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貧窮算什麼?得有尊嚴地活著

從古至今,貧窮一直都是人類更古不變的中心話題。古今中外,不管是正統文學,還是野文雜記,都有對貧窮老百姓生活的描繪,探究著貧窮的根源,以期能找到解決貧窮的方法。貧窮就好像黏在人身上的病菌,怎麼也無法拔掉。

記得讀中學的時候,看過先鋒派文學作家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初讀的時候,只覺得怎麼會有這麼悲慘的主人公,一輩子靠買血來度日啊。而現在回過頭再看,許三觀的買血,除了第一次是因為好奇之外,哪一次不是被貧窮逼得無路可走的選擇呢?

《許三觀賣血記》:貧窮算什麼?得有尊嚴地活著

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祖國大地的經濟已經開始快速發展,可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條件一樣艱難。我的家庭雖然不至於像許三觀一樣,需要靠買血來解決困難,可是也過得相當辛苦。從我記事開始,直到2000年以前,我們家從來沒有吃過一頓乾乾淨淨的白米飯,米飯之中全部都會混合著玉米顆粒蒸來吃,你能夠想象那種粗糙的老玉米夾雜點白米飯的味道嗎?寡淡無味,堅硬無比,甚至有時侯的晚飯就是兩個蒸紅薯。我們一家三兄妹,小時候從來不曾穿過新衣服,所有的衣服褲子,全部都是我奶奶去別人家要的。住的房子呢,一到下雨天,家裡的盆子總是不都用,因為全部要拿來接漏雨。那個時候,我們村子所有的人家都是如此,物質的貧窮光臨了所有的人家,並不曾虧待任何一人。但是,那個時候,人的願望就特別簡單:吃得好一點,穿得暖一點,住得大一點。

《許三觀賣血記》:貧窮算什麼?得有尊嚴地活著

現在,我已經如許三觀一樣,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是解決家庭貧困的先鋒分子。雖然,我不曾有過買血得經歷,可我依然感覺到自己的貧窮。和別人相比較,我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為了生存,我不得不辛苦恣睢的勞作,卻依然拿著一份除去月初開銷,就兩手空空的薪水。我沒能給家人帶來安逸的生活,我的父母,在年近七十的狀態之下,依然得堅持務農勞作。我也沒能靠慰自己,生活之中,除了談錢,似乎找不到一條讓自己得以平和得道路。

《許三觀賣血記》:貧窮算什麼?得有尊嚴地活著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肺炎突襲人類,疫情爆發,整個社會傾盡人力、財力、物力來抗擊新冠病毒。這時候,我們這些忙於為生存奔波得一下子得以解放,都放下所謂得房貸、車貸被迫留在了家中“享清福”。生活得節奏一下子慢了下來,在與病毒相比,貧窮被逼退居二線,可是回頭一看,我們的生活還是再繼續,甚至為了活著,貧窮又算得了什麼呢?

記得在周星馳電影《長江七號》中,有關於對“貧窮”和“尊嚴”得探討。電影中,老師問小狄的夢想是什麼,小狄說:“我要做一個窮人,因為爸爸說只要有骨氣,不吹牛,不打架,努力讀書,到哪裡都是會受到尊敬的。”

周鐵在教育小狄時候也說:“我們雖然窮,但不亂說髒話,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我們不拿,我們一不偷二不搶。你要努力讀書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許三觀賣血記》:貧窮算什麼?得有尊嚴地活著

人活著,並不是為了僅僅是為了克服“貧窮”這一難題,還要有作為人的尊嚴。這個社會,沒有人的夢想是做一個“窮人”,可是如果僅僅是為了吃穿用度得物質享受,就枉顧人的道德倫理,丟棄做人的骨氣與尊嚴,那樣的人還算是活著嗎?

面對貧窮,正確認識。中國得歷史用百年屈辱告訴我們:落後要捱打。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即使貧窮,也要有尊嚴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