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單從信用保證保險角度出發,各大上市保險公司2019年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從2019年財報來看,中國人保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增長近一倍,但承保利潤卻大幅變動,直接由盈轉虧。


這其中,針對於消費金融行業的融資類信用保證保險,虧損尤為嚴重。


事實上,中國人保業績虧損只是保險行業在消費金融遇冷的冰山一角。包括眾安在線、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在內的眾多上市保險公司,2019年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大多都有所提升,但承保利潤卻無一例外地下滑。


受業績虧損影響,保險公司開始把控消費金融風險敞口。


就像多米諾骨牌推倒了第一個鍵,後續影響逐漸浮出水面。當保險公司不再輕易給借款人、助貸平臺增信,平臺運營成本提高,縮減了助貸平臺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空間。


這或許是近期銀行紛紛上線自營產品的其中一大原因,沒有了保險公司的加持、助貸平臺無法像之前那樣輕易獲得增信,就不能與金融機構展開合作了,沒人兜底外加沒有流量輸入,銀行只好親自上陣。”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與此同時,替代保證保險的融資擔保迎來紅利。助貸平臺又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人保最為激進


首先來分析下2019年,四家上市系保險公司2019年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對比。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單位:億元


除眾安在線略有下滑外,其餘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均有不同幅度提升。


這表明保險公司在2019年,大多加大了在此領域的投入力度。


和保費提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面下滑的承保利潤。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單位: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眾安在線並未在財報中說明信用保證保險的具體承保利潤,但據財報顯示,消費金融產品賠付率從2018年的72.3%上升到2019年的97%。


下面來看看2019年四大上市系保險公司,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具體表現。


中國人保:


中國人保在消金領域的投入無疑是這四家中最為激進的。


據第一財經報道,此前,人保財險與曾與兩家P2P機構展開合作:宜人貸、玖富普惠。2018年2月,宜人貸與人保財險達成合作,簽訂三年合作協議,針對特定借款產品推出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2018年3月,玖富普惠與人保財險達成合作,為其提供履約保證保險保障業務。


據人保財險黨委委員、副總裁沈東介紹,人保信用保證保險業務之所以如此大幅度“扭虧為盈”,主要就是融資類信用保證險所致。


好在人保已經開始把控風險敞口。


“從2018年3季度起,我們已經沒有承保新的P2P業務,現有平臺業務正在對模式進行改變。”在2019年11月1日,中國人保2019年投資者開放日上,人保財險總裁謝一群表示。


自2019年四季度起,人保針對於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在准入方面不僅對貸款總額有了更加嚴格的限額管理,根據平臺類別和區域類別不同,分別進行了分類限額管理。


2020年Q1,人保的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呈現出明顯的負增長趨勢。同比下降近乎一半。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單位:億元


中國平安:


單論保費收入和承保利潤,中國平安均遠遠超過中國人保,之所以說他沒有前者“激進”,是因為其承保對象大多是平安體系內成員。


根據中國平安2018年財報,信用保證保險業務主要與集團內部專業公司緊密合作,業務風險可控。


2019年財報中,中國平安進一步說明,平安產險僅向集團內部其他專業公司引流的個人和小微企業主提供借款和貸款保證保險服務,並與集團專業公司進行交叉驗證和多維風險審核,確保業務風險可控。


合作伙伴熟門熟路好處自然在於風險可控,在2019年消費金融整體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中國平安信用保證保險承保利潤並沒有斷崖式下跌。


眾安在線:


從純保費角度看,眾安在線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無疑是四家中最低的,不過這更多要歸咎於公司體量原因。


其2019年總保費146.30億元,尚不及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信用保證保險單個板塊的保費收入。


事實上,眾安消費金融保費佔公司總保費21%,這一比例並不低。


眾安承保對象一部分是股東螞蟻金服。


眾安與螞蟻金服集團已簽訂提供保險產品框架協議,在一般及日常業務過程中向螞蟻金服及、或其聯繫人銷售各類保險產品,包括信託計劃保證保險、團體健康險及其他各種形式的保險產品。預期於上市後繼續與螞蟻金服及其聯繫人按類似條款簽訂協議。


此外,2019年眾安還在積極擴展業務。


包括翼支付、沃錢包、和包,電商場景寺庫在內的互聯網場景平臺;小贏、樂信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及其他持牌機構,都是眾安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合作伙伴。


與巨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資產安全性,眾安2019年消金產品賠付率並沒有顯著上升。


中國太保:


中國太保的保證險業務主要聚焦於個人類和保證金替代類業務。其2019年承保利潤為1.25億元,同比下降近一半。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壓縮助貸平臺生存空間


沈東指出,融資類信用保證險,大部分還是一年期的業務,比例超過70%以上,只有30%左右屬於多年期。


當這些一年期業務結束後,各大保險公司開始加強對消費金融產品的承保準入。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信用保證保險利潤下滑,不是倒在資產質量上,而是躺槍P2P整頓。平臺被關停,導致保險公司直接面對高風險客戶,但沒有高利潤對沖,因為吃掉高利潤的平臺倒了。


他同時表示,短期內市場肯定不會有明顯復甦,本來在業績壓力下掙扎的保險,在這種經濟環境下,一定不再敢輕易放鬆金融機構准入門檻。


中國人保2020年Q1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斷崖式下滑,較好的體現出這種趨勢。


事實上,保險公司信用保證保險保費的縮減,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給助貸平臺增信業務的降低。


這種趨勢在眾安在線財報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眾安在線將信用保證保險分為保證險和信用險,其中保證險針對於個人增信,而信用險則是給助貸平臺增信。


信用保證險“增收不增利”,人保、平安等險企收縮消費金融業務

單位:億元


從眾安在線2018、2019這兩年信用險和保證險對比趨勢不難看出,給個人增信的保證險保費還有所增長;而給助貸平臺增信的信用險,2019年保費收入呈斷崖式下滑,同比下降近70%。


不難看出,保險公司在逐漸拋棄給助貸平臺的增信業務。


很多助貸平臺之前靠著保險公司的增信,才能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保險公司的退出,提高了平臺運營成本,減小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空間。


這帶來兩方面影響。


部分業內人士眼裡,“斷舍離”助貸平臺後,部分銀行只能開展自營產品。


包括藍海銀行、招商銀行在內的一眾金融機構,近期紛紛上線了自營現金貸產品。


而那些必須引入增信機構的平臺,則引入了融資擔保公司代替保險,這也使融擔成為了近期行業熱點。


當然,市場總是在循環中發展,當P2P暴雷潮影響消逝後,保險公司也許會重新迴歸消費金融市場,畢竟誰也不想放棄這塊嘴邊的肥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