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每個寶媽都希望生一個白白胖胖的健康寶寶。當產檢時,醫生告訴你,你家寶寶偏小了點,寶媽們就開始慌張了。

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那麼胎兒大小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一般來說,對胎兒發育情況的監測是通過產檢時測量母體的宮高、腹圍以及通過B超測量的雙頂徑、股骨長、腹圍等來實現的。比對胎兒發育情況參考表,從而判斷胎兒是偏大還是偏小,即胎兒大小是否與孕周相符。

胎兒大小評估的方法在早孕期,醫生會做骨盆檢查來評估子宮增長的尺寸,或通過B超檢查來查看寶寶的大小。

在孕20周左右,醫生會根據宮高來估算寶寶的大小、發育速度和胎位。也會通過對超聲波檢測出來的數據進行測算,然後估算出胎兒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胎兒大小的測定都是比對標準值,然後判斷胎兒是否偏離標準值太多,得出胎兒偏大或者偏小的結論。

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胎兒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係?

在臨床檢查中,胎兒偏小、偏大的情況很平常,大部分與這些有關:

1、月經週期不規律,按末次月經計算的孕周跟實際孕齡不符,此時應通過B超核算等辦法來糾正孕周和預產期。

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2、通過B超數據估計量的胎兒大小,因醫生的操作手法不同,也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通過測量宮高和腹圍來預測胎兒大小,對於孕期體重正常的媽媽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對於過胖或過瘦,尤其是過胖的孕媽媽,則存在較大誤差,無法單純通過這種方法來估算胎兒的大小。

3、遺傳因素,夫妻雙方或一方比較瘦小,夫妻雙方的身高、體重會遺傳給胎兒,這種遺傳不少從胎兒時期就開始顯現。

4、孕媽媽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良,胎兒就可能相應地偏大偏小,建議調整飲食,管理好體重增長。

5、其他慢性病患者:甲亢、貧血、肝臟疾病等,也會容易出現胎兒偏小的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治療;而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則容易出現胎兒偏大。

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6、孕媽媽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導致營養吸收的問題,也會出現胎兒偏小的情況;孕媽媽抽菸、喝酒、濫用藥物等也可能導致胎兒體重偏低。

7、子宮內胎盤機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胎兒體重。

需要注意的是,胎兒的偏大或偏小需動態觀察,而不能緊靠一次的檢查數據就下結論。另外胎兒偏小與胎兒畸形是兩碼事,若早期各項優生檢查包括B超沒發現大體畸形,相對來說不用過度擔心。

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寶媽這麼做,寶寶長得好

☑補充營養

孕期補充營養要科學,不可大補特補,要根據寶媽自身條件來決定,如果補過了容易出現巨大兒,導致難產。最好可以詢問醫生,看看需要著重補充什麼。

☑調整飲食

如果飲食結構不科學的寶媽要調整一下,科學飲食,多吃蛋類、魚、肉和動物內臟,保證營養均衡。


產檢時胎兒偏小?一定是營養不良?還有孕媽這些行為!


☑定期查B超

如果確定不是因為記錯孕周或者和遺傳有關,那麼,寶媽就需要定期查B超。具體查幾次,需要根據自己的預產期、胎動、和自身情況來確定,並且,聽從醫生的囑咐,看看是否要進行營養補充!

☑科學作息

寶媽要養成一個科學的作息規律,早睡早起。平時要多做做有氧運動,特別是春季,不妨在早晨跟寶爸一起去公園散散步,舒展一下身體,這對於腹中寶寶也有好處的哦。

(更多孕育信息可見“孕育媽媽幫”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