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向上,蘋果向下

曾幾何時,蘋果iPhone是很多人心中的高端手機代表,而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國產安卓手機陣營則依靠性價比優勢在中國乃至全球手機市場攻城略地。

但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這一傳統格局正被打破。

一方面,國內安卓手機廠商依靠中低端手機在守住性價比優勢的同時,不斷豐富終端產品矩陣,開始向高端手機市場進擊。隨之而來的,受芯片採購成本增加、供應鏈、市場營銷等多重因素影響,安卓手機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傳導到消費層,就是安卓高端旗艦手機的定價區間在不斷上揚。

另一方面,和華為、小米引領國產手機向高端手機市場高歌猛進相反,蘋果iPhone似乎正在改變之前的“高冷”形象,走上了和安卓手機陣營相反的方向。

安卓向上,苹果向下

實際上,蘋果iPhone似乎也已經不能再簡單的定位於高端手機了。

從2019年iPhone11降價發售開始,到新iPhone SE的推出,再到iPhone12售價可能低於iPhone11的猜測,蘋果在中國市場似乎更傾向於“下沉”:一方面不斷拉低新機售價來搶奪中端手機市場的額;另一方面,也在努力留住iOS的老用戶,抵禦安卓手機陣營的侵襲。

集體“出海”

受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影響,2020年或將成為手機廠商們“失去的一年”,而這一挑戰,甚至會延續至2021年。

據IDC預測,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降10.6%,而2020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萎縮2.3%;另一家數據統計公司CCS Insights也給出了同樣的預判:2020年智能手機銷量將會暴跌1.5億部。

從2020年一季度國內市場發佈的旗艦新機來看,一向通過“高配低價”站穩腳跟的國產手機廠商開始發力5G高端手機,同時不斷拓寬市場邊界。

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170家運營商推出5G商用網絡,5G手機已經成為廠商的主要發力點。

此外,各大廠商也開始在技術賽道不斷追逐,比如華為的重大技術突破GPU Turbo(圖形處理加速技術)掀起了一陣“嚇人科技”的潮流。業界認為,突破了圖形處理的“短板”後,未來華為與三星、蘋果的競爭上將握有主動權。

而隨著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率的快速提升,國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海外業務逐漸成為很多中國手機廠商的重要增長點。雷軍近期發佈的公開信中也提及“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是小米的成長性策略之一”,並表示要在目前國際業務營收佔比36%的基礎上做出突破。

此外,榮耀也宣佈將深化全球戰略計劃,重點發力亞洲、歐洲等重點市場;vivo已經進軍20個海外市場及地區;OPPO也與蘭博基尼汽車達成全球戰略合作,並宣佈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5G風口

與此同時,5G成為風口。

特別是隨著5G手機的價格逐漸下探,其出貨量也會進一步提升,而藉助5G手機加速全球化擴張的國產安卓手機廠商們,顯然已搶佔了先發位置。

2020年初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國內手機廠商的5G熱情不減,紛紛通過線上發佈會的形式推出5G旗艦新機:小米10系列、vivo iQOO 3、OPPO Find X2、華為P40等相繼發佈。

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今年Q1共有57款5G新機上市,佔到了上市新機總數的一半以上。從銷量來看,國內5G手機在整體智能手機銷量中的佔比也提升到了7.7%,環比增長了4.8%,成為第一季度總體疲軟的手機市場唯一的亮點。

不過,就熱賣機型來說,一季度新機市場上售出最多的5G手機其實並非本季度上市的新機,而是2019年Q4發佈的華為Mate 30 Pro 5G和華為Mate 30 5G。

安卓向上,苹果向下

無獨有偶,二手市場同樣如此。轉轉發布的2020年Q1手機行情報告顯示,Mate 30 Pro 5G、Mate 30 5G以及iQOO Pro 5G分別佔據轉轉平臺二手5G手機交易榜的前三位。

轉轉優品研究院的分析師表示,一季度上市的5G新機型雖然多,但受疫情、芯片採購成本、供應鏈產能等多重因素影響,新機尤其是旗艦機型與上代相比呈現出價格“普漲”的趨勢。相比之下,華為Mate30系列5G版由於上市時間長,軟硬件實力強勁,且價格有所下滑後推高了性價比,所以更受歡迎,在二手市場上這一點更加明顯。

短兵交接

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主流手機廠商中,小米每部手機賺取的利潤為2美元,vivo、OPPO和華為則為10多美元,而蘋果每部手機能賺取高達151美元的利潤。

這也是為什麼從2019年開始,中國的安卓手機廠商們紛紛聚焦高端手機市場的原因所在。從一季度上市的國產安卓手機看,進一步高端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10,基礎款價格已經到了3999元,Pro版更是4999元起。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蘋果iPhone雖然憑藉高售價保證了利潤,但在安卓手機陣營此前多年“高質低價”策略的侵襲下,其出貨量下滑嚴重,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不斷被分食。

整體來看,今年高端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及銷售狀況依然不太明朗,即便有5G加持,但較高的價格、缺乏和蘋果iPhone一樣的品牌溢價能力,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再加上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承壓後,開始進行全價位終端佈局,比如開始力推低價手機,也讓安卓手機廠商進一步承壓。

