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前言: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們讀完後能對保險,特別是對商業保險,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更好的為自己及家人配置合適的保險產品, 在購買保險產品時少走彎路。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瞭解真正的保險, 不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本文分以下幾個方面講:

一、中國保險業的大環境:銀保監會

二、中國保險業的小環境:保險公司

三、保險分類

四、保險配置思路

五、每個家庭成員怎麼配置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一、中國的保險業的大環境——銀保監會

銀保監會,全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其前身是保監會和銀監會。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保監會和銀監會合並,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下線成為歷史。

銀保監會為保險業起草相關法律法規,擬定行業規劃,並對保險公司及高級管理人員進行審批認定 ,依法對其進行監管和調查。一個保險公司的設立,變更和清算,需要銀保監會審批,其經營和財務狀況接受銀保監會的檢查,在修訂條款和開發新險種時,需要到銀保監會備案。另外,銀保監會還查處保險公司的非法經營行為,以維護保險市場的公平競爭。

說的比較官方,看不太懂?總之,一句話:保險公司、保險產品、保險銷售,保險理賠等等,只要是商業保險行為有關的現在都歸銀保監會管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而我為什麼先談銀保監會呢?

因為我想讓你們都瞭解,在中國的保險公司購買和持有的保單是世界所有國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監管保護的。

為啥說是最安全的?因為從償付能力監管來看,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保險業監管水平最全面最先進的國家。

中國保險業的償付能力二代監管規則,簡稱C-ROSS。簡單來說,每季度末和年末,保險公司都要公佈償付能力,並且通過建立詳盡的數學模型和壓力測試後,能確保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無論發生什麼事件都不會倒閉。這個概率意味著保險公司可以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災難而並不影響到賠付。

償付能力制度為多級預警制度:

安全線第一檔,就是償付能力要高於150%,即(認可資產-認可負債)/ 最低資本的計算結果要不低於150%。高於150%沒有任何影響。如果計算結果低於150%,銀保監會會將其列為嚴格監管對象,保險公司必須想辦法將償付能力弄回到150%。

安全線第二檔,償付能力必須在100%以上。 如果跌破安全線100%,保監會就會動用各種監管權力要求保險公司採取股東增持、限制業務範圍、限制廣告投放等等各種可行辦法讓保險公司儘快將償付能力恢復到最低安全線之上。如果低於30%, 就有可能被接管。

因此可見, 國內大大小小的保險公司在中國,乃至在世界範圍看,都是安全的,靠譜的。所有的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都在國家的嚴格~“嚴格”~監管之下

PS:國內各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信息可以通過中國保險業協會網站或各保險公司的官網信息披露欄目查閱,及時公開的信息披露也屬於重要的償二代監管環節。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有保監會這麼嚴格的償付能力監管,對投保人的保單安全就是最有利的保障。

當然, 還是會有人問, 保險公司可以倒閉嗎? 當然可以的。 但是難, 非常難!因為保險公司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事,國家的長遠目標是維護社會穩定,自然不會允許保險公司隨隨便便倒閉。

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並不一定代表保險公司會倒閉。即使是負數,也就是資不抵債,這些保險公司離真正意義的破產也差十萬八千里。因為能開保險公司的股東們都不缺錢,還有那些覬覦保險公司牌照的人想借機摻和的也不缺錢,隨時可以注資。 而且我們還有破產限制和保障基金。

破產限制

在《保險法》第89條和第92條有明確規定,除因分離、合併或者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詳細請看下圖)。換句話說,必須有接盤的,才能走人。如果沒有接盤的,將由國務院保險監管管理機構指定公司接受轉讓。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況且如果真有保險公司破產,我們還有保險保障基金來保證你的保單安全。

保險保障基金

保險保障基金是由保監會、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共同發起設立的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公司管理的,現在保險保障基金規模慘不多800億,主要來源於投保人購買商業保險的保費中很小一部分的繳納。保險保障基金可以舒緩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使其恢復正常。


一直以來,在中國,保險公司破產沒發生過,保險保障基金出手也就3次。分別是新華保險、中華聯合和安邦保險。

前兩次出手後保險保障基金最終都全身而退,這兩間保險公司也恢復了正常經營。而今年,據保監會網站4月4日消息,為穩妥有序推進安邦保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維護穩定經營,2018年3月28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同意保險保障基金向安邦保險集團增資608.04億元。增資後,安邦保險集團註冊資本619億元。目前,還在接管中,相信不久的將來,保險保障基金會也同樣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二、中國的保險業的小環境——保險公司

在中國,保險公司不是誰想開就能隨便開的,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保監會的審批拿到牌照並且接受監管。


在保監會排隊等批牌照的公司目前超過了100家! 但是,保監會對新保險公司批籌一直持非常

謹慎態度。一塊保險業務經營許可牌照,雖然保險法規定至少要有2億元人民幣實繳資本,但現實中沒有20億以上是很難成事的。而且即使20億不成問題, 保監會也會從多方面評估,獲得牌照不是一件容易事。

總而言之,能開保險公司的都是牛逼的, 因為保險牌照是稀缺資源。

說到保險公司,很多人會問哪個保險公司好?XX保險公司怎麼樣? XX保險公司沒聽說過,靠譜嗎?


