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很多人提到人脉这个词就会觉得反感。他们认为交朋友贵在真诚,要顺其自然,有目的的社交是虚伪的,它的实质是在利用别人。即使他们知道结交人脉会对事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还是认为试图通过结交人脉达成目的的人都是在走捷径,是不光彩的行为。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对待朋友要坦荡真诚,不应该有所求。所以我们对带着目的交朋友这种功利化的行为有天然的排斥心理。

但是,《能力陷阱》这本书认为这种排斥心理是一种思维定势,会让我们陷入人际关系的陷阱中,阻碍我们进一步发展。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人际关系陷阱是如何限制我们发展的?

很多人对于构建人际关系网络这一行为抱有强烈的偏见。他们喜欢选择和自己相似,三观一致的人交朋友,因为这样的交往让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而且他们通常会和那些容易接触到人建立关系,比如同班同学,同部门的同事,隔壁部门的同事等等。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会有很多问题。它会让我们呆在一个舒适又封闭的圈子里,消息闭塞,思维僵化,跟不上外界发展的最新趋势。

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人大多相互认识,圈子很小,属于近交人际关系网络。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会是一个回音箱,无法有新的信息传入,也不能及时把握外界形势变化。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的信息、资源都类似,所以没有人能够给我们提供新的观点和想法,我们就难以进步。

之前新闻报道的中年下岗的女收费员,她的人际关系网络一定就是比较封闭的回音箱。外界的变化没有传入她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所以在她和她的同事们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就被时代无情的抛弃了。

一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选择处得来,有话聊的朋友,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在事业上更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必不可少。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领导者的重要性

1.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领导吸引合适的人才,有利于团队建设。虽然求职者众多,但是想要找到一个与公司、团队和岗位都高度配合的人才非常难。而领导如果有比较广阔的人际关系,那么通过朋友推荐、客户推荐这些方式就能找到合适的人才,这对人才引进,团队建设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2.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给领导者带来更多创意和观点,增加他们的价值。

一个领导需要有远见,要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想法。与不同领域的人建立联系,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就能帮助领导产生许多不同想法和策略。

3.良好的人际关系让领导者消息灵通,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并及时做出反应。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导致在这个行业具有权威的领导者失去领导位置。就像沈阳机床厂,曾经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型国企,但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在逐渐走向落寞。而其中的领导者曾经有稳定高薪的工作,如果他们满足于此,没有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就没办法提前察觉技术变革给自己的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被世界抛弃。

我们都了解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才能对提升领导力和事业发展有良好的作用呢?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1. 一个广泛性的人际关系网络能帮助我们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联系。

通常,我们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都限制在我们的职能、业务以及办公室相邻的团队,比如我们的同部门和隔壁部门的同事,客户以及同行。然而他们和我们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公司,在经历,看事情的角度,接收到的信息都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很难给我们带来新的想法和观点,也对于产生公司或团队的新策略并没有帮助。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性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样对于我们就可以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让我们获得新的信息,产生新想法,并把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公司。此外,广泛的人际关系还能让我们从外部获得一些优质资源,比如人才、信息以及合作机会,这正是团队需要领导做的事情。

除了外部各行各业的人,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还包括我们的下属。很多领导者都低估了下属的潜在价值,其实我们能从下属那里获得许多新想法。他们的想法来自不同角度,而且和公司业务密切相关,实用性非常强。此外,当我们有一个新想法,需要获得下属的理解才能顺利的实施。所以我们需要花时间与下属相处,了解他们,与他们建立人际关系网络。

人际关系讲究“互惠互利”原则,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在于别人能给你做什么,还在于你能为他们做什么。而在工作中,我们想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做上级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从公司外部、跨领域或者下级那里得到新想法、见解和方法这件事就对公司有非常大的价值,所以建立一个广泛性的人际关系网络非常必要。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2. 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备连接性,作为一个桥梁连接一些在其他方面没有关联的人和团队。

哈佛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理论”体现了一般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连接性。在你人际关系网络的连接性较差或缺失的时候,你对于很多人际关系网络都只是一个访客。就像有的人认识很多人,有很多大人物的联系方式,但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一个能帮他的人都找不到。其实这不是因为经营人脉没有用,而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连接性太差了。在每段人际关系之中别人都不够了解他,他的可信度和可见性都非常低,所以没有人愿意帮助他。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具有较强连接性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样连接者通过几步就能把其他人和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3. 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具有动态性,能随着我们的进步不断发展。

说起人际关系网络的优点,很多人会提到稳定性。很多人都觉得认识的越久,交情就越深,也就会越值得信任。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基本没办法从旧的人际关系网络里获得帮助。因为旧的人际关系会对你定性,限制你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

大卫是一家快消品公司的经理,他工作认真,对公司很忠诚,但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三年却一直没有更进一步。因为他的上司一直用他刚做经理时的表现看待他,认为他领导能力差,不足以胜任更高的职位。他受上司的影响,也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做更高级别的职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职位是总监。开始他很忐忑,后来发现自己完全能胜任这个职位,在这个职位上表现非常好。

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固有印象,不断强调我们的旧身份,并且希望我们维持旧的身份。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我们要保持人际关系网络的动态性,让它与我们的进步相匹配。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如何构建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

1.抓住机会展示自我

著名美国导演伍迪·艾伦说过:“成功的百分之八十在于自我表现。”在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上也需要如此。我们可以主动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行业会议,专业领域座谈会,处于兴趣的集会等等。在这些会议上,

我们可以主动发言,自我介绍,表达观点,提供相关信息。积极参与活动,让更多人的人认识我们,才能扩展我们的人际关系网络。

除此之外,一些人还会从工作中和公司外部搜集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以此作为诱饵,吸引那些之前没有联系的团队和个人,建立战略平台,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我们也可以效仿这种行为,发展战略关系。

最后,我们要学会主动创造机会,不要只是被动的参加各种活动,还可以自己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吸引别人参加。

前硅谷风险投资人喜欢利用自己的娱乐爱好,把旧金山的家布置成聚餐场所。参加晚宴的人必须有一半的人不认识其他人。很短时间内她的晚宴就成为当地很受欢迎的活动。

通过举办这种活动,帮助我们的朋友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我们拓展人际关系网络的好方法。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2. 维持关系

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与他们保持联系比一个人宅在家里,和朋友逛街购物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多人在前期看不到构建人际关系网络的作用,所以不想投入精力去经营它。但是“临时抱佛脚”在构建人际关系网络方面是行不通的。

我们不能等到用到别人的时候才开始建立联系,而是要在平时抓住每一个机会,维持并拓展我们的人际关系,保持它的活力。

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维持我们和他人的关系。首先梳理一下现有的人际关系,看看哪些人需要保持联系,联系的频率是多久一次。把这些记下来,安排出时间和他们一起吃午餐、聊天或者参加活动。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就会失去连接性,就此中断。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3.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我们都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所以我们想要构建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去接近那些我们想成为的人,或者有相同目标的人。

皮特是一家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他正在面临身份转变时期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让下属领会他的想法。他身边的人无法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参加了一个领导者培训班。在那里他遇到很多和他有相同目标的人,他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所以他们支持皮特的改变,并给他鼓励。

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得不到身边人的支持,这时候去外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建立关系网络,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能力陷阱》:如何避免人际关系陷阱,让你的事业更进一步

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我们提升能力以及获得更好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让我们获得新信息、新观点,更好的把握形式的发展,还能够帮我们找到合适的人才,推动团队建设。我们要积极展示自我,和他人维持关系,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建立起具有广泛性、连接性以及动态性的人际关系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