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數據」近四年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数据」近四年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

對國內高校來說,2020年顯得特別重要。

今年是“雙一流”第一期建設的收官之年,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成效將接受上級部門的評估,目前這些工作正在進行中。 此外,今年很可能也是第五輪學科評估的啟動之年,這同樣是檢驗各大高校新一輪評估週期發展成就的大考。

為了儘量完整、客觀的提供各大高校學科發展和建設的情況,青塔數據分析團隊依託最新發布的 青塔全景雲數據平臺和學科動態分析平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以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數據為專題,分別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個維度發佈相關數據和內容。▎近四年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以上)今天先來看看各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在2016-2019年度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數通用項目的情況,這一評估週期高校具體的通用項目獲獎完整名單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訪問青塔網(https://www.cingta.com)查看。

2016-2019年度,國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7個一等獎以上項目,這些均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陸軍工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各有1位教師斬獲最高科技獎。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一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各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如果從一等獎以上項目總數來看,清華大學共有6項,浙江大學共有4項,大連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南大學各有2項,其他高校只有1項。

「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数据」近四年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總數)

從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 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總數來看,高校間的差異則也較為明顯。 近四年,清華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4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遙遙領先其他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分別以25項和24項,位居第二和第三名。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近四年獲得18項,表現突出。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獲獎數也在10項或10項以上。 除了雙一流高校外,華南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部分非雙一流高校表現也非常出色。其中華南農業大學和揚州大學近四年各斬獲5項國家科技獎,南京工業大學共斬獲4項國家科技獎,表現完全不遜於雙一流高校。

「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数据」近四年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
「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数据」近四年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数据」近四年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

2016-2019年度, 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獎的通用項目 完整名單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訪問青塔網(https://www.cingta.com)查看。

▎學科評估

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佈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簡稱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

▎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