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明天穿什麼,是一個讓人糾結的選擇題。

而曾經穿過什麼,則可能是一個學術問題。

時間會模糊記憶,拿出一張二十一世紀初的生活照,很多人都會覺得那是的裝扮既熟悉,又怪異,甚至還覺得有一絲絲羞恥。

那麼幾千年前,比如《封神榜》故事發生的商周時代,人們在早上睡醒後會選擇穿什麼呢?

商周時代初印象,影視劇服裝造型

1990年版的《封神榜》是我童年接觸到的描繪距今最遙遠朝代的影視作品,當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各種法術之外,便是演員清涼的穿著了。以至於在沒有系統學歷史之前都想當然的認為電視劇裡的服裝造型就是上古時代的樣子。距今那麼遙遠的朝代,肯定技術不怎樣,湊合著穿了,難怪大王和王妃都衣不蔽體。

不過,等到後來在看到這部電視劇的某些畫面,妲己那碩大的耳環、閃亮的眼影,還有那圓形的床……商代人簡直不要太時尚啊。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看起來很時尚的紂王和妲己。

(改動部分)這部劇的造型如果放到現在簡直妥妥的雷劇,更有可能無法通過審核。觀眾對此評價頗高,除因為承載了90後的童年回憶而被蒙上了一層懷舊濾鏡外,還在於前互聯網時代,關於這部劇的奇葩造型的批評聲音無法像如今這樣得到廣泛的傳播。回過頭來看,這部劇造型槽點數不勝數,其裝束的大膽乃至暴露。紂王及朝中大臣則頭戴髮箍,穿短裙,蹬長靴;以妲己為代表的女性的三點式裝束隨處可見;摘星樓內則混雜現代席夢思床、游泳池、羅馬噴泉及沙發等。據說服裝造型是參考了古希臘古羅馬的樣式,與傳統神話像去十萬八千里,有一種看中國人戴假髮表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既視感。如果不是這部劇先入為主的佔據了90年代觀眾的認知,在今天定會被噴的體無完膚。

商代人肯定不會這樣穿衣,那麼後來的2001版的《封神榜》以及各種翻拍版呢?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插圖人物服裝即反映出明代漢人裝束又融合傳統的人物畫程式化手法,這種形象也被清代繪本所繼承。上圖為清代墨繪本《封神真形圖》,圖片來自搜狐博主“國畫家”。雖然中原已經剃髮易服,上古的神仙們仍然峨冠博帶。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2001這版《封神榜》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經典,服化道上也努力營造了一種質樸古拙氣息。同《尋秦記》的服裝藝術比較,給人一種先秦時代的感覺。(改動部分)ps.也有人說那是TVB窮,一批衣服好幾個劇組一直反覆用……

當然,越往後就越華麗了,但也越誇張和出格。不僅質感沒有提升,反倒是大紅大綠、反光布料加全員磨皮,一股塑料感。這服化道,不說什麼考據形制,就以國產古裝劇的一貫操作而論,你要說你翻拍的是《隋唐英雄傳》《仙劍奇俠傳》我都信。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姜子牙的夫人讓我想起了《皇嫂田桂花》。

於和偉老師這個造型真正詮釋了“鶴髮童顏”一詞,想必修仙之人定有駐顏妙術,自動磨皮手到擒來,讓肌膚重回二十歲。

總結起來給人的感覺就是,每過五年,這些《封神榜》的翻拍劇服化道營造的觀感就向後跳躍500年。90版的古希臘古羅馬風格獨樹一幟,太過獨特就不說了。2001版的還有有意營造一種先秦的感覺,等到了林心如、范冰冰版,我彷彿在看漢代古裝劇《美人心計》,還有更牛逼的等到了《封神英雄》這兒,已經超脫國產古裝劇用自己用服裝營造起來的時空尺度,進化到了仙俠世界,比《古劍奇譚》、《軒轅劍》還要仙,還要豔。塑料感、影樓風的服化道再配上站在原地兩手比劃後期加動感光波的打鬥場面,嗯,果然都是神話,殊途同歸啊。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感覺再多嘴就要被砍了……

商周時代的服裝都長啥樣?

