣”,製造了中國的第一個搖滾音樂節。

今天,是迷笛節的20歲生日,和大家分享一篇20年前的文章《音樂、啤酒和夏天——2000迷笛音樂節遊記》以及20年前的現場老照片。

音樂、啤酒和夏天——2000迷笛音樂節遊記

攝影:Sailing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00年第一屆迷笛音樂節 舌頭樂隊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舌頭樂隊 從左至右:李紅軍、朱小龍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舌頭樂隊 從左至右:朱小龍、李旦、吳吞、吳俊德

太長的時間等待一個躁動的季節,真讓人乏味。我早早地備好了消夏的啤酒和CD。當我感覺這對無聊的抵抗還不夠準確的時候,終於從各方傳來了好的消息,迷笛要舉辦原創音樂節,有33支樂隊登臺,為時兩天,從下午一直到夜晚。盛事盛事,我決定不再矜持了,先去洗個頭吧。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夜叉樂隊 胡松

我約齊了三五閒雜人等,在中午上路了。明媚慵懶的陽光象個不大愛說話的情人,我們太久沒有見面了,坐在車裡,竟然有點兒緊張。穿大街走小巷,而後就迷路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鐵風箏樂隊 虞洋

我們在上地開發區一帶徘徊,希望能遇到若干搖滾鬥士以便向其盤問,當我們正一愁莫展之時,便看到了巨大的“迷笛音樂節”橫幅。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廢墟樂隊 從左至右:周雲山、陳昆

隨著搖曳的BLUES,大家跳下了車。我們遲到了,初夏的校園裡蒸騰著青草和啤酒的芳香,堅定的低音波浪般地四處瀰漫——演出已經開始。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秋天的蟲子樂隊 牛奔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秋天蟲子樂隊 從左至右:牛奔、櫻子

學校的禮堂裡24臺音箱組成了巨大的音牆,室內已經擁擠不堪,剩下的幾百人則在外面的廣場上或坐或臥地享受著日光浴,好在禮堂所有的落地窗都已被卸走,聲音可以直達他們的耳膜。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杭天和他的朋友們樂隊 從左至右:蔡正東、杭天

杭天和他的朋友們正在臺上BLUES著,我和我的朋友們在禮堂外相遇了。顯然他們也鬱悶了一個冬天,今天著實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再也沒有什麼能比在一個暖和的下午拿著啤酒與眾多朋友們在音樂中相遇而更令人感到幸福的事兒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幸福大街樂隊 從左至右:耿放、吳虹飛

我們很快拿到了學校提供的演出節目單。據悉這33支樂隊全部或部分由迷笛的新老學生組成:“臨時組合”、“木馬”、“九”、“幻想的殼”、“判決”、“綠色兵團”、“微樂隊”、“溫度”、“廢墟”、“3個麻煩”、“夜叉”、“青銅”、“U236”、“杭天與樂隊”、“幸福大街”、“地獄香皂”、“無頭”、“ 痛苦的信仰”、“碎玻璃”、“秋天的蟲子”、“冷血動物”、“雜交水稻”、“MISSING”、“變色龍”、“底層噪音”、“舌頭”、“白牆”、“瓶子”、“病蛹”、“T9”、“藥用植物研究所”、“鐵風箏”、“戰斧”。這是北京迷笛音樂學校七年成績的檢閱,他們是欣慰的。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瓶子樂隊 從左至右:姜威、劉歡、於海東、安洋

瓶子樂隊(迷笛在校生)主唱劉歡,網名匹諾曹,以後成了歷屆迷笛散場時的發言人:)

我們在操場的一角再次領取了免費的啤酒,與每一個人打著招呼,不時躲避玩兒著滑板的傢伙以及大概是為了給人們降溫而向四處噴射的水龍。酷,有點兒中國“伍德斯托克”的味道,至少大家看起來都那麼自由和興奮。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痛苦的信仰樂隊 高虎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痛苦的信仰樂隊 從左至右:李豫川、高虎、張靜

李豫川現任成都迷笛中心教學總監

狂躁的音樂聲響起,“戰斧”樂隊出場了。禮堂裡的人群開始躁動,臺前的狂熱分子開始了他們的肢體表演,我護住身體衝了進去。好久沒有這麼好玩的PARTY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戰斧”不愧是一支老牌重型樂隊,他們的表現很出色。吉他手看起來有些神經質,他操縱著錯亂的音符,支離的音效。主唱不時向人們打出煽動性的手勢,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必須抓住的亢奮時刻。隨後出場的“九”樂隊是一支全部由迷笛99級學員組成的樂隊,這是他們的第一次亮相。他們說他們的音樂風格是“看著辦”——“飛了飛了已經空的幻想,誰在唱,孩子啊充滿希望,流血的翅膀,思念曾經的陽光,用顫抖證明褪色的力量……”大家對他們的出場也報以了熱烈的掌聲,平等地表現各自的音樂使大家彼此友善。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今天是沒有休息的時間的,接下來的功課是由“ 秋天的蟲子”、“痛苦的信仰”來完成,“沒有反對,口號已響徹一片,必然的真理被掩蓋,歪曲已然堂皇而冠冕……”效果純正而猛烈。在大家異常熱烈的歡呼和叫囂聲中,“鐵風箏”樂隊出場了。主唱虞洋染了銀色的頭髮,吉他手葉琳則是紫色的。這時的人群似乎已經到達了亢奮的頂點。臺下開使有人狂喊“鐵風箏”的成名曲《這個夏天》。虞洋告訴大家這次帶來的是全新的作品。隨後吉他手彈響了他手中的失真怪物,整座“車庫”瘋狂了——“太長時間的悸動,童年的憧憬,夢中旋轉的色彩,空氣中瀰漫著愛情……”

以下珍貴老照片你能認出其中都有誰嗎?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此後,看起來大家已經不在意是哪一支樂隊在表演了,只要有音樂,人群就在起舞。到處都是一張張亢奮的面孔,在這個音樂的房子裡,人們盡情享受著他們的節日。而那些帶著疲憊而欣慰的笑容的,則是迷笛的工作人員們。讓我們感謝他們。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當徐徐的晚風吹來時,“舌頭”樂隊的6位男子漢讓我們回到了已逝去的英雄時代,他們使我感受到“驕傲”這個形容詞的最純的含義。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當最後一個音符嘎然而止時,我已滿身汗水,嚴重透支。明天見吧,每位朋友,明天見吧,迷笛音樂節……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後補:北京音樂臺的“絕對實況”在現場錄製了720分鐘的DAT磁帶……北京國際爵士節的主辦人烏道·霍夫曼在迷笛整整玩兒了兩天……搖滾樂評人顏峻的左腕在“碰碰舞”後打上了石膏,可他還在笑……音樂節全天免門票、所有樂隊義務演出、大家喝光了40桶免費鮮啤……

迷笛音樂節20歲快樂!謝謝你們的陪伴和守護!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音娛觀察 | one world慈善音樂會:人類的悲歡在此刻相通,關於愛與音樂的8小時

音樂無法拯救世界,卻治癒了屏幕前的我們。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直播觀察 |打賞、帶貨、付費,音樂節“雲上”自救記

線下音樂節依然會繁榮,線上音樂節也不會是線下的替代產品。

——有價值的音樂知識興趣社區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社區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20年前今天,一个节日诞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