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多謝,哥哥”是劉德華、張學友、黃耀明等知名藝人,在2013年紀念哥哥去世十週年演唱會上,說的最多的話。他們這個群體都是些善於表達的人,但簡單的“多謝”不加慣常的造作與修飾,反映了哥哥在他們心底的真實地位。

他們或於哥哥隔空對話,或追憶過往,寥寥數語,似昨日未了。


01

慢慢地,哥哥離我們所在的年代會愈加遙遠,至少,我們已不會像當年的人那麼痴迷,但也許更為冷靜,也或許在不到十年紀念的時候就很少想起他;看起來不在眼神迷離,也許更加心底執著隱隱。說不上這是回眸留戀般遠離哥哥,還是淚眼相擁裡相知哥哥,但時光鉛華,還是會有東西被記憶、被流轉、被深埋,而後作為某種無法言說的感動被祭奠和昇華。就像多年以後的我們再聽《風再起時》,也許我們不再喜歡哥哥在這首歌裡帶有極強自傳色彩、感情樸素直白的風格,但我們還是清晰地還原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哥哥,如果看過哥哥的89年告別演唱會,我們依然感覺到哥哥最後一刻的淚,如雨落滿了湖,長久不息。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我們會發現,哥哥已不會時時在生活裡陪伴我們,《繼續寵愛·十年·演唱會》實際上已經換不回來我們的“繼續寵愛”,而十年也奔著二十年而去。我們慢慢地將會習慣以祭奠的態度來面對哥哥,我們已無法用任何一種心態來回避哥哥的墓碑,週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間隔會越來越長。畢竟,這是生活某種傷感遺憾的消逝,亦是時間洗盡繁雜留下的風華,逝者安息,生者拜祭。

所以,我長時間遺忘(當然我們仍可能再聽哥哥至誠的歌,看他傾情的電影,但無疑他不再像那些更鮮活的藝人那樣長久陪著我們)而在特定的時間記起他時,試圖留住腦子裡那些終要模糊、不清、混淆甚至是遺忘的記憶,為著某天在迷霧般紛擾的時候,隱隱看到若隱若現哥哥。那時,他就是大霧瀰漫裡那些,擦肩而過的身影,在混沌中帶給我們,言語不諳的眼眶潮溼。然後再告訴我們默默向上遊,無人伴,有人伴;無人懂,有人懂。

無論如何,哥哥生命中最重要的那部分,還是他作為藝人的那段,而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部分。我們可以尋找、聽看他的專輯和電影,可以細數他獲得的獎項和稱謂,但我們無法還原真正他的生活和感情,甚至對於他的自殺,我們也簡單的歸於抑鬱症而了之。從化蛹為蝶、芳華絕代的步履和紛擾繁雜、縱身一躍的謝幕來看,作為旁觀者,藝人的生涯對於哥哥來說幸還是不幸?

也許我們這樣問的毫無意義,僅此而已。沒有誰能過銀屏裡重複的人生,哥哥依然喜樂由他,淚笑自承,我們不能為哥哥分擔太多。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他音域寬厚,表演精湛,扮演投情,用吳宇森的話說就是:“他是歌壇和影壇的奇才”。萬梓良亦說:“他是真正的藝術家,香港以後很難再出像他這樣才華橫溢的人了”。對於哥哥來說,若沒有藝人生涯,他就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哥哥,對於天才來說,更是暴殄天物。藝人生涯為哥哥贏得了用目共賭的成就,可以說香港藝壇,“殿堂級”的只有他一位。細數哥哥的榮譽會讓人感到俗不可耐,他的藝人生涯早已超脫與成就之外,“化藝為境”。不管是香港、大陸,還是大中華區,亦是歐美,凡是哥哥風行的地方,沒人會否認藝人生涯是哥哥的幸,或者是七年苦熬、披荊斬棘出來的幸。

但是,他的歌太過於自我抒發,他的好多歌,與其說把音樂唱給別人聽,不如說將自己掏心置肺,呈堂於人。《默默向上遊》《鼓手》是他85年以前七年苦熬期的心聲,《有誰共鳴》是在“譚張”之爭中對歌迷推心置腹的解釋,亦是與譚詠麟把手共話。《我》《側面》更是毫不掩飾的自我解說和某種宣言。《風繼續吹》《風再起時》更是對自己演藝生涯的自語和寫照,簡簡單單,歌如其人。

同樣的,從90年《阿飛正傳》開始,哥哥在演藝上傾情投入愈演愈烈。如果說成龍、謝霆鋒是不畏受傷的技術型敬業,導致滿身傷病但自我仍為清醒;那麼哥哥就是自我沉迷的精神型敬業,至於“真假不變”,心神自毀。尤其《霸王別姬》和《異度空間》更是到了“戲如人生”“人戲不分”。在《異度空間》殺青時,哥哥說:“如果當時導演讓我跳下去,我真的會跳下去”,而在拍攝時,張國榮經常會夢遊,也走到過屋頂,試圖跳下去。這部描寫心理疾病的影片,他終不是自己的醫生,精神懸崖與死亡陰影竟成了宿命般的“預言”。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哥哥的這種不分,一方面為他的成功抹上別人無法複製的一筆,點血為墨。另一方面無疑將他導入作繭自縛的境地,就像將文中世界與真實世界混為一談的作家一樣,陷入無法排遣苦衷。

