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都說戲子無情,婊子無義。

明朝有這樣一位女子,被稱為“最有節操的妓女”,她愛國,願意效仿屈原投湖自盡;她愛軍,千金散去救助抗清軍隊。


她用一生證明:妓女有情有義,女子的節操不在陰道里。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 01 -

禮部尚書不如妓女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1644年,清軍入關,攻破紫禁城,明朝宣告滅亡。


清軍勢如破竹,直驅南下。


南京城內,明朝舊臣並不死心,還做著反清復明的夢。


當“清軍逼近南京城”的戰報傳來時,明朝遺老們哭爹喊娘、連夜攜家眷出逃,如喪家之犬。


只有一位大臣大義凜然:我輩食朝廷俸祿,受聖上大恩。危難關頭,豈可不思報效?我當願效法屈原,將區區之身投水以報朝廷,以報聖恩,以慰子孫。


這位大義凜然、鐵骨錚錚的忠臣正是禮部尚書錢謙益。

錢謙益的妻子正是豔名、才名,名重一時的名妓柳如是。


民國大師陳寅恪還專門為她做過《柳如是別傳》。


柳如是對丈夫以身殉國的壯舉不僅理解,而且十分支持和讚賞。


二人攜手來到尚湖,等真正到了水邊,錢謙益卻猶豫不前。從旭日東昇,一直磨蹭到夕陽西沉。


他哆哆嗦嗦把一隻腳伸進水裡,最後找了個不容辯駁的理由:湖水太涼了。


倒是柳如是沒有意絲毫猶豫,縱身一躍,沒入湖中。


好在旁人施救及時,保住了性命。

清軍南下之後,強迫漢人剃髮,所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一天錢謙益對家人說:“頭皮癢得很”,遂出門而去。


家人都以為他去找篦子篦頭了,誰知錢謙益再次進家門的時候,已經剃了頭髮,留了辮子。


跳湖未遂的錢謙益,就這樣變節降了清,官至禮部侍郎。


而柳如是則發誓不再追隨丈夫,獨自一人留在了南京。

其實在此之前,柳如是就竭力勸過錢謙益“是宜取義全大節,以副盛名”,但到了最後,錢謙益還是讓她失望了。


真可謂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也有真丈夫。


倒是很多平時滿口仁義道德、正直忠烈的人,事到臨頭,卻比不上一妓女,做了縮頭烏龜。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 02 -

青樓妓女公開選婿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柳如是,本名楊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雖身為妓女,這妓女也分三六九等。


柳如是出落得嬌媚絕色,據說有的人在妓院門口從早等到晚,只為一睹她的芳容。


柳如是長袖善舞,她的尺牘“豔過六朝,情深班蔡”,書法“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是不可多得的風流名妓。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柳如是《人物山水冊》

柳如是性格豁達,慕名而來的名人雅士應接不暇。


一腳踏入“名流圈”,柳如是的眼界更開闊了。


和名士交往中,她非常欣賞陳子龍。


陳子龍是江南士林翹楚,能文能武。


看到他,柳如是欣喜若狂:“我的如意郎君終於出現了。”


大膽如她,柳如是上演了一出“毛遂自薦”。


一天晚上,柳如是褪去粉黛、洗盡鉛華。


她換成一身男裝,乘坐扁舟夜訪陳子龍。


到了陳府,柳如是遞上拜帖,內附一首愛慕之詞。


陳子龍一看,覺得此女子頗為有趣:“竟然女扮男裝,夜訪陳府。此人真是有趣有趣,快帶上來一見。”


兩人初見,陳子龍先是被柳如是美貌吸引,後又被她的才華折服。

這次見面通宵達旦,陳子龍甘願臣服在柳如是裙下。


- 03 -

遇負心漢公開罵街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才子佳人相伴,總會有美好的故事傳頌。


據說一天,兩人乘船遊湖。


美景在旁,美人在懷,陳子龍不禁讚歎:“如是,你美的就像洛神降臨。”