在此背景下,安卓手機廠商和蘋果公司正在互相踏入對方的舒適區。

新款iPhone SE的發佈,對傾心於中高端市場的國產安卓手機來說,更像是一場精準的降維打擊。蘋果自然希望通過更好的產品力,來吸引更多這個價位段的消費者。

從以往的發展形式看,安卓陣營此前施行的性價比策略是有效的,但想要長久發展,確實也需要儘可能地提升品牌溢價空間,努力擺脫消費者已經形成的低價誤區。

但在今年,同樣因疫情的爆發,安卓陣營原本借5G東風謀求高端市場的策略是否還能奏效,顯然已是未知數。

一方面,雖然華為已經佔據優勢,但蘋果在高端機市場的地位也還算穩固,這也是為什麼蘋果在2019年出貨量下滑但營收仍位居全球第一;另一方面,蘋果已經開始在中低端市場佈局,從iPhone SE的火爆可以看出,即便外界認為蘋果是想精準捕捉iPhone6和iPhone7的老用戶,但誰又能說蘋果沒有搶奪原本安卓佔優的低端市場的野心呢?

這一情況,在二手手機市場也表現明顯。

二手交易平臺轉轉此前發佈的2020年一季度手機行情報告顯示,以華為為代表的安卓手機,在二手市場的保值率和品牌影響力都較之前有明顯提升;此外,小米手機在二手市場的交易量也一直穩定。不過,和安卓陣營相比,iPhone在二手市場的王者地位目前仍難撼動,一直也是轉轉平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手機品牌。

安卓向上,苹果向下

今年3月,蘋果一季度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近10萬臺貨源機(蘋果BS機),開始在轉轉和轉轉旗下B2B平臺“採貨俠”搶先發售。這批BS機品質可與新機媲美,同時價格不僅比新機便宜至少上千元,還比其他二手手機平臺當前的售價便宜數百元,是二手市場的稀缺尖貨。

這批蘋果BS機一發售,就在C端和B端市場引起強烈反響。4月16日晚,轉轉CEO黃煒在直播帶貨首秀中也是力薦蘋果BS機,一個小時賣出700多部,成交額近400萬元,其中補貼後售價僅4099元的99新iPhone11 64G版就賣出了100多萬,足見這批高品質手機的受歡迎程度。

此外,銷售火爆的新iPhone SE在轉轉平臺上延續了蘋果“下沉”的趨勢。轉轉發布的即時手機行情顯示,各大新品電商平臺針對新iPhone SE降價促銷發售的同時,轉轉平臺上的新iPhone SE同樣普遍降價200元轉售,其中128G款更是最高降價300元即可入手。

可見,在“下沉”市場和二手市場,iPhone仍然擁有大批擁躉。

慾望收緊

其實,消費者的換機慾望和購買力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5082元,比上年同期實際下降12.5%。

數據證明,在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慾望確實有所收緊。再加上智能手機術創新趨於疲軟,短期內並沒有能完全體現5G特點的熱門級終端出現,5G手機的銷量在短期內恐怕也很難有大幅度的明顯提升或者代替4G手機的市場主導地位。從消費角度來說,在資費標準尚未明顯下降的前提下,也很難去爽快的承擔5G帶來的手機溢價。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依然還是會對價格非常敏感,同時也更看重性價比。

轉轉優品研究院的分析師表示,消費者對於5G手機的熱情其實並未因疫情、經濟下行等因素而消散,但新機的換機潮確實會有所減緩,同時也逐步向二手手機市場“轉嫁”。

目前,不少安卓5G手機的定價在3000元左右,相比之下,剔除品牌溢價的二手手機無疑更受歡迎,不少想要嚐鮮5G的用戶已經開始選擇上二手平臺上購買高性價比的5G手機。

安卓向上,苹果向下

極光大數據發佈的《二手手機行業研究報告》提到,轉轉已逐步發展成為用戶交易二手手機的最主要渠道。特別是自2019年以來,不論是品牌知名度、行業滲透率、用戶覆蓋率以及用戶增長等方面,轉轉均已位於行業第一位置。

一般來說,消費者在購買二手手機機時,除去價格因素,對平臺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也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因為傳統線下二手手機交易的痛點依然存在,需要平臺提供相應的服務來作擔保。

作為國內領先的二手交易平臺,轉轉除了有充足的高品質手機貨源,價格也具備優勢外,平臺所提供的專業質檢及相應質保服務更為重要。

比如轉轉CEO黃煒直播帶貨力薦的轉轉自營專區的二手手機,不僅已經經過專業質檢,還可享受7天無理由退貨和365天質保等服務。這些服務極大的提升了用戶交易二手手機的信任度,讓消費者在買賣時更放心,也構建起轉轉在整個二手手機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不管是安卓向上,還是蘋果向下,當新機市場的出貨量下滑趨勢已不可避免、5G普及尚需時日之際,二手手機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都將會變得更加活躍。

黃煒曾表示,二手是一個更抗週期的行業,物美價廉的商品會越來越受到歡迎,手機其實也是如此。對於消費者而言,有優質貨源、能提供專業質檢的轉轉,無疑已是大家買賣二手手機的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