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環、藍耳、豬瘟疫苗那麼多,為什麼打過之後還會得呢?

藍耳圓環病,我國那麼多疫苗為什麼打過之後還會復發 ?底部有圓環、藍耳、非洲豬瘟等預防方案

可能大多數養豬人都是在2007年高熱病之後才知道豬居然有一種這麼嚴重的疾病。從2007年至今已經過去了10多年的時間了,這10多年的時間各界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幫養豬朋友研發新型防控藍耳病的疫苗,可是直到今天雖然面世了8種藍耳疫苗,藍耳病依然肆虐養豬界,依然會時不時聽說某家豬場因為藍耳病爆發大量母豬流產的案例。  

  豬場存在何種症狀可說明豬場藍耳不穩定  

  母豬流產率超過8%  

  藍耳病會導致母豬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等嚴重的繁殖障礙。豬場內母豬的流產率超過8%,窩產死胎數達到20%,仔豬出生後一週內死亡率高於25%,只要出現以上三個症狀的兩個就說明豬場內已經發生藍耳病。

圓環、藍耳、豬瘟疫苗那麼多,為什麼打過之後還會得呢?

如何防控圓環、藍耳、非洲豬瘟?如何做好預防?

如何調理母豬亞健康?怎樣母豬才能更多產仔?

流產胎兒呈“大白胎” 

  當流產母豬多屬於妊娠後期母豬,流產胎兒大小跟正常仔豬大小相差不大,同時流產胎衣呈暗紅色,仔豬臍帶、各內臟有出現症狀時就說明豬場內正在發生藍耳病。  

  保育仔豬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達到20%  

  藍耳屬於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發病豬易繼發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常見細菌性疾病,若仔豬斷奶後發病率達到20%就說明豬場內藍耳不穩定。  

  八種藍耳疫苗,為何依然無法有效防控藍耳

  藍耳病最早是在1987年美國發現的,我國在1996年首次分離得到毒株,但是藍耳病在我國肆虐還屬2007年高熱病,當時從南到北高熱病席捲全國,超過70%的豬場未能倖免。

圓環、藍耳、豬瘟疫苗那麼多,為什麼打過之後還會得呢?

  為了儘快將藍耳疫情控制住,藍耳病毒滅活疫苗就被研發了出來,隨後藍耳疫苗的研發從未停止,包括ATCCVR-2332株、R98株、CH-1R株的經典毒株疫苗,以及GDr180株、HuN4-F112株、TJM-F92株和JXAI-R株四種變異毒株疫苗相繼面世,也就是說現在市場上已經存在了8種毒株的藍耳疫苗。可是依然會是不是聽說某個豬場藍耳病爆發母豬大面積流產。藍耳病的防控難度大,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藍耳病毒易變異 

  藍耳病毒屬於RNA病毒,RNA病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善變,包括病毒本身的變異、引種母豬帶來的新毒株與豬場原有毒株之間的雜合,以及更換疫苗後,新的疫苗毒株與原疫苗毒株之間的雜合,導致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不同豬場流行毒株不盡相同。目前各地流行的主要毒株是類NADC-30毒株。  

  藍耳病傳播途徑多樣

  藍耳的傳播途徑多樣,包括垂直傳播(母豬通過胎盤將藍耳病毒傳染給仔豬)和水平傳播(豬群之間通過呼吸道,公豬通過精液將藍耳病毒傳染給母豬)兩種。一旦豬場發生藍耳病,藍耳病會在各年齡段、各性別豬之間持續感染,無限循環,加大防控難度。

圓環、藍耳、豬瘟疫苗那麼多,為什麼打過之後還會得呢?

  目前藍耳最佳防控方案 

  因為藍耳病的特殊性,目前依然沒有一套確切的防控方案,只有通過疫苗、藥物、生物安全等措施進行綜合性防控。 

  疫苗免疫 

  藍耳疫苗免疫是最讓農民養豬人頭痛的問題了,有的專家建議豬場免疫經典株藍耳疫苗,有的專家建議豬場免疫高致病性毒株藍耳疫苗,而有的專家又不建議豬場免疫藍耳疫苗,這讓農民朋友無從下手。目前比較統一的原則是:豬場穩定,可以逐漸減少藍耳疫苗的免疫次數;經典株藍耳疫苗相對高致病性毒株藍耳疫苗更穩定。豬場不穩定免疫了高致病性毒株疫苗,後續穩定後應該減少免疫次數,並將高致病性毒株改為經典株。  

  藥物防控 

  目前世界上認可的防控藍耳病的藥物有替米考星和泰萬菌素兩種大環內酯類藥物,因為藍耳病毒主要是在肺泡巨噬細胞中複製,而這兩種藥物聚集在肺泡巨噬細胞中,可改善肺泡巨噬細胞的pH值,從而起到抑制藍耳病毒複製的效果。 

  此外,研究發現一些清熱解毒的中獸藥也可以起到防控藍耳的作用,比如:藍輕鬆藥物都被證明可降低豬群體內藍耳病毒的含量,降低豬群藍耳抗體的S/P值,降低藍耳抗體離散度等,使豬場藍耳病逐漸趨向於穩定。

如何防控圓環、藍耳、非洲豬瘟?如何做好預防?

肥豬怎麼養才能每頭多賺300元,如何減少用藥?

豬場出現咳喘不要怕,一招幫你解決。

小豬三針保健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