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该不该去存钱呢?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让我想到了玩遍女明星的香港富商刘銮雄的专访。

年轻人该不该去存钱呢?

他说:“今天,香港最有钱的前十几二十人,如果是自己创业的,每个人的财富,起初都是节省下来的,挨回来(熬过来的),不是说有钱就去旅行,有钱就去碌卡(刷卡购物)。 我在26、27岁时,银行存折有一亿多现金(30多年前的一亿港币现金),我看到一件外套,是很需要买的,冬天的长外套,4000元,看了三次,最后都不舍得买,你要知慳识俭(懂得节俭),你怎知明年是什么环境。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香。”

他还说:“那些年轻人,今天只会怨天尤人,你打开电视最多的广告是什么,旅行社的广告和财务公司的广告,就是鼓励你去借钱,碌卡,去旅行,谁不知道享受是好的,但你是否要背负债务,你是否想像希腊那样,今天欠钱,准备耍赖不还。。。省略号。。。他们都是享受了再说。所以有时候年轻人,唉(长叹一口气),有新手机要换,其他又要换,完全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你可以把收入,一部分用来消费和享受,一部分用来投资自己或者投资理财,一部分用来做应急资金。

月光的话,当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在你面前,需要资金,但是你没有钱,机会就溜走了。

月光的话,手停口停,如果你这个月不上班,你就没饭吃,没钱交租。

月光的话,当你或者你至亲突然大病,你没有钱,可能生命就走了。

你还年轻,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就懂了。

高尔夫的故事离我们太远,再说一个有对比的真实例子,这个对比的例子我在其他回答也写过。

有两个好朋友,A、B,两人工资收入差不多,家境差不多,都是农村人,仅仅几年时间,A和B的因为各自的消费理财观念的不同,慢慢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时间回到8年前的一个雨夜,A、B和我,三人在广州某个茶楼喝茶打屁吃点心,小声的讨论高尔夫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哄笑一场后,A突然问我,你不是经常看财经之类的吗,你觉得像我们这样的贫苦出身农二代该如何理财啊?我沉吟了一些,喝了一口反复冲了5遍的劣质普洱茶,整理了下思绪,准备开始我的长篇大论。

B抢先开口了说,“就我们屌丝的这点收入,理啥财,几千块钱的收入,买不了房,买不了车,不如及时行乐,趁年轻。。。”

反正就是大家想的一样,年轻就应该需尽欢那种。我清了下嗓子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现在虽然收入低,但是也要养成理财的意识,为将来做更好的准备。不然以后收入高了,也还是不会理财。理财也并不是说要有多抠门,只是需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财务。我们这种人,靠不了天靠不了地靠不了政府靠不了父母,只能靠自己。我们理财需要本金,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存钱。。。”

“存钱,我们这个收入一年能存多少钱,中华都抽不起,能做到不月光都不错了”B把换了袋新的铁观音变洗边说。

A也随声附和,“就是,这点钱开房都心疼,还这么存钱。”

“话是这样说,但是理不是这个理,我们现在可以从小钱存起,养成个好习惯,不是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吗。比如我们现在的收入,一个月存500不难吧?一年下来也有6000。以后每个月按收入的比例存点,对生活的影响其实也不会太大,看到有好理财机会的时候就下手。不然,每个月月光,没有任何积蓄,机会在你眼前,你也没能力抓住。再不济,存的这个钱还可以当作应急备用金,比如失业疾病等”我看着玻璃茶壶中翻腾的铁观音说。

我们又友好的分享了些各自的想法,讨论的话题很快又转移到了女人身上。

此后几年,A经常主动和我交流理财和买房买车的话题,他也从那次喝茶后开始实行相应的理财规划。B呢,继续月光,月入几千时月光,月入过万后也继续月光。 A开始存钱后,生活也并没有一团糟,只不过是多了些规划和节制,比如B一年三次旅行,A就两次或者一次;B非苹果不用,出新必换;A也用苹果,只不过更换没那么多;类似的例子很多。

现在的A,再也不会心疼开房贵了,广佛各一套房,一代步车,存款若干,年底要结婚了。

现在的B,每天都可以中华烟不离手了,依然月光,相处5年的女友跑了,说看不到未来。

现在我们三相聚,再也不谈月存500了,也不再争论高尔夫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了。

我们开始讨论什么样的枸杞才是好枸杞,好像国产保温杯的质量也不错。

时间悄悄的过去了,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2019年就要来了,新的机会已经在眼前了,你准备好了吗?

