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清朝後期,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統治,引發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

清政府在鎮壓不力的情況下,下令准許各地辦民團來抵抗太平軍。

跟太平軍作戰的不僅有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還有一支外國人領導的洋槍隊。

這支洋槍隊本來是英法等國在上海做生意的外國人,因為害怕太平軍進攻而組建的一支防衛部隊。

洋槍隊的首任隊長是美國人華爾,副隊長是法裔美國人白齊文。

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白齊文幼年喪父,沒上過學,在華盛頓靠著給國會議員們跑跑腿打打雜掙點錢養活自己。

後來白齊文拋棄這個朝不保夕、沒有前途的職業,開始到處流浪,後來被法國軍方招募到歐洲跟俄國作戰。

在土英法三國跟俄國進行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積累了一些軍事知識,戰爭結束後,白齊文就失業了。

直到1859年,白齊文不知怎麼就流浪到了中國的上海,學著做些生意。

洋槍隊剛剛組建,有著軍事經歷的白齊文被任命為了副隊長。之後,他就開始了在中國的跌宕起伏的一生。

1862年2月,白齊文被子彈打穿了小肚子,差點就嗝屁了。

養傷期間,白齊文不知道怎麼想的,大概是想要清政府公費醫療,或者看到華爾娶了箇中國富商的女兒,加入了中國籍,他也挺羨慕的,竟然寫了份申請書,想要改換國籍,弄一個大清朝的戶口。

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他在申請書中寫道:願為中土編氓,聽候中國官長管轄,如有過犯,亦請照中國法律懲處,此係自願,亦無後悔。

他的這份申請沒有得到回覆,也就是說他沒有獲得清朝的戶口。

不過,等他養好傷後,一件喜事落到他的身上。

這時候,洋槍隊逐漸壯大,達到2000多人,並且多次配合李鴻章的淮軍打退太平軍,但隊長華爾在1862年8月跟太平軍作戰的時候一命嗚呼了。

白齊文這時候遇到了美國公使蒲安臣。蒲安臣在美國當議員時,白齊文給他打過雜。

蒲安臣極力推薦白齊文擔任洋槍隊隊長

這時候洋槍隊裡中外混雜,已經有四五千人了,白齊文有些飄飄然,不再像申請清朝戶口時那麼謙卑。

雖然在名義上,洋槍隊歸李鴻章調遣,但白齊文開始瞧不起李鴻章的淮軍,甚至對李鴻章也有時出言不遜,開始了他作死的人生:

一、白齊文挑釁淮軍,侮辱李鴻章,被李鴻章設計拿下

白齊文當了老大之後就跟淮軍第一悍將程學啟爭功。

程學啟那也是有勇有謀屢立奇功的主,當然不讓著白齊文,這次白齊文沒佔著便宜。

白齊文那兒四千多人雖然也很厲害,但跟程學啟的開字營還是沒法比。開字營不僅人多勢眾,而且也有很多洋槍等西式武器。

白齊文感覺丟了面子,就口出狂言要率領軍隊攻進開字營把程學啟給揪出來,而且要是李鴻章不給他主持公道的話,他就把李鴻章捆起來押到上海去遊街。

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李鴻章這時候還有血性,對白齊文並沒有一味遷就。他是很有腦子的人,這時候充分發揮了中國幾千來的官場鬥爭經驗,對付一個混混無賴當然手到擒來。

首先,李鴻章利用美英矛盾,任用一個英國軍官擔任了洋槍隊參謀,來牽制白齊文。

其次,李鴻章釜底抽薪,減少洋槍隊軍餉,降低軍功賞賜。

這一招讓洋槍隊軍心渙散,因為洋槍隊的人都是僱傭軍,沒有錢誰給你打仗。

這時李鴻章讓洋槍隊馳援南京的曾國藩,白齊文接到調令卻指揮不動軍隊。

軍隊的高級軍官表示:工資都好幾個月沒發了,不能餓著肚子打仗。

白齊文只好親自找工資發放單位——泰記錢莊的楊坊要錢。

這楊坊曾經是富商,就是他把女兒嫁給了洋槍隊首任隊長華爾。這時候他被清政府任命為道臺和洋槍隊的管帶。

楊坊早就得到李鴻章的暗示,告訴白齊文:你們什麼時候出發,我就什麼時候把錢給你。

可這邊白齊文沒錢根本就指揮不動洋槍隊,也就出發不了。

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白齊文一怒之下打了楊坊兩個嘴巴子,並且搶了楊坊的家,搜出四萬銀元,給手下發工資。