在不講究專利和版權的古代,許多發明最後都被掛到了黃帝名下。《周易·繫辭傳下第八》中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機賦》中記載:“古者衣皮即服裝也,特衣裳未辨羲、炎以來,裳衣已分,至皇帝而袞等,大力非謂始衣服也”。也就是說原始社會不會紡織的時候都是就地取材,穿皮草,還不知道啥叫衣裳。從伏羲炎黃這裡開始才對什麼是衣裳,怎麼穿有個劃時代的變化,上身的叫衣,下半身的叫裳。而且人分幾等,統治者怎麼穿還有很多講究。平民怎麼穿?那不重要。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這是位於今山東濟寧的東漢武梁祠畫像石上的軒轅黃帝形象,反映了漢代人觀念中的黃帝時代裝束。頭上戴著“冕”,身著交領右衽長袍,長袍直袖,略寬鬆,可見窄袖襯衣。長袍下襬纏繞,類似於漢代“曲裾”。

可是商周對於東漢來說也是一千多年前了,就好比北宋初年和現在的距離,更別提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了。

好在現代考古學的出現,人們開始跳出經書和傳說,對於文獻缺失的上古時期,出土遺物更為靠譜。

數量最龐大的商代遺物要數甲骨了,其中就有很多甲骨文記錄下服裝的名稱,反映出早期的服裝形象,更有不同的類別和等級。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甲骨文中“衣”的不同寫法,甲骨文往往一個字有多種寫法,而且常常左右不分,比如“司母戊”和“後母戊”。此外,是否也意味著當時衣領的形態呈現一種多樣化的狀態呢?交領、淺交領、對襟、U型領?

甲骨文中和服飾相關的文字除“衣”之外們還有“裘”“冠”“冕”“履”,衣服、帽子、鞋靴都有了。但是他們究竟長啥樣,有沒有更直觀的實物呢?

說到實物就不得不提到商代考古的“寶藏”級發現——殷墟婦好墓了。1976年社科院考古所安陽工作隊發現了一座未遭到破壞的墓葬,出土了隨葬品1928件,其中玉人13件、石人2件。玉質圓雕人像共8件,又可分為整身雕像和頭部雕像兩類。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M5是婦好墓在發掘時的編號,371代表這件玉人是該墓出土的第371件遺物。該玉人留短髮,梳長辮一條,辮根在右耳後側,往上盤至頭頂,由頭頂繞至左耳後側,又由左耳側伸向右耳,辮梢與辮根相接。戴環裝冠,冠在額頭上方捲曲為圓筒狀,雕刻幾何紋。身著窄袖衣,兩袖上施雲雷紋胸前衣襟以相交呈V形,似有多層,壓在表面為幾何紋的寬腰帶下方。從正面看,玉人下身穿裳,腹部有一條上窄下款的梯形“蔽膝”從腰帶垂下。

造型奇葩的90版《封神榜》,卻在這一點上頗有些商代的意思

第372號人形雕像短髮留辨,身穿圓領窄袖上衣,衣服胸前施獸面紋樣,背後則相對簡化為雲紋。兩袖的菱形延伸至腿部,似乎穿著合身的褲裝。

從這些資料來看,商代似乎流行短髮結辮,上衣形制多樣,出現了交領、圓領。371號玉人的著裝最為隆重,與後世文獻中“上衣下裳”的描述相吻合。

(改動部分)這樣看來,90年版的《封神榜》中那些普遍戴箍形冠留短髮的一眾男性角色還真有幾分商代的意思,對於當初以古希臘古羅馬服裝元素為靈感的設計來說算是一種歪打正著吧。正如古希臘男性留短髮的習慣和商代玉人的短髮一樣,是亞歐大陸兩端的遙遠文明的一種奇妙巧合。

但是在前人的不完美面前,後來者卻沒有完成超越。先不論編劇和演技,單說服裝造型這一塊。遙遠的上古朝代為創作提供了絕佳的舞臺,不斷豐富的研究資料又勾勒出粗線條的輪廓。明明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但設計師卻偷懶。好像是把那些漢代劇、唐代劇仙俠架空劇組的服裝道具直接轉租過來一樣,用影樓面料來汙染熒屏和觀眾的眼睛。這恐怕不僅是懶的原因了。

參考文獻:

王蘋:《婦好墓出土人像及相關問題探討》,博物院,2018年10月

劉莉:《商代的日常服飾文化》,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冀豔波、徐軍 、張華君:《商周服飾初探》,西安工程科學院院報,2002年3月,第16卷第1期。

溫婷婷:《原典與電視劇改編版本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

*出土器物照片及線圖來自王蘋:《婦好墓出土人像及相關問題探討》,其餘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