一是答疑:

年轻人该不该去存钱呢?

1.关于高尔夫.刘所说的话:本文例子中刘先生所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我是在答题的那天特意在网上找回以前看过他专访的视频,对着视频的字幕一字一字手打出来的。

他有一亿现金在卡的时候,还再三舍不得买那件4000块的外套,我相信当时他的心态也是真的。我觉得虽然他当时26.27就有一亿了,他当时对于自己的资产还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即使视频中他说,他原本最大梦想就只是有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和100万的存款。

2.关于高尔夫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老司机都知道答案。为啥4000块不舍得?高尔夫就1000万一个都这么舍得呢。因为彼时他的身家和能力对比26.27时,已经完全是另一个境界了。

3.很多人纠结例子中A的可能性,现实例子就这样,我相信有些人身边也肯定有A的例子,也会有B的例子。

有经验的都知道,2015年新政是3月开始,深圳房价马上起飞,广州是最后才轮到的,2015年6月之前广佛大把单价几千块的房子,甚至2016年上半年,也还很多单价不上万的房子,那时我每周至少能接到3个不同房产中介的电话。

还有,后来房价翻倍之后被大肆打压的零首付或者低首付,其实早就存在了,懂的人都赚了几波了,大众永远是最后知道的。A是14年年中先在佛山买了一套小户型,15年5月把股票全抛,赶在广州房价起飞前抢了一套。

4.一些人揪着月存500不放,这明显的没有理解我的本意,虽然A刚开始存钱的时候确实是从每月500开始,但是不意味着连续几年也才500。比如你月入5000时每个月能存500,月入10000时你还存500?就算此时稍微上升消费水平,一个月也能存3000多吧?月入1.5万时能月存6000吧?随着存款的增加,就算只放余额宝,这个收益也是看得见的。

如果把自己的储蓄比喻成水库的话,平时就是不断的给你的水库充水,等待合适的机会或者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动用。

5.有些人在评论中说,现在房价涨了这么多,存钱也买不起房。其实这要看你想买哪里的房买多大的房,到现在,你准备好了多少钱?你得知道有多少钱时候可以办多少事。不存钱,不理财,永远也没机会。

今天,就算是今天,如果你手里有20万现金,随时可以在深圳全款买个单间。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信息呢?知道的人又有多少人敢下手呢?

你看看过去十五年来的有关房价的新闻报道,哪一天不说房价贵?房价调控了10多年了,还是越来越贵。

如果你是刚需,你等不起。即使跌了,你也不一定敢买,你还想再跌百分之十再下手。想要赢,又怕输!这心态大部分人都有。但是如果你经常关注持续楼市的状况,多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你心里就会有个底!

其他城市我不敢说,广深两地的话,现在就是房价的入手相对比较好的时机,不说你会买在绝对低点,但是是个相对好的时机,如果你手中有粮的话。

6.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很多人说没钱投资,投资是有钱人的游戏,总以为得有百万才能理财投资。难道有钱人的钱全部都是凭空出现的?他们很多人也是一开始慢慢存钱,慢慢理财,才会有后面的相对大额的资金。评论区有些人看起来就是8年前时的B的心态。心态很重要。

还有人说找不到投资的机会,其实现在就机会就在眼前了,你看到没有?

现在A股在低位,如果你现在你手中有粮,这粮此时就不是一般的粮了,此时它变成了种子,现在是你播种的时候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现在开始分批买沪深300指数基金,越跌越买,买了就放着等着。

等若干时间后(这时间神仙也不知道多久),等周围的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谈论股市的时候,等收废纸的阿姨都忙着研究股市的时候,等傻子都能在股市赚钱的时候,就全部卖掉!

或许一两年三五年六七年后,这批种子结出的果实或许就是你的第一桶金或者你房子的首付。但是如果你以前没有做准备,现在此刻你就失去了一次好机会。比如,同样都是翻倍,500块,1000块,10000块,100000块,翻倍后的结果能一样吗?

