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變“上班族”,王莊鄉9名貧困人員走上公益性崗位

“清理垃圾雖然苦點髒點,但能夠領取工資,還能照顧到家,這是原來一直不敢想的幸福。”清鎮市王莊鄉高山村村民周學美,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一名公益性保潔員。3月19日一大早,周學美就拿去工具在村寨裡清理垃圾。

建檔立卡貧困戶“搖身一變”,成為領取工資的公益性崗位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雙線作戰下,王莊鄉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群體,在全鄉範圍內進行摸排,針對性的開發了9個公共衛生保潔公益性崗位,全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讓貧困戶能夠不受疫情影響,如期實現奔小康。

李小玉是清鎮市王莊鄉打磨衝村的建檔立卡貧苦戶,成為公共衛生保潔員後,她每天都起早貪黑的投入到工作中來,想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更多認可。“每個月1790元的收入,還是固定工作,可給幫了大忙了。”李小玉十分感激。

“貧困戶”變“上班族”,王莊鄉9名貧困人員走上公益性崗位

打磨衝村李小玉在打掃衛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清鎮市王莊鄉建檔立卡貧苦戶雖然已於2019年全面實現“清零”,但為確保貧困戶不返貧,該鄉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為他們託底。

清鎮市王莊鄉公共事業服務中心負責人黃麗介紹,著眼於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個問題,王莊鄉開發了公共衛生保潔公益性崗位,既實現了幫助貧困戶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的願望,也進一步穩固和推動了貧困戶的增收致富路子。據瞭解,此次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對各村的人居環境工作也實現了巨大改善。

在簸湧村,林華華也走上了公共保潔員公益性崗位,實現家門口就業。“政府知道我家情況,幫我申請了公益性崗位,讓我在家就能掙到錢,還能像上班族一樣有固定收入。”簸湧村上寨組村民林華華如是說。

“貧困戶”變“上班族”,王莊鄉9名貧困人員走上公益性崗位

簸湧村林華華在清理垃圾

林華華母親在去年幹農活時把腿摔骨折了,家裡借了錢醫治,因為疫情,也因為家中母親需要人照顧,林華華一家生活變得更加困難。王莊鄉公共事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主動聯繫他申請公共衛生保潔公益性崗位,承擔保潔員任務,也解決了穩定增加收入和照顧家庭的難題。

公共衛生保潔公益性崗位既助力了脫貧攻堅,也對開展人居環境有了更多抓手。在清鎮市王莊鄉,越來越多的“林華華”走上了公共衛生保潔公益性崗位,他們通過自己的勤勞、自己的雙手,把村寨裡的垃圾清理乾淨,運送到垃圾集中收集點,讓環境更加衛生,也讓生活更加美好。“黨和政府有了好政策,都是第一時間想到我,幹好垃圾清理工作就是我對他們的感謝。”林華華真摯地說。

(供稿:黃照懂 黃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