國內的保險公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人身險公司就84家了。不過,沒聽說過的公司,未必就是小公司,更不是不靠譜。 無論你們眼中的“小公司”還是“大公司”,他們都有自身的一套經營策略。

有的公司通過投放大量廣告和招攬大量的業務員來開拓市場,那麼這類保險公司的營銷成本就比較高,所以產品的費率也就更高,而且他們比較偏向研發那種容易吸納更多保費的產品,例如:理財型、返款型的保險產品。

而有的保險公司通過研發性價比較高的保險產品來樹立品牌形象,因為沒有投入太多的廣告費用和招攬大量的業務員,所以營銷成本相對較低,相對費率就會更低。 他們偏向研發體現保險本質的產品(注重保障)。很多性價比高的產品都出自大眾消費者很少聽到的保險公司,因為大家的側重點不一樣。

其實,每家保險公司在資金上都是“大公司”,背後都有非常大的財團支持,倒閉和拒賠的幾率都差不多,而且這幾率都是很小很小很小~~~的。

實際上,只要是通過合法渠道掛牌銷售的保險公司,不管挑選哪一家保險公司都是可以的。 況且買保險其實更建議先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再考慮它是哪家保險公司。

畢竟,中國的實力是有目共賭的。買哪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是安全的,可靠的,因為都是受保監會監管的。不建議從某個保險公司裡挑產品,這樣太侷限了,能選擇的也少。

PS:如果想查詢某一家保險公司是否靠譜,那麼可以去【銀保監會】查詢瞭解保險公司的信息http://www.cbrc.gov.cn/chinese/newIndex.html

想查詢代理人、經紀公司資質, 也可以去【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http://iir.circ.gov.cn/web/

如果想知道一款產品條款是否備案, 可以先去保監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查一下對應保險公司目錄。http://www.cbrc.gov.cn/chinese/newIndex.html

如果你們獲取條款,可以去保險行業協會查詢並下載【中國保險行業協會】http://www.iachina.cn/


三、保險分類


先來看看保險的大致分類,如下圖所示: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我們這裡主要說的是人身險,所以就詳細說說: 人壽保險、健康保險,人身意外保險。

1、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即壽險,以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以生死為保險事故的保險,也稱為生命保險。保險人根據合同的規定負責對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死亡或生存至一定年齡時給付保險金。

簡單的說,壽險保障的是“生命”,只有身故才會賠付。壽險並不是買給自己的,是買給家人的,為的是自己深愛的人可以有額外的金錢繼續生活。作為經濟支柱,家庭負擔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車貸等債務,如果這些年內出事,對整個家庭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壽險保的就是萬一被保人掛了,其家人能領到壽險的保險金,為生活提供保障,延續對孩子和另一半的照顧及父母的贍養責任。沒錯,

壽險,其實就是愛與責任的代名詞 。


2、健康保險

健康保險是以人的健康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在遭受意外傷害和疾病侵擾而產生醫療費用、收入損失時,提供經濟補償或給付保險金。也被稱為醫療保險,或者疾病保險。

健康險其實總體來說分為兩類,按險種分的話就是重疾險和醫療險

重疾險

重大疾病險,是指當被保險人患保單指定的重大疾病確診,或者說達到條款中約定的條件後,保險人按合同約定定額支付保險金的保險。

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重疾險保障的是“大病”,“罹患”列表內的重疾就給賠。

根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產品監管要求,重疾產品的保險產品必須按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的重疾定義提供這6種保障:

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和終末期腎病這6種核心重疾。只有保障了這6種核心重疾的產品才能被命名為“XX重大疾病保險”,這6種重疾在所有人罹患重疾中佔比達到80%以上。而25種重疾,則是在上述6種重疾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9種重疾。在所有人罹患重疾中的比例達到95%以上,可以說幾乎涵蓋了所有高發重疾。

必須強調的是,這25種是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統一制定的,並不是保險公司。而從理賠數據來看,25種以外的疾病具體到一些特定的病種,發病率極低極低。所以重疾險的保障種類不是越多越好。

