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之 --- 情緒與情感(二)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之 --- 情緒與情感(二)

2019-12-17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之 --- 情緒與情感


厚朴心理

HOPE PSYCH


參考:彭聃齡《普通心理學》


三、情緒、情感過程的作用



情緒、情感不是認識過程的消極產物,而是對人的身心的各個方面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強大精神力量。其對調節行為、傳遞信息、影響認知與身心、適應環境有重要的作用。

情緒、情感同身心健康的關係密切。長期焦慮、憂愁、悲傷、憤怒、壓抑,可能導致神經分裂、高血壓、心臟病、潰瘍、胃病和癌症等多種疾病,一般稱它為心因性疾病(或身心疾病)。而在治療上,除藥物治療作用外,心理治療更為重要。有人在臨床上曾觀察到這樣一種現象,在眾多的傷員中,勝利者的傷口比失敗者的傷口癒合要快些。這種現象通過動物實驗也得到驗證:兩組動過手術的白鼠,分在兩種環境中護養,一組在較安靜的環境,一組在危險與威脅性的環境(籠子外常有貓叫),結果在危險與威脅環境下護養的白鼠的傷口癒合非常慢。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之 --- 情緒與情感(二)


情緒、情感可以影響和調節認識過程,同人的智力發展的關係很緊密。興趣與愛好就是一種同愉快情緒相聯繫的認識傾向性與活動的傾向性,它能推動人學習科學知識,形成熟練的機能技巧,探索追求真理。許多心理學家的實驗都證明,愉快的事情令人記憶得最清楚,回憶的細節也要多;不愉快的事情較易忘記,細節也不易被回憶;反感的事情雖然很強烈,但也不一定長時間被記住。我國心理學工作者用實驗的方法證實,情緒、情感對人的學習和記憶有著重要的影響。


情緒、情感是人們認識和行動成功與失敗的信號,其對人的認識活動有積極的調節作用。通常,人們在心境良好的狀態下工作時,動力性強,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效能高;心境低沉、鬱悶時,思路阻塞,操作遲緩,創造性降低,效能低下。即使是憂愁情緒,只要適度,也有使人奮進的作用。“憂國憂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這種作用的體現。


情緒、情感同人的思想和品德健康也有密切關係。道德情感是品德結構的一個重要成分。高尚的情操(即情感和操守,是一種複雜的、習慣的、系統化的情感)是良好品德的基礎。那種低級的情緒,如把個人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庸俗的色情、虛榮的心理、嫉妒的心理等,往往是品德不端正,心靈創傷的一個重要標誌。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之 --- 情緒與情感(二)


情緒、情感可以傳遞與溝通信息,協調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它通過表情的渠道,可以促使人們之間相互瞭解,彼此共鳴,相互感染,培植友情。人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通過情緒與情感反映和體現出來。如愛和恨、喜與愁、期望與失望、羨慕和嫉妒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通過語言本身,調節著人的行為。另外,通過情緒情感的自我調控,有利於排除困難,戰勝挫折,重塑自尊與自信心,以便更加積極主動地工作、學習、生活、競爭,適應社會生活環境。


情緒、情感還具有兩極性品質與功能。具體表現為:肯定性(愉快性)與否定性(不愉快);增力性(積極性)與減力性(消極性);緊張性與輕鬆性;激動性和平靜性;行為力量的強與弱等方面。(End)



在你最需要的時刻相遇

西安厚朴心理諮詢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