幸也好,厄也罷,縱使時光倒轉,哥哥也不見得會選擇新的路。對於哥哥來說,收穫成就與內心平靜難以兼得。出於他的率直、真誠、善良、不世故、不隨波並略帶童話完美氣的性格,簡簡單單遠離聚光燈、娶妻生子的平常生活才會讓他活得安穩。他是某些品質純粹化的代表,因而,就像深埋古墓千年的絕世錦袍,一接觸現世的空氣,就會慢慢、慢慢地被風化,成“風華絕代”的空谷迴音。哥哥如同煙花,在極度灼燒裡的多彩絢爛,是給我們的;深邃黑暗裡的幽冷孤寂,是留給他自己的。

所以,在我們回憶起哥哥不足半百的一生時,我們是不是曾想過,他是一個“想把快樂帶給每一個人”而有意無意隱藏掉心底最深苦楚的人。

03

論年齡,哥哥是同我父輩,我稱他為叔叔更為恰當,哥哥的世界已與我的世界相差三十餘年。他的演藝世界如日中天時,正值我對世界懵懂無知。時代遙隔,很多東西或被風化或被深埋,對於哥哥,時時感覺大片大片的空白,並且,隨著歲月的變遷,很多東西真的再難以共鳴(雖然仍能認同精神內核)。隔時對話,總見艱難。

真正想去認識哥哥,還是2010年看他的電影《異度空間》。零零散散地拼湊下來,突然發現由於性情的相像,有時掩面而泣,甚至不忍深入,於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被放大,甚至到混亂不堪。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1956年9月,哥哥出生於香港九龍一個富裕家庭,夫婦共生育十個子女,哥哥是最小的一個。現在能零零碎碎找到一些哥哥少時生活描述,但已多是後人說紀傳。我們無法知道哥哥少時的點點滴滴,但很少言及自己私事的哥哥,說他的童年很孤獨。也許是事業上的繁忙導致父愛的缺乏,也許婚姻不順心導致母親的冷漠,也許是過多養育孩子帶來的倦怠,哥哥的孤獨感如影環鎖。哥哥童年真正相熟的是傭人“六姐”,而她也成為哥哥生命印記,並被多次提及。我們已無法判斷,哥哥少年時的孤獨感到底給他有多大影響;亦無法判斷,他母親的抑鬱是否“遺傳”於他。

對於哥哥的童年,我們更多地還是猜測,我想,多年以後的哥哥一直對三緘其口,想必有所苦衷和對家人理解。但終歸如何,只有哥哥自知了。也許少年還造就了他那種,略顯敏感的真誠(實則是對相伴相知的期盼),這也無從印證了。但他的真誠,換來了溫情少有的娛樂圈裡的一批好友,他的葬禮眾多感人的淚流滿面,也是無法再現了。至今還記得哥哥葬禮上,梅豔芳那張悲痛欲絕的臉。

從1977年出道到1984年站住腳跟。哥哥歷經荊棘,飽受不公正的評價,承受一次次倒彩與謾罵,他被扔回帽子,他被次次鬨笑。他的唱片被1元一張出售過,也曾被強迫拍三級片。甚至“連張國榮都要苦熬七年”都成為港地教育後輩明星要忍耐的名言。在最困頓的時刻,哥哥對著喝倒彩的聽眾說:“終有一天你們會接受我。”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1985年的哥哥終於聽到了經久不息的掌聲,激動地只能以鞠躬相謝,也是這一年,他推出了了《默默向上遊》和鼓手,那就“我願那苦痛變力量,默默向上遊”唱出的百味雜陳,依然記錄了逝去的慢慢被人以往的歲月,而那裡,是哥哥最初的真,也是值得我們思考與唏噓的年歲。

1986開始的“譚張”之爭被媒體大肆炒作,對當事人雙方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譚詠麟“隱退”,張國榮承受攻擊,一曲《與誰共鳴》也降低不了人們的狂熱,對此哥哥倍感心冷。1989年他的唱片成為要挾電臺談判的籌碼,這對於哥哥來說實難以忍受。他摒棄爾虞我詐的娛樂圈規則,迎接著身心疲憊。21歲的山口百惠退隱引發了哥哥的效仿之心,1989年在自己三十五歲的生日晚會上哥哥宣佈退出歌壇。告別演唱會的最後一場最後一曲《風繼續吹》,哥哥終淚流滿面。

“我在娛樂圈十三年,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問心無愧,來的心安,取得也瀟灑,今天可以講是瀟灑告別。”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04

