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英國作家狄更斯在他的《雙城記》第一段中這樣寫到: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其實這句話在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同樣適用,而且還有七分相似。

進入21世紀,徹底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科技飛速猛進,信息日新月異,偌大的世界成了地球村,人們躺在家裡便知天下事,拿起手機就可以見到想見的人。

如今,傳統行業變得越來越珍貴,越來越賣力。而網紅隨便一抓一大把,無論是歌唱者,還是演講者,抑或是相親者,總之,一夜而紅的人越來越多。

名利的追逐,金錢的衝擊,財富的象徵,時代變得沸騰起來,喧鬧起來,似乎人人只有前追後趕,腳步不停,才算不辜負歲月。

於是,出現了一種文化,我們稱之為喪文化,是指對外做不出貢獻,對內還給別人造成消極影響,而這種人也常常被稱為喪文化下的傳播者。

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同時,身邊焦慮的人越來越多,迷茫的人越來越多,懷疑自己的人越來越多,不知道以何種姿態面對生活的人越來越多。

那麼,不妨看看《人間值得》這本書。

如果說39歲的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讓你感到生活的悲劇,人生的無奈。

那麼90歲恆子奶奶筆下的《人間值得》,會讓你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樂觀與灑脫。

恆子奶奶用一生的經歷為我們道出了生活的真諦,告訴我們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然地接受每一天。

恆子奶奶是誰?

也許你不知道中村恆子是誰?

但我告訴你,她是一位90歲的心理醫生,仍然堅持工作。她88歲之前,每週工作6天,而最近兩年,也是每週工作4天。

你一定要感嘆:恆子奶奶好勵志啊!

但我還要告訴你,她身高只有1米48,體重40千克。

你可能會懷疑,如此小的身軀,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能量。

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恆子奶奶1929年生於日本廣島縣尾道市,畢業於大阪女子醫專,也就是現在的關西醫科大學。她堅持坐診和巡診70年,成為很多患者的朋友,幫助那些工作不快樂的年輕人,婚姻不和諧的中年人,人人仰慕的企業家,走出了各自的困惑。

《人間值得》是90歲的恆子奶奶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雖然篇幅不大,但這本書卻充滿了人生智慧,給人力量和溫暖。

關於工作:為了錢而工作,並不是可恥的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為什麼每個人畢業後,都需要一份工作呢?

工作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雖然說工作遠遠大不過生活,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因為工作,佔用了很多時間,甚至半年沒有一天休息。

有人說工作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有人說工作是為了實現夢想。

恆子奶奶說:從本質上說,人就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為了養活自己,養活家人而工作。

這也就是為了錢而工作,這並不是可恥的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正如王爾德所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尤其在這個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面對房貸,車貸,教育,孩子等一系列的事,沒有錢更是寸步難行。

所以,身邊總有一些喪文化的傳遞者,他們會面對“為了什麼而工作感到迷茫?”會想“這份工作適不適合我?”甚至會想“做這份工作有沒有實現我的價值?”


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當你出現這些問題和困惑時,其實最簡答的方法就是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而養活自己。

當你這樣告訴自己時,就不會再無謂地糾結了,而是鼓起勇氣滿面春風地迎接每一個日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

當你的飲食足以溫飽,有工作需要自己時,這樣的生活剛剛好。

相反,當你做的工作,給你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你很苦惱,讓你做的不開心,壓抑,甚至影響到你的身心健康,那麼,也就是你離開這份工作的時候了。

關於婚姻: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麻煩

恆子奶奶在27歲時,認識了耳鼻科醫生,中村三雄,

他比恆子奶奶大五歲,看到恆子奶奶,一見鍾情,並坦言告訴恆子奶奶:“一定嫁給我!”

