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前幾天晚上,微博再一次淪陷了,這次是因為林志玲。

林志玲在她44歲的時候成婚了,丈夫是黑澤良平(AKIRA),日本男團EXLIE(放浪兄弟)的成員。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話劇《赤壁~愛》中的黑澤良平和林志玲


雖然放浪兄弟在日本很出名,但在國內名氣卻不太高。跟志玲姐姐比起來,AKIRA的存在,簡直就和路人沒什麼區別。

短短几十分鐘之內,吃瓜網友們就把男主人公AKIRA打上了標籤,“日本人”“跟林志玲演話劇認識的”“前女友是長澤雅美”。AKIRA被扒了個精光之後,網友們最終認定,林志玲真的吃虧了。

與之前讓微博崩潰的趙麗穎、鹿晗等人相比,林志玲並不在微博流量的第一梯隊。作為一個已經紅了16年的明星,林志玲的微博一直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林志玲日常微博互動量並不高


為什麼一個日常轉發都沒有過千的明星,突然可以凝聚全網的關注,甚至擊潰微博服務器?總結來說,攻陷微博的大軍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力量:

不明真相的直男粉絲

對於直男粉絲來說,雖然女神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志玲姐姐始終還是心裡被裝裱起來的理想花瓶。平常想不起來,但當AKIRA要把花瓶拿走時,直男粉絲還是首先站出來發問:大哥,你誰啊?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磕了十幾年的CP粉

與問AKIRA“你誰啊”等量齊觀的問題是,“言承旭去哪兒了?”作為90後磕的第一代真愛虐戀CP,言承旭和林志玲填滿了許多人青春期對愛情“天造地設”的想象。

什麼都沒做的言承旭被網友們拉上熱搜,更被新浪娛樂強行要求“談感受”,這樣的心情可能只有周杰倫結婚時的蔡依林才能感同身受。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微博熱搜


氾濫民族情緒的圍觀群眾

光靠粉絲可能還不足以讓微博淪陷,真正的大軍是包圍在粉絲之外的吃瓜群眾們。可能連林志玲的手信也沒有看完的一些網友,首先瞄準了男主人公日本人的身份。

“怎麼找了個日本人”“中國沒好男人了嗎”,類似的熱門評論遍佈各個社交平臺。就連一些機構媒體也將新聞標題取為“日本人娶走林志玲”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林志玲似乎沒有粉絲,又似乎每個人都是她的粉絲。林志玲在接受十三邀的採訪時被媒體人點評為大眾心中的理想花瓶

這個評價雖然有些刺耳,但卻被林志玲大方接受,“我覺得花瓶也可以讓自己有內涵,成為經典,青花瓷也是花瓶。非要做花瓶,那我也要加油,得做那一種。”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慈善活動中的林志玲


“女人最好的品格是什麼?”這是南方人物週刊幾年前對林志玲的提問,她回答道“真誠”。或許這個問題可以將“女”字省略,保持真誠就是林志玲做“人”的秉性。不懼怕標籤,對公眾保持謙卑,讓她擁有了號召公眾的力量。

女神大婚的消息公佈之後,對於男主人公AKIRA的攻擊就一直持續不斷,聲量絲毫不弱於祝福聲。網友們圍繞國籍、長相、收入等多個角度向男主人公全方位開炮。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林志玲與黑澤良平


從收入來說,AKIRA和林志玲確實不在一個量級。根據日本媒體報道,2018年AKIRA的收入摺合人民幣大約在300-400萬左右,而林志玲則是他的十倍不止。這也被看成“門不當戶不對”的證據之一。

沒有門當戶對並不是原罪,沒有愛情基礎的門當戶對才是問題。當林志玲宣佈和AKIRA結婚之後,網友們立馬拿起手中的打分板,身高、學歷、顏值、戶口、收入都成了大家對這門婚事的衡量標準。綜合評判之後,“反對這門婚事”成為最終結論。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林志玲微博下的相關評論


這種針對婚戀的打分邏輯像極了Ayawawa的戀愛成功學。在網紅作家Ayawawa的眼裡,如何獲得找到門當戶對的對象是一門系統的科學。她甚至創造出一堆“MV”、“PU”之類的專業名詞,更擁有一批甘願物化自己的信眾。

到今天,Ayawawa已經被封殺一年有餘了,但這套理論卻依然被許多人奉為圭臬。“被愛情眷顧”的林志玲,就這樣被他們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網友們直指林志玲下嫁AKIRA


心動並不是層層推演的結果,愛情也並不能批量生產。當林志玲攥著手信中說準備好迎接對方“一生的陪伴”時,我們又何必兜著Ayawawa那些理論來指著她鼻子說“我反對”呢?