另外,普及一下防癌險。防癌險作為特殊的一種重疾險,是癌症領域的專屬險種。防癌險其實是 鎖定了一種高發的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惡性腫瘤(癌症)。防癌險價格相對較低,因為只保6種高發中的一種,所以保障範圍有限。

防癌險適合以下人群購買:

1、30歲以後的低收入人群;(窮啊,重疾買不起,防癌險好歹有個保障啊);

2、經常接觸化工原材料等致癌物品的人員;(患癌風險高)

3、家族中有多名癌症患者的人員;(患癌風險高)

4、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健康不允許,買不了重疾,退而求其次,買防癌險,健康告知寬鬆)

5、已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但希望提高癌症保障的人們。

PS:建議有條件優先考慮重疾險,再考慮防癌險。

醫療險

醫療保險,是對醫保個人自費部分和超過封頂線以上的部分醫療費用給予補充。社保對基本醫療項目的檢查、治療、用藥都有限制,如某些先進的治療技術和藥品、某些特需治療的疾病則需自付費用,這就需要商業醫療保險來滿足特殊的醫療保障的需要。

醫療險,一般指住院醫療,是報銷住院費用的。意外或者疾病導致的住院都可以報銷。看病花費了多少就讓保險公司報銷多少。理論上保額過高是沒有意義的,在價格相等合理的情況下追求高保額才是正確的。

其中醫療險有三種,一般醫療險,中端醫療險,高端醫療險。

一般醫療險: 保額基本是在1-20W之間,沒有免賠額或者很低的免賠額,報銷比例是百分百,社保內外都會保,保費也會相對高些。

中端醫療險:保額基本是100w到600w, 一般有一萬的免賠額,報銷比例是百分百,社保內外都保,保費會相對便宜。

高端醫療險:保額是千萬級別,什麼都會保門診住院,醫院花銷的都會保,不管私立還是公立。保費一年是幾萬元這樣,一般家庭不適合這類型。 (一般建議孩子考慮一般住院醫療險即可)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3、意外傷害保險

意外傷害險,即意外險,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而死亡、傷殘或門診、住院醫療等的保險賠償。

簡單理解,就是保“意外”。 意外有特定的含義:指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內,因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意外事故,致使身體蒙受傷害、殘廢或死亡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規定給付保險金的保險。猝死,個體食物中毒等不屬於意外。

意外險的保費很便宜,從保險槓桿的角度來看是最大的。意外險的保費不會因為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是根據意外的發生率來看的,而且沒有健康告知,對你的身體狀況也是沒有多大的要求,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購買的。而且它的槓桿很高,幾百塊的綜合意外險就有50W的保額,一般家庭都是能夠承擔起的。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四、保險配置的基本思路

保險配置思路一: 買純保障型的保險產品。

保險產品五花八門,險種那麼多,光名字和分類都已經夠讓人頭暈了: 分紅、返還、萬能、兩全、重疾、意外、防癌、健康......事實上,整個保險行業有兩萬多個產品,的確很難搞明白。不要緊,其實,我們可以簡單把保險產品分為兩類:純保障的保險 和 理財型的保險(又保障又理財的)。


純保障的保險,該類險種共同的特點是:投保人所需繳納的保費較少,卻能獲得較高的保障。但倘若未發生條款中約定的保險事件,所繳納的保費無返還

理財型的保險,那些什麼萬能、教育金、返這返那之類的基本都是這一類。這類產品不是標準意義上的保障產品,而是理財附加了保障。

很多人買到的或者接觸到的很多都是這種又保障又理財的產品,這是因為很多人都沒有明白保險的意義,也沒有心思去算算對比對比,所以被忽悠了。其實這類型的產品並不划算。貴而且並沒有發揮保險的意義。在購買第一份保險產品是千萬不能賣這種保險產品。

以一位30歲的男性為例,為了得到10萬元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障,他可以選擇購買理財型和保障型兩款產品,分別都是20年期繳費,理財型年繳費3400元,保障型僅需360元,相同的保障二者所繳納的保費相差近10倍。其實,每年多繳費的錢,保險公司用拿去做投資組。有空的話拿個計算機算一下就知道所謂理財的收益能有多少,很多比餘額寶還低。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保險公司只不過是將多收的保費拿去投資,將來幾十年後返還點利息給你。這種保險是很明顯的雞肋保險,要保障保障很低(10萬的保額,用來治療重疾是遠遠不夠的),要收益收益又不理想(還不如存餘額寶),那這份保險買來的意義何在呢?所以,推薦買純保障型的保險產品,不要再被忽悠了。

