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1、 小池_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2、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舟過安仁 宋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zhào)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5、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6、江畔獨步尋花(其一)唐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7、江畔獨步尋花(其二)唐 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8、絕句_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9、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0、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11、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2、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裡白沙堤。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13、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4、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5、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1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 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17、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chì lè)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8、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9、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20、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21、山亭夏日 唐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2、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23、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4、梅花 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5、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27、白鹿洞二首 唐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28、春夜 宋 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29、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30、村居_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1、望洞庭_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32、和張僕射塞下曲 · 唐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33、晚春二首·其一 唐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34、風_ 唐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35、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 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36、夜書所見_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37、墨梅_ 元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8、春遊湖_ 宋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39、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 / 詠繡障 唐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繡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

40、喜韓少府見訪_ 胡令能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41、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42、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3、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44、花影 宋 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

45、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46、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47、清平樂·村居 宋 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ǎo) ?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48、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49、田園樂 唐 王維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50、牧童 唐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最適合孩子背誦的古詩,朗朗上口,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