在這樣一種混亂的婚戀觀念裡,體現出男性想要得到“漂亮的女性”,女性則追求“更多財富”的終極要求,這實際上是對於男女雙方相互的雙重物化。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在這種價值觀背後,男性追求肉慾,女性則追求物慾,但愛情背後的情慾卻被真正地擱置了。在林志玲的婚姻中,男方顯然找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方,但女方卻沒有找到一個有“更多財富”的男性,從這種婚戀觀念出發,林志玲顯然是吃虧了。

“吃虧思維”仍然頑固的綁架了許多人的戀愛觀與婚姻觀,“高攀”、“下嫁”這類詞仍然漂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婚姻在這種思維的綁架之下,儼然成了一次交易。

對於林志玲,一個婚姻中更弱勢的女性角色,這場交易已經變成了賭博,“美貌”、“身材”和“名氣”都是她壓上的賭注。

但在說過要“奮不顧身愛一個人”的林志玲面前,這場公眾眼中的賭博只會顯得空虛無味。一份令人出乎意料的愛情,也必然有常人難以想象的,直抵內心的悸動與電流。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赤壁~愛》劇照


在這樣一場交易遊戲當中,當然不只有男女主人公這兩個角色。

為了讓這場遊戲更有趣,公眾必須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新郎AKIRA的前女友長澤雅美就給他增添了籌碼,在公眾眼中,這也增加了他作為林志玲丈夫的合理性。

與林志玲糾葛了十多年的言承旭,理所當然成為了公眾追逐的另一個籌碼,他的風頭甚至超過了男主人公。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新浪娛樂相關報道


這樣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尷尬的言論並不是少數,就在前幾天,日本國民女神蒼井優和山裡亮太的婚事被網友們形容為

“佟麗婭配于謙”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山裡亮太(左)與蒼井優(右)


公眾人物的婚禮,不知不覺中就變質成全民參與的遊戲。查爾斯王子與戴安娜王妃的婚禮無疑是上個世紀末最盛大的婚禮,戴安娜王妃在她的自述中說

“感覺這是一場屬於全國的婚禮。”

的確,全英國人民都陶醉在這場世界矚目的婚禮中。在普通民眾眼中,戴安娜王妃擁有足夠驚豔的美貌,而查爾斯王子擁有財富與權力,這簡直就是一場天作之合。

但幸福並沒有光顧王子和王妃。查爾斯出軌卡米拉,而抑鬱之後的戴安娜則出軌皇室保安。王妃最終死於一場車禍,年僅36歲。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戴安娜王妃自述紀錄

在心理學學者斯滕伯格看來,親密激情承諾是構成愛情的三角。在一場男女相互物化的婚戀觀影響下,人們把男性的權女性的色當成磁鐵的兩極,實際上這兩者有可能都沒有參與愛情的生產。

我們總是習慣於以我們定義的完美去要求別人。“完美是人們勢利的習慣”,我們自然地就把自己的視角當成上帝的視角,去審判我們眼中的不完美。

“我們完全看不出來人們考量自己的看法和上帝的看法時,神經活動有什麼不同。”在行為教授艾普利的實驗中,人們考量別人和上帝的看法時有著巨大差異,但在考量自己和上帝的看法時,卻出奇的一致。

這種心理動機,為自己搭建了一個“別人只是同意我的意見,而上帝站在我這邊”的自我中心舞臺。實際上,離我們距離越遙遠的人,我們越是難以

以己推人,而我們對於他們如何獲取幸福的建議,可能只是一種妄言。


林志玲結婚 | 為什麼我們總要定義別人的幸福

△林志玲手信


我們總是熱衷於定義別人的幸福。對於公眾人物的私事,我們有著超乎尋常的使命感,儘管我們對他們的私人生活一無所知。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們不必強行通過拯救他人來感動自己。或許正如林志玲在婚訊手信中所言“讓未來到來,讓過去過去”。如果共情是困難的,我們也需要保持對他人感情的距離與謙卑,這樣或許才是對追求幸福的人最大的尊重。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