保險配置思路二: 以經濟支柱為主,先大人後小孩

買保險主要是轉移未來20年或30年內的大風險,而作為經濟支柱,家庭負擔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車貸等債務,如果這些年內出事,對整個家庭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買保險一定要先保經濟支柱,先大人後小孩。大人有了保障才是對孩子最大的保障,病了保險公司給錢治病,積蓄還在不會影響生活,孩子有錢能繼續好好的生活,把財務狀況保障住了,然後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環境成長,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責任。所以配置保險應該以經濟支柱為主,順序應該是:大人=》 小孩 =》老人


保險配置思路三:合理配置,做足保額。

常用的保額試算方法有三種:倍數法、生命價值法和家庭需求分析法。 1


A、 倍數法。 就是經常聽到的“雙十定律”,即保險額度不超過家庭的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總保險支出佔家庭年總收入的10% 為易。02

B、 生命價值法。所謂生命價值法就是以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做依據,來考慮應購買多少保額。估計被保險人以後的年均收入;確定退休年齡;從年收入中扣除各種稅收、保費、生活費等支出,剩餘的錢假設貢獻給他人--這些錢就是被保險人的生命價值。因此該方法對工作穩定、收入變化不大的成年人尤為用,比如:國企、央企、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員工。

推算演示:陳先生今年30歲,假設其60歲退休,退休前年平均收入是10萬元,平均年收入一半自己花掉,一半用於家人,即給家人花掉5萬元。那麼,按生命價值法則,陳先生的生命價值是:(60歲-30歲)×(10萬元-5萬元)=150萬元。所計算出的生命價值,可以作為考慮現階段該購買多少保額壽險的標準之一。

C、 家庭需求分析法。是從家庭支出的角度考慮的,就是計算當發生不幸時,會給家庭財務帶來多大缺口,根據這個實際缺口來制定保額。這種方法,我比較認同,同時也認為是最貼近實際的。畢竟我買保險的初心就是源於身上的家庭責任。具體算法如下:

(1) 壽險保額: 家庭負債+所有貸款+子女成年前教育費用+父母贍養費+預留生活費-現金存款-可變現資產。

前三項為必須補足費用,父母贍養費和預留生活費為預算範圍內考慮的風險缺口。至於保多久,推薦定期為主:最好到小孩成年,或者保障至60歲。定期壽險具有很大的槓槓性,保費低,保額高。60歲後家庭經濟支柱的責任已從父母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對考慮壽險的需求已非必須,所以青壯年考慮壽險的最佳方式即考慮定期壽險,充分發揮保險槓桿比。有家庭資產傳承及避稅考慮的家庭才需要考慮終身壽險。

(2)重疾險保額:治療費用+康復費用+收入補償

根據常發重疾目前的治療費用平均22.4W,重疾保額一般至少需有30w保額,這還僅僅考慮的是治療費用,若考慮康復費用和收入補償,加上通貨膨脹,一般建議至少需考慮50w+保額。至於保多久:有錢就保終生,沒錢就保定期。 如果收入情況不理想或預算不足,則寧可選擇投保定期重疾險做足保額,也不可因為選擇終身險而降低保額,這點基本配置原則希望大家切記!

(3)意外險保額:按壽險比例1:1配置

意外雖然發生概率很小,然而一旦遇到了,危害就特別大,對家庭來說是最突然的打擊。意外險的保額可以說是對壽險保額的一種補充,因為一旦發生意外身故,可以同時獲得意外險以及壽險的雙重賠償,保額是疊加的。因為意外殘疾的保額是根據主險保額按比例賠付的,顯然不能買太少。按照1:1的比例,來安排壽險和意外險的保額,即最少50w,理想保額為100w。

(4)醫療險:追求高保額同時注重性價比

醫療險不同於上述險種,是報銷性質的,看病花費了多少就讓保險公司報銷多少。因此理論上保額過高是沒有意義的,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追求高保額才是正確的。

同時醫療險是比較複雜的險種,投保人需留意條款中是否有免賠額,是否報銷自費藥品,特殊門診保額有無變化等內容。這類型的保險幾百塊就有幾百萬保額的保障,性價比是比較高的,通常是用來補充重疾保障。

小結: 保額的規劃

壽險:最少50w-理想100w

重疾:最少30w-理想50w+

意外:最少50w-理想100w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五、每個家庭成員怎麼配置保險?


最後,具體到每個家庭角色怎麼配置?

1、大人要買什麼保險?

