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建檔立卡戶宋素芳當上了「車間主任」

長城網訊(張蕾 王永周 霍笑楠)“姐妹們,咱們的活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啊!”一大早,宋素芳就招呼左鄰右舍的大姑娘、小媳婦忙活起來,給企業加工服裝。舉手投足間都透著自信和從容,儼然一個車間主任。

宋素芳是臨城縣鴨鴿營鄉梁村村民。兩年前,宋素芳可沒有這樣的自信和從容。臨城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27戶,4156人,宋素芳便是其中一員。

父母長期用藥,丈夫患過腦血栓幹不了重活,兩個兒子還在上學,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宋素芳一人身上。“壓得我喘不過氣,更壓得我在鄉親們面前抬不起頭來。”那兩年,為了維持生計,她不得不向親戚四鄰伸手借錢,一時半會又還不上,令她愧疚難安。久而久之,見了誰她都習慣低著頭。

“因病致貧加上因學致貧,宋素芳家的情況帶有普遍性。”臨城縣委書記宋向黨介紹說,農村有許多閒散的婦女勞動力,承擔著照顧老人、孩子和各種家務的責任,到外地打工就照顧不到家裡。與此同時,隨著一些大項目在臨城經濟開發區內落戶,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卻遭遇招工難。

“能不能把工廠建到村裡,規模小一點,多設點位,在村裡建起一個個‘扶貧微工廠’,既幫助困難群眾就業,又解決企業用工難?”縣委書記宋向黨通過外出學習考察和本地調研,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經過多次深入企業調研協商,2017年,臨城永泰服裝有限公司按照縣裡統一安排在全縣布點微工廠建設。在布點時,他們將勞動力密集和貧困戶集中兩個因素綜合考慮,選取了郝莊鎮田家莊村、黑城鄉西牟村、西豎鄉東菅等村、石城鄉西冷水村及鴨鴿營鄉方等村作為分廠建設村。目前,這5家分廠均已完工投產,帶動周邊千餘人就業,其中貧困人口有四五百人。

與此同時,該縣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扶貧工作思路,組織實施貧困人口培訓計劃,分級分類開展培訓,提高就業技能。

宋素芳所在的微工廠有40多人在這打工。“這些服裝都是出口的,上崗前我們接受了嚴格的技能培訓。現在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宋素芳說。由於技術嫻熟、做工精細,她很快成了組長,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還教新員工學縫紉技術,家裡欠的債也快還清了。

如今,走在村裡,宋素芳再也不用低著頭了。“鄉親們都說我越活越年輕了。”

“現在,各村分廠工人每人每月的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與縣城總廠工人的收入很接近。隨著大家幹得越來越熟練,工資也會越來越高。”臨城縣縣長焦朝君告訴記者,企業與貧困村對接,與貧困戶拉手,通過在更多貧困村建廠,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

目前,臨城縣建成服裝加工、手工編織等各類扶貧微工廠110多家,幫助3000多貧困人口就業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