二是存款在关键时刻真是可以用来救命的:

这两天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把这个事情写出来,毕竟这是私事。想来想去还是写出来吧,不知道过去几天已经看过上面文字的人还能不能看到接下来的内容,希望那些看过上面文字的朋友能看到下面的文字。毕竟上面的文字只是关系到理财买房等,虽然也很重要,但是远远不及生命重要吧。

前年,本人亲属重病,大手术之后,转到普通病房呆了三天后,突然情况非常危急,直接住进了ICU(重症医学科)病房,跟你电视电影上看到的差不多,住进了ICU就说明可能随时没了。

战场老兵会说,没经历过战争,你永远不知道战争有多残酷。虽然你可能在电视电影上看过无数次ICU的镜头,你没经历过,你永远也不会真正感同身受。当你站在或者坐在紧闭的ICU科室的大门口,里面躺着的是你的亲人时,那种感觉你不会想再次经历。

但是别无选择,此时此刻,在ICU门口,你们觉得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信心!家属要有信心!医生要有信心!病人要有信心!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年轻人该不该去存钱呢?

大家都知道,进了ICU,就是跟死神搏斗,跟死神抢时间。为什么我当时觉得信心最重要呢?首先,家属要有信心,不要遇到大事就崩了,要积极面对,做好尽最大的努力的打算,因为里面的人是你的亲人。

其次,为什么说医生要有信心,医生一般情况也会尽心尽力,ICU的医务人员都是天天在刀尖跳舞,跟死神搏斗的专业人士。但是家属也要给医生信心:一定要全力配合医生,相信医生,让医生不要有后顾之忧。我当时跟医生说:“医生,我们家属都百分百相信你们科室的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你们不要有任何顾虑,不用考虑医疗费用问题,尽你们所能,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我们都感激不尽!”对医生来说,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比红包更好用!千万不要拿可笑的百度知识去指导医生的决策。

最后,病人要有信心,病人的求生意志有时候非常重要的,病人都没信心,医生也回天乏力。

那么,当时我能有这么强大信心最大的底气是什么?是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粮就是从最初的每个月存500块开始的。

我心里知道我身上的钱大概能撑多久,即使亲人在ICU,短时间内也不用求人。这就是家属信心的表现之一。

人都在ICU躺着了,你还在愁今天这一万八千从哪里借?此时还有时间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求人借钱?

现在大家手上都没多少现金流,借过钱或者被借过钱的都知道。人家知道你每个月月光,借你之前会不会考虑你还款能力?会不会考虑以你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这钱啥时候才能还?毕竟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且不说你能在短时间内能借到多少钱,你短时间内的犹豫不决有可能会影响医生(这里只是说可能而已)。

医生知道你可能费用有困难,医生在用药的时候要不要或者会不会考虑节省一些可有可无的费用(其实医生这么做也是为你好),比如选用国产药还是贵几倍的进口药(两种可能效果差不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会不会担心你一旦人财两空后,不但欠费,还再来个医闹?这样医生可能就有了顾虑。

说回到病人的信心,如果躺在ICU里面的亲人还有意识,本来就知道你几乎都是月光,知道你手上没多少钱,你觉得他信心能有多少,他躺在里面还要担心你去找谁筹钱,能筹多少钱,他会不会心疼你人财两空,心情和心态也很影响病情的。

大家都知道,进了ICU,对普通人家来说,你会感觉到钱就不是钱,钱就是废纸,钱就是命!

大家每个月都会收到工资条吧,收到工资条都是很开心的。我不知道其它城市怎么样,在深圳住院的话,病人或者家属每天上午都会收到像工资条那样的住院费用单,费用单上会列出昨天的费用明细金额等。

进ICU之后,连续半个多月,每天发到我手上的费用单上的金额就没有低于一万的,多的时候每天两万多。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此时你没钱,哭都找不到地方,哭都哭不出来。

如果你已经出来工作五六年七八年,先不要说有没有买房买车的钱,先不要说有没有ICU的费用,一旦当你亲人有重大疾病危及生命需要你的付出时,如果连几万块的手术费你短时间内都拿不出来时,你就会发现,你过去几年一直引以为傲的月光族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你过去几年所谓的的诗酒趁年华,所谓的趁年轻的说走就走,所谓的潇洒自由、诗和远方,所谓的钱财乃身外之物,就是个笑话!

如果是富一代富二代,或者家里有矿,或者家里有权有势的。看上面的文字真的有点浪费时间。您应该研究怎么花钱!

我也知道,即使说得如此直白,大部分人还是只会一笑而过而已,然后,酒照喝,包照买,舞照跳,继续说走就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