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感謝閱讀‘情感始源假想論’系列文,此係列文為假想論,僅供閱讀娛樂,作者儘量讓每一篇文章獨立,但仍需輔助閱讀,希望你喜歡這裡的設想與段落,上一篇為“情感始源假想論,社會規則之人性與道德,新解起緣”

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人性是文明對自身體制下的一切道德,情感,信仰,法則表現出來的種種總結後的印象。道德是社會生活中普遍接受的慣常行為的準則、規範及教條、道理普傳下來的以‘人為’為模範的美好上的念想。這些美好念想下情質流態的形成及這些情質流態引導的各類善惡的行為。都是以個人的情質流態認定自己的對錯,順應自己的情質流態以而行為而不在意他人眼裡的是否善惡;這段話通俗的也可以這樣重複:一切道德下惻隱、同情、憐憫、憤慨、痛心等等情緒情感的形成以及這些情緒情感引導的各類善惡的行為。都是以自己的情感情緒認定自己的對錯。順應自己的情感情緒以而行為而不在意他人眼裡的是否善惡。

因此,一些是否道德的事在某些時刻並無所謂是否道德。人那時的心理狀態,對於眼前善惡怎樣的態度,以及自己做出的怎樣的行為,都是以崇尚的環境上的善美與否的情質流態,以及舒適自身的情質流態的美好狀態為基本準則以而思慮行為。

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對於環境上的情質流態,不管其處於怎樣的狀態變化,怎樣的(個人)情質狀態去感知,個體都會對自己出現的境遇,普遍的認定在自身的環境裡平平常常,自然而然,他人找不到惻隱,誰也不會憐憫他人。當然,個體也會普遍的認為,世事的道德與否就是自己心裡幸與不幸的感覺,美與不美的感知,善與不善的接觸,因此個體心裡唯有的情緒波動,情感上唯有的微瀾盪漾,更能以舒適自身情質流態為目標去行為種種。

而對於個人的情質流態,不管情質流態的起因與趨向是什麼,情質流態的最終走向只會是個人的情質暢適,這種暢適並不只是表示心理的舒適與安慰,還應表現在如氣憤後的心裡平靜,委屈壓抑下的痛哭,那種並沒有心裡舒適感的情質暢適。情質暢適雖然表現為各樣情質流態的流向後的釋然與穩定,但情質的被暢適卻盡取決於個體的情質處於怎樣的狀態。因為對於個體,被暢適的就是那些自己情質狀態下易於被撥動的情質流態。

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所以道德與否的環境並不是自身在自身的環境裡經歷了什麼,而是在自身的環境裡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情質流態。個人能否行取大義道德也並不是對方處於怎樣的人,而是在於事件的情質流態在群體上並個體上有著怎樣的活動以及趨向暢適行於怎樣的過程。

說到這不得不說下情質暢適,簡單的說情質暢適就是心裡舒暢,看似簡簡單單卻鮮有人做到,因為這不僅在於個人有著怎樣的情質狀態,自己希求怎樣的聯繫,還在於希求的聯繫有著怎樣的反應以及自身對傳統情質座標的接納以及接納程度。

而所謂的對傳統情質座標是否接納的理解即:是否會以自己對事物理解到的情質座標去理解解釋他人或者外部信息的情質流態。是否會以自己的情質流態去裹挾外部信息而臆測理解信息的情質座標,以及傳統情質座標上含露出的情質流態是否截然主導個人認知事物的動態以及主導或說影響認知事物的程度。

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當然,情質座標的是否接納以及同一事物不同的傳統產生的情質座標是否的一致,都不會影響個體認知事物的整體進行。雖說傳統上因有統一的情質座標,事物概念的定義才會在每一個人的心裡相同,但個體的情質流態的不同,也會產生那同一個概念在每一個人心裡有著不同的理解以及理解過程。

拋開這些所謂的接納與否回到主題,俯瞰聚焦於一點,民風的道德與否全在於怎樣理解道德和怎樣的制度準則,怎樣的人情世故和怎樣的文化底蘊。但以一句話來說,卻也只是在於群體/個人‘情質暢適’的需求方向並滿足條件。

情質流態的最終活動趨於情質的暢適,這一過程所會產生的各種需求、希望、念想、慾望,都無可厚非對其個人是種善美。但也不排除為了情質暢適而希求人為撥動情質流態的行為。以及個人的情質流態的衝突,矛盾產生的各種焦躁,暴虐,煩鬱,壓抑時的各種過激釋放後的暢適。

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雖然這種暢適——這種心裡矛盾發洩後的暢適並不能產生道德,但也並不影響情質暢適對於個人並群體道德導引的機要。道德能規範人的心理、行為,是因於個體為了情質流態的暢適,產生了有意或者無意的意識流態以而行為。當然,這並不是說情質流態的暢適可以完善善美的道德,而是在表達人的善惡的作為和趨向只是情質給予個人的狀態和走向。

而且在這種狀態和走向下的好多揚善與為惡,都是以情質流態做基礎,引導人的思想與行為。雖然各種情質狀態對於同一種情質流態的被波動有難易之分。但總體上,純粹的揚善與為惡並不關乎於個體情質是怎樣的狀態,而是直接在於情質流態的是否被波動。

所以,當看到惡劣事件,卑鄙齷齪之人,以情質的邏輯並不會說這是人性的黑暗面,只會悲哀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也不會對惡劣之人橫加指責,只會悲憐此人的遭遇,此人心靈軌跡的種種掙扎與變化。因為傳統道德的規範以及個人對傳統道德的遵循,反向理解也是個體為了自身情感的舒適。甚至於那種種善惡行為後的自我的理由,也是為了自己情質流態暢適的一種。

情質暢適,情感始源假想論,好心情影響你的道德行為?

最後,在一時不知道補充什麼的情況下,平易年華想說的是:情質的提出並沒有多大意義,在不相信靈魂存在的世道中,情質或許可以代替這一詞,同樣的,那麼的虛無縹緲,解釋的奧然深茂卻也只能騙騙人的觀念,只有智者見到時或會長嘆,苦困者聽到時或會麻醉,陰謀者耳聞時或會欣喜,閒悶者目睹時或會輿論。是啊,當無奈的人笑著告訴自己‘心裡暢快,何必顧他’。當悲苦的人笑著做出‘心裡暢適,何必顧他’時,那種哀情裡茫茫的長笑,怎能不讓人悲愴嘆息。從來盲信不會造成愚昧,只有希求舒適情質的盲從,太過於讓人對盲信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