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臨城縣中草藥種植助農增收

眼下,正值紫花地丁等中草藥收穫季節,記者在臨城縣郝莊鎮官都村中草藥種植基地看到,金都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忙碌。

“今年,紫花地丁產量高,預計平均每畝收益在4000元左右,明年計劃再發展1000畝紫花地丁種植。”官都村金都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延通說。

據瞭解,官都村土壤水質非常適合紫花地丁種植。今年該村有186戶農民簽訂紫花地丁種植協議,並分組成立種植互助組,種植紫花地丁300畝。5月份收割之後,接續種植板藍根,預計9月份收穫,每畝預計效益5000元左右。紫花地丁和板藍根的更替種植,可將土地利用價值發揮到最大效益,每畝每年效益可達9000元左右。

“我們金都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種植特色中草藥為主,目的就是把產業發展起來,帶動本村和周圍鄰近村的村民們都富起來。今年在種植技術上很成功,產量也好,已帶動本村186戶農民開始種植。”李延通告訴記者。

近年來,臨城縣積極引進中草藥新品種、新技術,加大培訓力度,把抓扶貧、促增收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探索和實施“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使中藥材種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好幫手。(記者楊永麗 通訊員王永周、呂路軍)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