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本來,僅僅因了傷心,就已夠她去拒絕這逼迫的要求了,可是她卻應諾,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她竟然這樣的去委屈她自己,也等於賣身以至於賣靈魂似的。——丁玲《夢珂》

《夢珂》是丁玲的處女作,1927年底發表於《小說月報》的頭條位置。這篇小說是葉聖陶從一大堆來稿中挑出來的,開始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小字,他還以為是沈從文的稿件。

小說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退職太守的女兒夢珂,離家追求理想,在學校、姑媽家、圓月劇社的三段經歷,看透現實的黑暗,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最終淪落為一個靠出賣色相的女明星。

《夢珂》展現的是天真的夢珂追求理想時,隱忍、壓抑和被改塑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讓我們不斷反思,夢珂為何會選擇離校?最終又為何會沉淪?從夢珂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生活的影子,讓我們反思自我。我想,這就是這部小說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穫。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01夢珂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一次次逃離,在逃離中沉淪,迷失自我

夢珂懷著“重振家風”的理想走出家門,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期待。這時候的夢珂,是一個單純、簡單、充滿正義感的少女。看到老師欺辱女模特,沒有任何一個人敢站出來,夢珂勇於站出來指責老師,保護女模特。這是一種正義的體現,也說明夢珂嫉惡如仇的性格。

正義過後,等待她的不是讚揚,是老師的汙衊,同學們異樣的眼光。夢珂受不了那樣的生活,將思緒轉移到兒時的記憶,懷念小時候的人、事、物,其實是在逃避現實。“我厭倦了學校生活。”,“真萬分不敢再在那裡面住下去。無論如何得換個學校也比較好點。”在好友勻珍的勸解下,夢珂決定搬到姑媽家暫住。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姑媽家與表哥的邂逅,讓夢珂嚐到了愛情的味道,情竇初開的她,為表哥的才華、溫雅、體貼、周到著迷。表哥似乎最懂她,總是能一眼看透她的所思所想,迎合她的需要,這讓沒有任何戀愛經歷的夢珂欲罷不能。

在夢珂以為,要跟表哥墜入愛河時,她發現表哥偷偷與一個已婚婦女廝混。當她忍不住要原諒表哥時,又無意間聽到表哥和澹明談話,發現表哥不過是在玩弄自己。“細細的去想到那從前所得的那些體貼,溫存,那些動魄的眼光,聲音……呀!他是多麼的假情呵!”夢珂再一次傷心、憤怒、失望,再一次選擇逃避,留下一封信離開了姑媽家。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夢珂不想再面對那些虛偽的人,帶著一絲幻想,帶著“衝動和內在的需要”進入圓月劇社,幻想自己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演員。然而,現實的劇社跟她想象中的劇社天差地別。“無論在會客室,辦公室,餐廳,拍影場,化裝室……凡是她所飽領的,便是那男女演員或導演間的粗鄙的俏皮話,或是當那大腿上被扭後發出的細小的叫聲,以及種種互相傳遞的眼光,誰也都是那樣自如的,嬉笑的,快樂的談著,玩著。”

這裡不需要演技,甚至不需要臺詞,只需要野雞一樣的打扮,“做做樣子”,跟男人們周旋,滿足男人們的慾望。最後,她確實成為“空前絕後初現銀幕”的女明星了,但卻是用她的美貌來換取的。她痛苦、她掙扎、她猶豫、她糾結,但最終,她還是選擇隱忍著接受這一切,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無疑,夢珂的結局是悲劇的,她得到了想要的物質生活,但她的精神一直遭受折磨。這並不是夢珂想要的生活,她已失去了自己,她也再不是當初那個充滿正義感的小夢珂了。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02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夢珂在一次次困境中迷失,最終淪落為一個靠出賣色相的女明星。看似不可理解,實際上還是有跡可循,主要從外在原因和內在原因來分析。