哥哥改投影壇,與其說他在演戲,不如說他在演自己,現在想來哥哥一步一步地陷入“戲我不分”的境地。從《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到《阿飛正傳》再到《胭脂扣》《東邪西毒》,我們越來越分不清哥哥與所演者的差別。而到《霸王別姬》裡“不成魔,不成活”,我們已可以確認哥哥是個精神演戲者了。2002的《異度空間》成為哥哥的謝幕之作,他和小魚最後的對話,彷彿一年後的預言。哥哥那張淚流到極致的臉,彷彿真的一張末世歸途的告別面容,無盡的苦楚與辛酸,心底的抑鬱與告白。再回首《金枝玉葉》,那張俊俏面容的海報,一半溫黃一半陰影,嘴唇微動,目光凝視,似微笑,似沉思,也似苦衷難表。這是哥哥不二的寫實,也成了他葬禮的遺照。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每每想起哥哥演過的電影,想著阿杰、阿飛、寧採臣、歐陽鋒、十三少、程蝶衣、阿佔,哥哥一次次再現。電影是個見仁見智的東西,很難以多說,但我想要了解哥哥,他的電影更為重要。每念及此,突然發現看過好幾遍的電影反令人難以發聲,好多話想說,好多話又無法表達。就像那些人對哥哥簡單說聲“謝謝”一樣,我感覺輕輕地喊一聲“哥哥”亦是最好。

哥哥於1995年復出歌壇。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在當年無疑是飽受爭議,這“從天使到魔鬼”變換的象徵主義演唱會,與其說是超越時代而不被接受,不如說是超越溫情哥哥而被人因愛生恨。雖然哥哥有《側面》作自我解釋。依然不認為這場演唱會是哥哥某個真實是側面,儘管現在看來那是接近完美歌唱與表演。哥哥穿上了華美豔麗的袍子掩蓋掉某種身心憔悴,甚至都為他自己所不知。也許這種瘋狂是哥哥潛意識裡爆發性的自我保護,但真實如何,亦只有哥哥自知,或不知了。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這時期的哥哥的很多歌詞裡一方面傳達著關懷與溫意,另一方面滿是告別的意味。《當愛已成往事》:忘了我就沒有痛,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中沒有我並不會不同。更像是愛情與生活甚至生命的含混外露了。《今生今世》:天也老,任海也老,唯望此愛愛未老。願意今生約定他生再擁抱。更像訣別辭了。《今生今世》作為《金枝玉葉》的主題曲,與它的海報一樣,亦成某種宿命。

也許,歌只是歌,不應對號入座。但某種看透的感覺洇溼哥哥的歌曲,像喃喃地語。


05

哥哥是個好人。

如果讓一句話來說的話,會這麼說哥哥。

這遠比他的眾多榮譽和顯赫國際聲譽,更讓我們動容。

他的提攜後輩、重情重義早已是佳話,黎明,古天樂,王力宏,舒淇,莫文蔚,袁詠儀,張衛健,古巨基,楊采妮等得哥哥幫助,周潤發、張學友、梅豔芳更是刎頸之交……

他一方面帶領著潮流,永遠站在時代的尖端;另一方面,他其實十分傳統,既尊敬前輩,亦愛護後輩,我未見過一個成名的藝人,真真正正像他那樣疼惜後輩。”黃霑如此說。


張國榮:你的淚,如雨落滿了湖


“那次在香港,林青霞跟我說,小川,你記住張國榮,在香港演藝圈像他這麼重情義的人不多了。”宋小川這麼說道。哥哥的藍顏知己梅豔芳亦說“這個人就是心腸好。合作二十年來,我有心事,他來傾聽。我的苦惱,他來勸解。我受人欺負,他出面來擋。參加活動,人潮洶湧,他馬上護住我。”

“演藝圈的人情很淡薄,但是張國榮作為身價不菲的巨星,對我完全不會提錢,只講情誼,這種相交相知的朋友,很難再認識了。”,劉培基如是說。

……

哥哥稱他關於禁菸的公益廣告《煙飛煙滅》是他第一個寶貝。

哥哥舉辦的慈善活動不勝枚舉。

哥哥在生命中最後幾個月參加大量社會活動,言語開朗,試圖帶給大家最後的快樂,而他卻很很少提及他日漸嚴重的抑鬱症,留給我們只是,錯愕裡的悲痛。

哥哥自殺前三天還在錄製新專輯。

自殺前兩天接受電話採訪時,哥哥還表示肯定會出席金像獎頒獎典禮。

他一直試圖把苦痛留給自己尋得改觀。把快樂留給我們,直到最後。

哥哥的生命最後話語是: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06

對於哥哥來說,是不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會更好?哥哥是“從沒有人人陪你方面的微詞,有麼令人鄙夷的負面新聞。”他遺言說“我一生沒做過壞事,為何這樣?”是一種怎樣的捫心自問、問心無愧,卻又苦楚難言留戀不捨啊?不管蘇施黃說哥哥託夢給他“你是否可以對我的朋友說,不要為我傷心”靠不靠譜,出於哥哥的本性,他寧願聽我們的“多謝”也不願看我們傷心。

哥哥,如若聽你苦衷,你是否願讓我們分擔?

07

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