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是平凡,對你的恩情越重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答,“父母沒本事沒出息怎麼辦”?我回答已經過去幾天了,還有條友陸續評論點贊。引發我對這一話題的再次思考。說句實話,我覺得如果這真是一個子女提出的問題,能想到這個問題,就已大不孝!可再想想現今的社會,恐怕還真存在這種思維,借頭條這個平臺,闡述個人意見,希望對有緣人有所幫助!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孝文化是其中一條根本的主線,至少我自己這麼認為,也沒有什麼考證。但是到如今,我自己的感覺,孝文化的教育與推廣已是日漸式微。不記得在哪本書裡看過,教育,是孝文化的推廣!當時看到這句話,真是很震撼!我們如今的教育,好像大多是屬於技能類的了。我看現在的孝道,就看各自的家教與傳承了。可是,一個普通家庭,有多少可以談到家教與傳承呢?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可能與我們最近的就是一本《弟子規》了!很多國學課堂有這個講座,也有民間組織做國學推廣課程裡有這個學習,但是不得不說,力度與廣度,是無法與奧數英語啥相比的。

所以,我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千古傳承的孝文化走入低谷的呢?思之再三,淺說個人意見如下:

一、改革開放幾十年,即便是年過半百的為人父母者,也投身於賺錢的洪流中,自己本身也沒有做好孝順父母的榜樣;人常說,身教重於言教,我們自己做的不到,卻去要求孩子,那大多是邯鄲學步,失了根本!

二、這幾十年裡,我們的國家應該是史無前例的人口大遷徙,青壯離家,老幼守土,一年一面,成為廣大奮鬥者的常態,對於子女教育,最基本的已不能滿足,遑論其他;

三、教育的重心已轉向技能為中心,分數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四、社會風氣,重名利而輕品行。品行再好,無錢寸步難行;在一切向錢看的大環境裡,沒有了原則與底線,孝與不孝,已不被人所關注。

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平凡的父母,對於子女的養育,往往是付出全部!這份恩情,是永世難以報答的!為人子女,當謹記!

我不是什麼專家學者,也沒有做過社會調查,但是身邊的事例很多,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些現象。如果有一天,變成“兒嫌母醜,狗嫌家貧”的狀態,那不是一種悲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