①外在原因:社會環境、老師的汙衊和表哥的欺騙將她推入深淵。

夢珂所在的時代,仍然是一個男權主導的時代,女人幾乎沒有自主權。無論是夢珂的老家酉陽,還是文明都市大上海,總是充斥著封建氣息。發生模特事件後,明明是老師汙衊她,但老師、同學們明顯傾向於老師,甚至還要開會討論如何處理這件事。“雖說那許多同學都像很能理解她,但那無用,那冷淡,那事過後的奮勇,都深深的傷了她的心。”

在姑媽家裡,大家都過著奢靡的生活,表面上感情很好,背地裡卻相互說對方的壞話。表哥表面上是一個留學歸國的才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實際上卻是一個玩弄女人感情的情場老手。

夢珂看到了裡面的虛偽和欺詐,讓她失望至極。到了圓月劇社,夢珂本以為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一個真正的演員,卻發現這裡面的環境更糟糕。她無力改變這裡的環境,卻又找不到其他出路,最終選擇去圓月劇社。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②內在原因:夢珂最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夢珂最終淪落為一個靠出賣色相的女明星,表面上看,是社會環境,是老師的汙衊和表哥的欺騙將她推入深淵。然而,在我看來,將夢珂推入深淵的根本原因,是她的內心沒有堅定的信念。

一個人擁有堅定的信念,當他面對困境時,會努力想辦法克服。如果缺乏這種信念,很有可能會輕易放棄,無法戰勝困難,無法堅持初心,更無法實現理想。

來自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85%取決於他在順境或逆境中是否能保持堅定不移的信念,而只有15%取決於他的智力和其他因素。

表哥的欺騙,只是夢珂沉淪的一個導火索。夢珂面對老師的汙衊、同學們的不信任、表哥的欺騙,逃避、一走了之、無所適從,正是因為她內心缺乏堅定的信念。

夢珂在姑媽家裡,和表哥表姐們過著奢靡的生活,明明自己手裡沒有錢,還用父親寄來的大半年的積蓄買衣服首飾。從姑媽家出來後,她也渴望過上有錢人的生活。這時候的夢珂早已把心中的理想拋諸腦後,所以她才會帶著幻想,帶著衝動和需要進入圓月劇社。

進入圓月社後,被導演們上下打量,評論她的容貌時,她只是隱忍著不敢反抗。她的心裡一直掙扎著想要回去,但最終還是留下來。這一切抉擇,都是因她的內心沒有堅定的信念,不願意為了理想放棄那所謂的自尊,更不願意做低下的工作。最後,選擇走捷徑留在圓月劇社,遭受心靈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03悲劇的夢珂與作家丁玲

小說是作家對於當前生活和社會的一種思考和感受,《夢珂》是丁玲的處女作,也是丁玲那個時候面臨的生活困境。丁玲寫小說的起因是因為孤獨,看到社會的黑暗,卻無處訴說、無處表達,想做些事又苦於找不到出路。

正如她在後來在《一個真實人的一生》中寫道:“許多我敬重的人犧牲了,也有朋友正在艱苦中堅持,也有朋友動搖了,我這時極想到南方去,可是遲了,我找不到什麼人了。不容易找人了……我恨北京的文人!詩人!形式上我很平安,不大講話,或者只像一個熱情詩人的愛人或妻子,但我精神上苦痛極了!除了小說我找不到一個朋友,於是我寫小說了。”

很多人說,夢珂的境遇充滿了悲劇,這也和丁玲從小的生長環境有關。丁玲4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她住在舅舅家,從此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到大,她看到太多人情冷暖,體會了太多常人沒有體會過的心酸和悲苦。

