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迎江区档案局

编前语

"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书分享活动(第一季)从4月23日开始推出。我们通过这次活动寻找分布在迎江各行各业的"读书人",他们不仅自己读书,而且带动身边亲朋共同进入阅读的世界,形成全民阅读的社会风气,在迎江涵养出一片"文化绿洲",使阅读成为迎江另一张文化名片。本期我们邀请到的"读书人"是安庆市历史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查健。受家族读书藏书氛围熏陶,查健自小爱读文史书籍,年纪不大便深谙安庆城事。从读"书"到读"城",从读"城"再到写"城",查健用最宝贵的三十年时间,深情触摸安庆古城每一个触角每一个细节,以较为丰富的文史功底和最为珍贵的城事真相致敬古城安庆。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查健品读古城安庆的花样风貌。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安庆市历史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于2017年才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已经获批“全国枢纽型社会组织”,您个人也被评为“全国100名新兴领域青年骨干”。你认为是哪些因素让你如此迅速获得外界认可?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最主要的当然是对安庆古城文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前些年,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和考证,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安庆内军械所”“安庆机器制造局”神秘面纱。在安庆城史的考证,和振风塔、迎江寺、大士阁历史研究上也有新发现,还发现了郑和下西洋安庆宝船厂遗址。

最近两年,我又抢在棚改前收集安庆地理、人口、建筑与地名信息,保护安徽劝业场,成功抢救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陈独秀高君曼旧居、华洋义赈会旧址、梅城别墅、大湖闸,研究呼吁康熙河(新河)古运河水系治理与疏浚,参与了几段安庆古城墙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和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和大王庙传统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虽然人累点,但是这些事情很有意义,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你有没有统计过这些年一共走访了多少地方,收藏了多少安庆古城资料?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没有具体统计过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收集的安庆地方志书在省内是最多的,几乎含盖所有企业志、市县区志,大概有4万余本(册)。家中专门用套房来装书,常用的几千本资料堆满了两个小房间。

此外,还有几个硬盘的电子类书籍和照片,天文、地理啥都有。安庆城到处都有我的足迹,我们30人用了4年时间搜索了安庆市区10万条信息,包括地理坐标、建筑、河流、沙滩、超10平米的水潭、长50米的小溪,都做了详细记录。我们计划3年内完成安庆7县文物和地名的统计。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是什么原因让你心甘情愿花费三十余年时间,去研究安庆古城历史文化?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受家族影响很大。我没有“书荒”的经历,相反,家族世居大观亭,好读书更好藏书,雨水多的时候,整个大观亭坡上都晒满了书,我就经常趴在上面读,从好奇渐渐成为兴趣和习惯,长期沉迷于浩瀚的书海,热衷于与草木建筑历史对话。家中安庆城史资料颇多,诸如民国四年的《怀宁县志》《安庆旧影》《安徽史学》《安庆史志》《安庆文史资料》等,读得多,自然对安庆古城一砖一瓦都极为熟悉。

真正开始研究始于10岁左右,老城开始改造,幼时嬉戏地、民间流传的“英王府”遭到拆除,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收集市面上所有地方文史书籍。在池州上学时,我省吃俭用存下100元,买昂贵的安庆压膜城市地图,又买傻瓜相机,记录安庆各种建筑和城市样貌一点一滴的变化,拍了300多卷。

于我而言,这三十年都是在“读城”。“读城”是一种浓厚的乡愁,是出自本心的文化自觉,更是我心底最富足的精神财富。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如果给你自己一个角色定位,你最愿意做什么?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早些年,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来自民间的“古城文化义工”,自己出钱出力搜集史料,发微博、博客,以还原历史真相、正本清源为责任和使命,是完全的公益人。

自安庆市历史名城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之后,我开始参加第四届古村镇大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大会等高端的学术大会,接触更加专业的学者人士。现在的我,更希望做一些专业的事情,把更多有价值的史料真相、更专业的见地分享出来,为城市决策者建言献策。前不久,我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进行了交流,汇报了安庆“万里茶道”申遗一事,希望能利用我的资源力量带动更多人关注古城安庆,更优质的文化企业落地安庆。

转发:书香迎江·全民阅读——读古城安庆三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