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共法律服務】 ——邱縣司法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據省、市、縣關於企業復工復業的工作部署,我局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公共法律服務保障工作,為在法治軌道上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建立應急公共法律服務機制。

1、建立了縣、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了集法律宣傳、公證、律師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一站式綜合性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並在全縣7個鄉鎮和217個村設立鄉(鎮)、村級法律服務中心(室),積極開展為民法律服務。

2、公共法律服務好視通雲會議網絡平臺。疫情發生以來,為縣、鄉(鎮)兩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配備了視頻系統和設備,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利用視頻系統APP直接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值班律師進行法律問題諮詢。

3、設立企業復工、工人復業諮詢窗口。

在河北方程律師事務所設立企業復工、工人復業法律諮詢窗口,組織律師解答企業就不可抗力免責條款的法律適用、合同履行障礙造成的法律後果等問題,提供權威法律指導。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疫情防控、勞動合同關係糾紛等方面的法律諮詢服務,正確引導農民工有序復工復業。

4、組建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專業團隊。

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人民調解員等法律服務專業人員建立公益法律服務顧問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及時向有需求的企業提供指導意見。

5、實行現場服務預約制。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及各法律服務機構向社會公佈諮詢和預約電話;確有必要到現場辦理事務的企業,通過電話或者網絡方式預約,提高服務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

二、就不可抗力免責等防疫中的有關法律問題,及時向有需求的企事業單位提供指導建議

1.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專業指導。組織法律服務專業人員對企業涉疫情法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就企業普遍關心的不可抗力免責條款的法律適用、合同履行障礙造成的法律後果等問題,提供權威法律指引。

2.建立法律諮詢雙向反饋機制。及時彙總疫情防控期間與企業相關的合同糾紛、勞動糾紛、建設工程、醫療糾紛等領域的典型案例,及時向人社、衛健等政府部門以及總工會、消協等單位提示風險,同時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統一法律和政策適用口徑,為企業答疑解惑。

3.加強信息溝通和業務協助。根據法律援助、調解等相關法律服務條線以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反映的糾紛問題,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的法律服務需求,及時向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和相關執法部門通報信息,加強業務協作和執法協調。

三、組織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活動。

1、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開展免費法治體檢等活動;鼓勵律師事務所和基層法律服務所為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中小企業和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提供免費企業法律顧問服務。

2、法律援助工作重點向疫情一線傾斜。縣法律援助中心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及家屬申請法律援助案件優先辦理;組織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師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開展免費法治體檢;鼓勵律師、法律援助工作者在疫情期間為受疫情影響企業提供免費法律顧問服務。

四、組織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宣傳疫情防控法律法規,確保社會穩定。

依託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漫畫。組織律師、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通過微信群推送有關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規,指導群眾服從疫情隔離、交通管制、卡點管控等防疫措施。

疫情防控以來,我局縣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共受理各類諮詢8000餘人次,其中涉及合同履行諮詢200餘人次、企業債務諮詢300餘人次、勞資關係諮詢500餘人次,通過服務平臺諮詢轉入法律援助案件20餘件,人民調解案件65件。企業復工復產後,為受到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困難的企業和職工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196件次,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