恆子奶奶帶著很大的期許,嫁給了中村三雄。

然而,結婚後不久,她發現丈夫嗜酒如命。每天下班後一場接著一場,換著場子和朋友喝酒。

總是爛醉如泥,生活,家務也不管,掙得工資全部都用來喝酒了。

恆子奶奶懷孕後,自己一個人撐著整個家庭。

儘管那段時間很艱辛,但是恆子奶奶告訴自己:大多數事情都會得到解決,人生只能笑著活下去。

更讓人佩服的是恆子奶奶能夠樂觀地面對痛苦,她說: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痛苦的經歷可以擴展人的本性,就像肌肉可以鍛鍊,拉伸一樣。

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在面對人生低谷時,不要焦急,無須改變自己的節奏,按照自己的步伐人認證證地去做,就會逐漸步入正規,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走出低谷。

恆子奶奶在有了兩個孩子後,過得很艱難,一方面工作,一方面照顧家裡,一方面撫養孩子,而丈夫依然改變不了長期嗜酒的愛好。

雖然做了一些努力,但無法改變丈夫的態度和做法,這也讓恆子奶奶悟出了一個道理,她說:用盡千方百計,耗費幾年或幾十年想要改變他人,只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

深以為然。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更無法改變一個人,而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改變我們的態度和看法,做好我們該做的。

與其強求別人改變,不如把心力放在如何讓自己快樂生活上,這比什麼都重要。

關於關係:真誠待人,用心傾聽,但也要保持距離感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

人和人的關係就像刺蝟, 靠的近了怕扎著對方,離得遠了又相互牽掛,所以,剛剛好的距離,也是恰到好處的人際關係。

恆子奶奶在人際關係這方面也處理的恰到好處。她指出:和那個人該交往還是遠離,不要急於尋找答案,調整心理的距離感就夠了。

也就是說,人和人之間,都要保有一定的距離感,這樣不會被傷,也不會傷害別人。

恆子奶奶已經90歲了,依然自己一個人住,她的大兒子雖然住在隔壁,但她不願意摻和到兒子的生活中去,而是選擇每週末和家人一起團聚。

其它時間,各忙各的,各過各自的生活。

她很懂得退出舞臺,給兒子兒媳自己的生活和空間。

坦白說,人和人的關係,情深緣淺早已註定,有些人一見如故,有些人即使認識十年,二十年,依然只是過客。

所以,在對待和別人的關係時,要隨緣,要坦然面對建立的,沒有建立的關係。這樣,才會不會被關係所困擾,亦不會擾亂自己的生活。

關於教育:所謂育兒,其實也是成長

談起教育,每個家長都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卻時常忘記了孩子本該成長的樣子。

特別是很多家長只是為了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以為交給老師就可以了。

將自己的意志與思想強加給孩子身上,不顧孩子真正想要的。

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還記得去年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陶虹飾演的宋倩,是英子的媽媽,在英子高三時,360度無死角監控英子學習,在英子報志願的問題上,分歧嚴重,導致英子抑鬱,差點輕生。

英子需要成長,作為母親的宋倩又何嘗不是呢?

恆子奶奶在書中說:人通過培養孩子,其實也是在培養自己。

育兒過程,就是讓自己越發優秀的成長過程。養育孩子,也是成長。

而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所有的語言都不及實際行動來的真實,比如陪伴,比如傾聽,比如真正為孩子著想,而不是形式上的關愛。

關於幸福: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我們總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的確如此。當一個人內心的落差越來越大,他的幸福感就會大打折扣。

反之,如果一個人不要期望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時時能感覺到小歡喜,那他的幸福值肯定高。

金錢不是評判幸福的唯一標準,只是一個必要條件,真正的幸福,或許和金錢沒多大關係。

比如你暗戀許久的人給你一個眼神的回應;比如你坐在電腦前敲完一篇文章;比如你收到遠在他鄉朋友的祝福,比如你做了一個很美的夢;甚至是逛街遇到一件漂亮的衣服,都是你生命中的小確幸,也是小歡喜。

這樣一個個小歡喜聚集,也就是一份大大的幸福。

就像畢淑敏在《提醒幸福》一文中說:

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


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喪又焦慮的時代,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不得不說,幸福是一種感受,獲得幸福卻是一種能力。

所以,在生活中,不要認為別人的給予理所當然,也不要忽略別人的努力與善意,感謝自己所得到的,並且不要奢求太多,那麼,快樂必然多一些,感動也會多一些,你的幸福就會多一些。

《人間值得》是恆子奶奶用90年來生活的歷練給我們寫的一本書,將生活的哲理與我們娓娓道來,教給我們生活變輕鬆的思考方式,同時給我們生活中的大智慧。

如果你覺得累了,倦了,不妨走進恆子奶奶的文字,不妨看看恆子奶奶如何有智慧地生活。

最後借用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