柳如是聽了,一臉認真的說道:“從古至今,都是男人評價女人。女人就像玩物,


任憑你們把玩。今日,我倒要對你們男人好好評價一番。”


她當即做了一曲《男洛神賦》,將陳子龍比作男洛神。

相處下來,柳如是愛的深陷其中,一心想嫁給陳子龍。


而陳子龍一直猶猶豫豫,無法給出明確答案。


因為陳子龍已有正妻,而且他思想傳統,認為可以與妓女同樂,卻萬萬不可娶妓女回家。


後來,柳如是步步“逼婚”,他拒絕彼此再見,最後乾脆玩起了消失。

心高氣傲的柳如是怎麼受的如此冷落,她不斷的到陳府,一次次要求見陳子龍。


被拒絕無數次後,柳如是在陳府門外公開分手:


“陳子龍,今日你閉門不見也罷。你我好歹情份一場,誰料到你竟然如此膽小怕事,只怪我當初沒有看清你的真面目。此後,咱們恩斷義絕,互不打擾。”


說完拂袖而去,留下兩旁看呆了的圍觀群眾。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 04 -

毛遂自薦定情尚書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和陳子龍分手後,柳如是發誓要嫁權勢、地位、才華更勝的男人。這次命運沒有捉弄柳如是,她遇到錢謙益。

錢謙益,東林黨領袖之一。


論才華,他是東林文壇盟主;

論官職,他位高權重;

論家產,他有良田百畝、家財萬貫。


可是柳如是23歲,錢謙益已經59歲,兩人相差36歲!

為了愛情,柳如是再次上演了“毛遂自薦”。


冬日午後,錢謙益準備午睡,門童突然傳來:“有客人來訪”。


錢謙益接過拜帖一看:“晚生柳儒士叩拜”。


“柳儒士?”他心裡泛起嘀咕,是誰呢?錢謙益心生好奇,請了柳儒士一見。


兩人相見,錢謙益覺得似曾相識,卻又說不出哪裡見過。


柳如是看出他的心思,吟誦一首:


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

近日西泠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錢謙益一拍腦門,連忙賠罪:


“原來是柳姑娘登門拜訪,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原來,他們有過一面之緣。


兩年前錢謙益遭人排擠,遠離高堂。


他心灰意冷,心想:也罷也罷,與其爾虞我詐,不如遊山玩水來的瀟灑。

於是一路遊山玩水,途經杭州時拜訪名妓草衣道人。


在她客廳的書桌上,錢謙益看到一首小詩:


垂楊小苑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好清麗別緻的詩句,誰寫的?” 他不禁問道。

“柳姑娘。”


“莫非是江南名妓柳如是?”


“正是她。”


“果真名不虛傳啊!”錢謙益一邊讀,一邊嘆。


第二天,經草衣道人引見,錢謙益、柳如是泛舟西湖,煮酒論詩,好不盡興。


誰料到時隔兩年,今日一見柳如是出落的越發標誌,活脫脫的仙女下凡。


一番寒暄問候後,錢謙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時間。


柳如是欣然應允,正合心意。


兩人吟詩賞雪、瀟灑快活,不知不覺兩顆心越靠越近。

第二年夏天,錢謙益以匹嫡之禮,迎娶柳如是。


這場婚禮驚動了整個都城,本來娶妓女就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沒想到錢謙益還大辦婚禮,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結婚那天,錢謙益租了一隻寬大華麗的芙蓉舫,不少群眾扔臭雞蛋、白菜、石塊,噓聲一片。


但是柳如是不在乎,她滿心歡喜的看著身邊這個男人。


婚後,他們老夫少妻來了一場“旅行結婚”,遊山玩水,活似神仙。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 05 -

昭君出塞彰顯氣概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明朝滅亡,一些朝廷遺老不甘心,他們跑到南方自立朝廷,定都南京,史稱“南明”。

新政權立誰為王?