(1)社保醫保。職工醫保,新農合,城鎮醫保都是屬於醫保的範疇。商業醫療險都是一年期的,不保證續保,保費也是會根據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中間身體不好還會有拒保加保費的風險,其次還可能會停售。而社保就不一樣,是國家的福利,是我們最基礎的醫療保障,可以保證續保的,而且就算身體有什麼毛病,買不了商業保險,社保還是可以繼續購買。而且,大人來說,生病住院的幾率很低,很多小病小痛有社保的保障是已經不錯了,剩下的支出是完全我們可以自留的。

(2)重疾險。重疾發生率在逐年提高,環境汙染,食品安全,工作壓力,生活習慣差等很多因素,讓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健康威脅. 而發生大病治療費用很高,普通經濟家庭一般不能承受。如果一家之主發生重疾,除了自己要受病魔的折磨,失去了收入來源,還需要額外支付的醫療費用,這對家庭的影響實在太大。所以重疾險是每個家庭的剛需。買多少:上面提到過,至少保額30W,理想50w+。保多久:有錢就保終身,經濟沒那麼好就保定期,保到60/70歲。既不會造成繳費壓力又把保障做足。

(3)壽險。家庭經濟支柱需要購買壽險。為什麼說家庭經濟支柱配置壽險,而小孩不需要呢。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家庭經濟支柱,他的身故,會導致收入中斷的,那麼孩子的撫養教育怎麼辦,老人的贍養怎麼辦?房貸車貸怎麼辦?而小孩沒有經濟來源,小孩的身故不會對家庭經濟有很大的影響。

買多少:上面提及過,最少50w-理想100w。

保多久:定期為主,最好到小孩成年,或者保障至60歲。定期壽險具有很大的槓槓性,保費低,保額高。

(4)意外險。意外險具有很大的槓槓性,根據大人的職業,工作性質來選擇意外險。意外險和重疾險,壽險,醫療險都不同,保費不會因為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是根據意外的發生率來看的,而且他沒有健康告知,對你的身體狀況也是沒有多大的要求,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購買的。幾百塊的綜合意外險就有50W的保額,意外險一年一買的性價比才是最高的,保障也比較全面。當然,意外險根據實際情況可買可不買。

2、小孩要買什麼保險?

1)首先,孩子的社保一定要先保證有,這個門檻低,費用也不高。出生時就該買新農合或居民醫保,保意外保疾病。此外,如果父母所在的公司福利較好,有公司團險,也應該給孩子加上。

2)重疾險。重疾險是剛需,年齡越小越便宜,也越容易承保。配置定期重疾,保到孩子成年或經濟獨立以後就可以。

3) 意外險。兒童風險意識較弱,發生意外事故的概率高,磕磕碰碰,貓抓狗咬的太常見了。兒童是意外事件高發群體,意外是兒童的第一大死因。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1000名兒童中會有一名兒童因意外喪身。意外險便宜,槓桿很高,幾百塊的綜合意外險就有幾十萬的保額,一般家庭都能承擔得起。

4)醫療險。一般建議孩子考慮一般住院醫療險即可。

簡配:意外險+醫療險

標配:意外險+醫療險+定期重疾

高配: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教育金

3、老人買什麼保險,怎麼買?

1) 老人最先看考慮的也是社保。便宜、門檻低。

2) 防癌險。 老人面臨的最大的風險也就是大病,年紀大買重疾險會很貴, 可能會出現保費保額都掛的情況, 也就是說, 你所交的保費比你的保額還高,而且購買重疾是有健康告知的, 年紀大了,身體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很多情況都通過不了健康告知,也比較難買到貴、合適的重疾險。那麼這種情況下,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考慮防癌險,就是隻保癌症,保障比重疾少,保費也便宜。市場上有很多針對老人的防癌險,健康告知也比較寬鬆,三高的老人也可以買。至於保額多少。保多久,這個就完全取決於家庭收入了, 在大人和小孩的保障充足的情況下再考慮老人的保險。

3)意外險。 除了防癌險, 還可以選擇意外險。 意外險沒有健康告知,對身體情況內有太大的要求,而且意外險的保費是根據意外的發生率來擬訂的, 和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不會說年齡越大,保費有大增長。 老人手腳不靈活, 容易摔跤骨折, 買意外險也是有必要的。

4)醫療險。如果比較年輕的健康的老人也可以選擇百萬醫療,對大病進行補充。 年紀大買醫療險會比較貴,條件好的家庭可以承受保費的話,是可以考慮的。

保險配置最全指南——新手入門“最全攻略”在這裡


文章雖長,但是認真看完的話,一定有所收穫,get 到買保險的正確姿勢!

PS:保險產品沒有什麼最好最實惠的,只有最適合的。保險產品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和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合理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