丁玲十多歲時,在母親的鼓勵下,勇敢走出家門追求理想,卻處處受挫,她內心充滿了苦悶與失望。1924年,丁玲的閨蜜王劍虹不幸去世,對她又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她獨自從上海來到北京,看到了社會的黑暗,卻無力改變什麼。於是,她把那一階段內心的掙扎與痛苦,都寫到了故事裡。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04夢珂的悲劇,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夢珂的悲劇令人唏噓,我們無法改變她的命運,也無法重走歷史,但至少可以從她的悲劇中反思自我,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①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有堅定的信念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大家或許會有不得志的時候,會有艱難、痛苦的時候,但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咬緊牙關,朝著理想,勤奮工作,不斷付出真誠的努力。——稻盛和夫《心法之肆:提高心性 拓展經營》

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滿是荊棘,只有克服困難,才能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夢珂走出家門,是為了追求理想,可是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她卻輕易選擇放棄。

《楚喬傳》裡的楚喬則是一個相反的例子。楚喬剛開始只是個身份低下的女奴,她痛恨別人視生命如草芥,決心要改變這一切,不再被人隨意宰割,從奴隸到侍寢婢女再到諜者,一步步地成為心懷蒼生的巾幗將軍。楚喬的霸氣逆襲,其實都源於她堅定的信念。

堅定信念能使人勇往直前,走向成功。 我們內心堅定的信念,決定我們在每一個分叉路口所做的每一個選擇,所有選擇的總和決定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信念,決定了我們的一生。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信念,為理想堅持不懈地努力,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②堅持初心,方得始終

夢珂出場時,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俠女,看到女模特受欺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夢珂走出家門的原因,也是為了重振家風。無論是在姑媽家,還是在圓月劇社,她早已記憶初心,最終的結局自然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夢珂們”,一開始雄心勃勃,遭遇困難後就被環境、被別人改變,無法做當初的自己。最後,還不忘感嘆一下,都怪這個大環境不好。

被稱為“鞏皇”的鞏俐,如今年過半百,榮獲諸多獎勵,卻依然不忘初心。她始終堅持不接爛劇,接下一個角色,就要用很長的時間準備,不放過任何一個鏡頭,哪怕只有半秒鐘。她不為名利,只為詮釋更好的作品。“鞏皇”的誕生,不僅是因她的戲演得好,更是因為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她依然可以保持初心,活出自我。

人生旅途中,我們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忘記自己的初心。我們始終要相信,不管外界環境如何惡劣,我們只要懷著初心,堅定信念,一定可以克服艱難,到達成功的彼岸。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③人這一生,沒有捷徑可以走

夢珂選擇進入圓月劇社前,有一段內心獨白,這一切都能怪她嗎?沒有財力辦學校、興工廠;她也因厭倦了老師、同學們不願回學校;她不想犧牲自己去做看護,更不想嘗試下人的待遇,更不想回家過窮人生活。於是,她選擇走捷徑,選擇一條看似輕鬆的“演員路”。可是,就像丁鈴所說,這是讓她墜入地獄的深淵去了。

人的一生,沒有捷徑可以走,只有腳踏實地去努力,才能實現你的夢想。不要總想著走捷徑,抄小路。有時候,你以為前面那條路是捷徑,可能會讓你陷入絕境,就像夢珂一樣。

真正的生活從來沒有捷徑,就像莎士比亞所說,“金字金字塔是由一塊塊石頭堆砌上去的。“我們做什麼事,都沒有捷徑可言,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總會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曾國藩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中寫道:餘於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他就是想告誡兒子,做事不可以走捷徑。試圖走捷徑的人,最後往往發現自己走的路變成了彎路,即使沒有,那也只能是僥倖。

《夢珂》沉淪的根本原因,是她內心缺乏一個堅定的信念

結語:

看完《夢珂》覺得既惋惜,又悲哀。惋惜是覺得夢珂原本是一個單純、充滿正義感的女孩,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讀書、找工作,可能那份工作很累、工資很少,但至少可以活得快樂,不用每天在痛苦中度過。

悲哀是覺得她沒有堅持自己的初心和理想,最後淪落在風塵中。她雖然得到了想要的物質生活,卻要遭受精神上的折磨。掙再多的錢,不能讓自己快樂,又有何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