大臣們各懷鬼胎。


錢謙益支持潞王朱常淓,他拉攏一批東林黨成員,暗中扶持朱常淓。


權力的遊戲事事難料,最後,福王朱由崧即位。


錢謙益害怕得罪新主,立馬上書給福王歌功頌德。


此時,東林黨預謀立潞王事被揭發。


錢謙益為了自保,將參與預謀之人悉數供出來。


福王大怒,盡誅東林黨諸人,但放過了“立功”的錢謙益。


最終,錢謙益被任命為禮部尚書。


柳如是得知丈夫被重用,她激動不已:自己果然嫁了個“博學好古,曠代逸才”的男人。

動身前幾日,柳如是精心梳洗時,偶然聽到下人議論:“老爺的官職來的不光彩呀。”


她聽了,連忙叫來問個仔細。


得知丈夫官職,是以昔日同伴的血淋漓生命換來的,她羞愧又惱怒,手中的簪子被生生折成兩截。

據史書記載,柳如是赴任南京當日大出風頭。


她穿了“戎裝”,頭上插著野雞毛,作“昭君出塞”裝束。


柳如是這一亮相,南京城內議論紛紛:


“穿胡服進城,這是亡國之兆,大不敬啊!”


眾人對此大為不解,但是柳如是有自己的解釋:


她自以王昭君出塞遠嫁匈奴,


表明願意以身殉國換取大明江山。


表面上柳如是大不敬,實為暗諷南明政權中無抗清之人。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 06 -

拒絕降清不進京城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清兵渡江,南明敗局已定。


柳如是勸錢謙益跳湖殉國,上演了開頭那場“水太涼”和“頭皮癢”的鬧劇。

錢謙益降清剃髮,北上做官。按照規矩,官員家屬應當陪同,柳如是堅持不予跟隨,仍留南京,錢謙益勸說她:“如是,時局動盪,你還是跟我北上為好。”


柳如是冷冷答道:“多謝尚書大人關心,小女子只願和大明江山共存亡,此生不進北京城。”


無奈,錢謙益只好獨自北上,留下柳如是一人。

臨行前夕,柳如是賦詩一首贈錢謙益:


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樓雲霧似妝樓;

夫君本志期安槳,賤妾寧辭學歸舟。


燭下鳥籠看拂枕,鳳前鸚鵝喚梳頭;

可憐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蕭向碧流。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 07 -

一代風流玉殞香消

明朝第一名妓:男人的節操還不如我


錢謙益作為貳臣,終究不會有好結果。


他謀了個虛職,頗受冷遇。


遠在南京的柳如是,堅持不斷地給他寫信,勸其辭官返鄉,流傳下來的一封《寄錢牧齋書》寫到:


妾以為相公富貴已足,功業已高,正好偕隱林泉,以娛晚景。


經歷過這些事變,錢謙益知道自己仕途無望,走投無路之下,他只好選擇辭官回家。


柳如是原諒當初錢謙益棄她北上,他們歸隱田園,過起了尋常夫妻生活。


一年之後,柳如是還生了一個女兒。

1664年,85歲的錢謙益死於家中,柳如是悲痛欲絕。


他死後,錢家親戚立即蜂擁而至,爭奪財產。


丈夫屍骨未寒,這些親戚虎視眈眈的盯著錢家財產,柳如是一人之力,怎可抵擋?

一天,錢家親戚再次登門索要財產,不僅破口大罵柳如是“妓女無情”,更是打砸搶燒,猶如土匪惡霸。


柳如是此時身體虛弱,根本無力應對。


她看著錢謙益的遺物,不禁悲痛欲絕:丈夫走後,世間紛亂如是一人無力應付,苟活世上有何意義?


我準備追隨夫君,黃泉路下相伴吧。


於是,柳如是選擇懸樑自盡。


那年她只有49歲,一代風流,玉殞香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