白齊文的做法正中英國人和李鴻章的下懷。

李鴻章馬上以毆打上官的名義撤掉白齊文洋槍隊隊長的職務,同時下令通緝他,然後任命英國人戈登擔任洋槍隊第三任隊長。

二、白齊文反覆無常,沒有節超,先投奔太平軍,又投降戈登

白齊文憤怒之下帶著十幾個鐵桿手下奪了條洋槍隊的輪船,然後用搶劫楊坊的錢買了大批軍火,竟然去投奔了蘇州的太平軍。

這時在蘇州的太平軍首領是慕王譚紹光。譚紹光因為吃過洋槍隊的虧,對他的到來還是挺高興的,不過譚紹光還有點防備他,只讓白齊文自己招募了2000多人,訓練合格的也就1000多人。

也就是說,白齊文在太平軍裡面只是個1000多人的頭目,他感到很不受重用。

再加上這時候,太平軍的形勢每況愈下,白齊文一看形勢不好,馬上就見風使舵。

他私下裡聯絡了新任洋槍隊的隊長戈登,請求向戈登投降,戈登也答應了。

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但是這麼一反覆,白齊文的名聲就徹底臭了,洋槍隊自然也容不下他了。

白齊文也被驅逐出境,他先後流浪到日本、美國混日子。

三、白齊文國外混不開,再投奔太平軍

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後,白齊文混得更加不如意,他又想起了在中國的風光日子。

白齊文偷偷溜回中國,但這時太平天國已經滅亡了,清政府的軍隊自然也不會用他。

這時候在福建浙江一帶還有一部分太平軍的殘部在活動。白齊文想起當初太平軍對他很客氣,就打算再投奔在福建漳州的太平軍。

結果,他還沒漳州,就被一個認識的英國人給舉報了,當地的官員把白齊文押送給李鴻章處理。

對這事,美國臨時公使三畏寫信給國務卿說:一個美國人(白齊文)竟然表現出這樣惡劣的姿態,真讓我感到恥辱。

因為白齊文是美國人,享有治外法權,李鴻章可以把他交給美國領事,由美國領事把他再押送回美國。

李鴻章大概也知道美國公使對白齊文的態度,就以白齊文是在閩浙總督左宗棠那裡抓獲的為由,命令把白齊文押送到左宗棠處處理。

後面的情節就頗有戲劇性了。不久李鴻章通報美國領事:五月初四那天,白齊文被押送到了浙江蘭溪,因為當天風大浪急,船翻了,白齊文掉水裡淹死了。

一個法裔美國人的作死人生,被中美兩國討厭,李鴻章下令淹死他

這情節就比較呵呵了。當初朱元璋當了吳王,勢力強大起來後,就派心腹廖永忠去接名義上的首領小明王韓林兒,結果韓林兒就因為風大浪急,掉水裡淹死的。這個橋段李鴻章自然是知道的。

這事要是擱以往,很有可能會鬧出外交風波。可這次,美國人竟然“相信”了。

當然不是真的信,因為剛才那位美國公使聽到這個消息後說了這麼一句話:假如他們(李鴻章)故意淹死他,他們就給自己和美國都省了大麻煩。

可見,對於白齊文的死,美國公使也是樂見其成的。

混亂時代,誕生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白齊文這個人物的所作所為,讓我們感到三觀盡毀。一個人竟可以反覆無常,不知廉恥到這種地步,真是開了眼。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罪有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